APP下载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7-30邱建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率肝素溶栓

邱建焕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 鲁山4673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剧烈、持久胸骨后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休息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仍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跃度增加及进行性心率变化[1]。该病的主要诱因为过重的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一旦发病,若不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可引发出血、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虽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室功能,但不良反应也较多[3]。相关研究提示,低分子肝素钙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15±0.82)kg/m2;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9.78±5.75)岁;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5~8.0 h,平均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3.94±0.76)h。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21±0.85)kg/m2;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8.64±5.36)岁;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5~8.5 h,平均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4.06±1.12)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2 h;(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用药禁忌;(2)存在溶栓禁忌;(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4)合并严重高血压;(5)2个月内进行过颅脑或脊柱手术;(6)合并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173209)口服,10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 d。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瑞替普酶(国药准字S20030095)治疗,取10 MU瑞替普酶融入10 ml注射用水中,静脉推注,推注时间不低于2 min,30 min后再注射1次,而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3次/d,连续7 d。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治疗,0.1 ml/10 kg,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7 d。

1.4 评价指标 (1)治疗7 d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5]中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标准:治愈,胸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好转,胸痛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ST段回降;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心电图ST段没有回降。总有效=治愈+好转。(2)血管再通:治疗7 d后,评价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患者自觉心前区疼痛明显缓解,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抬高的ST短回落>50%,动态监测心肌酶谱发现心肌酶峰值提前,提示患者血管再通。(3)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对比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8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达50万人[6]。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手段,具有创口面积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但治疗要求较高,且费用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患者若在有效时间内入院治疗,静脉溶栓仍是较好的选择。

瑞替普酶是临床常用的第三代溶栓药物,是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第二代溶栓药物进行改造而制成的新型溶栓药物,半衰期更长,且溶栓再通率更高。瑞替普酶作用于人体时,可迅速激活机体内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增加纤溶蛋白溶解酶含量,降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起到快速溶解血栓的作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8]。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抗凝剂,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钙半衰期更长、注射吸收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髙、副作用更少,且无须实验室监测[9]。该药可以对凝血酶及凝血活性因子Ⅹa(FⅩa)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实现良好的抗凝效果,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减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本研究范围较小,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进一步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瑞替普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通率肝素溶栓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5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