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对滨水型高架桥下剩余空间改造利用策略探究*——以张家界市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为例
2021-07-30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陈丁伊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陈丁伊
一、引言
2021年1月住建部部长王蒙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我国城市发展新形势,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决策,目标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高架桥的建设是为了缓解日益繁重的城市交通问题而产生的现代城市的标志物。高架桥的体型巨大、造型独特,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基础设施,而是成为一个现代城市中不可多得的重要城市景观。然而,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高架桥之后,虽然缓解了交通压力,但高架桥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剩余空间,伴随而来的是公共空间的被割裂与压缩、环境的脏乱欠缺管理、职责管理权不明确、安全隐患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对于高生活水平的向往与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居民对于活动空间的向往与需求也越来越多,对城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高架桥下剩余空间的利用,较为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规划者组织,将其作为公共停车场或者是普通的城市绿化景观,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未经过政府组织就自发占用剩余空间的现状,更有一些剩余空间被城市的人们“遗忘”,无人问津。
目前张家界市正处于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的申报推动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改善全市环境质量,成为城市建设新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张家界作为依山傍水而建的城市,高架桥下的滨水剩余空间为张家界市的城市剩余空间规划与利用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积极、合理地利用这些城市剩余空间,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改善公共空间环境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张家界市区白马泉高架桥建设概况
2015年6月25日,白马泉高架桥开工建设,其不仅是市中心城区“四路两桥”工程之一,也是张家界滨水北环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张清桥西匝道入口,终点至逸臣酒店与滨河路相接,沿澧水北岸布设,从东向西依次下穿张清桥及新建澧水大桥(见图1),全长约2939米,双向4车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使用年限为100年。白马泉高架桥为路外侧临水双柱高架桥,位置在道路红线以外,与相邻地块连接,有较宽的带状以及接近面状的空间,具有派生性、边角性、公共性的空间特征(见图2)。高架桥周边多为高校、公园、居民楼、住宅小区、酒店等用地,也是来往车辆和行人必经的场所之一。2017年白马泉高架桥滩头生态公园作为张家界市住建局直管的重点市政项目,也是重要的生态项目,在白马泉高架桥下建成,面积约70000㎡。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娱乐、游憩等多种功能,打造了游憩休闲步道,沿步道布置坐凳、路灯,还包括2个微型运动场地(篮球场和门球场)等基础设施。
图1 白马泉高架桥区位图
图2 白马泉高架桥鸟瞰图
三、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利用现状问题分析
综合实地调研情况来看,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剩余空间的利用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在保有部分基础功能的前提下,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公园接触界面较封闭,可达可行性低
到达公园需要穿过马路,由于防洪墙的高差使得进入公园的界面变得十分隐蔽,场地内地形起伏有较好的空间层次,但防汛措施与桥下空间存在较大高差,缺少进入公园的界面,对于游人的可达性和可行性非常低。沿线没有设置进入公园的引导标识,整个公园比较封闭。
(二)大量空间浪费,功能利用形式单一
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作为白马泉高架桥剩余空间的利用形式多以绿化景观为主,大量桥下空间呈闲置状态并未加以利用,部分桥下空间的利用也没有与周围环境相配合,利用形式单一。粗放的大面积草坪绿化种植手法降低了场地的利用效果,防汛墙因坡度限制可以被利用的区域非常有限,虽然解决了抵御洪水的问题,但同时也隔断了居民想要亲水的可能性。
(三)场地整体设计不强,缺乏视觉性记忆点
白马泉高架桥作为澧水北岸滨河的第一道高架桥,在城市景观中,其立面形象成为张家界城市与自然的延伸以及文化脉络的展示窗口,但目前高架桥以及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的景观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白马泉高架桥全线长、体量大,作为滨河沿线的单调的线性空间,在城市景观中属于巨型构筑物,如果不进行竖向景观上的装饰,容易成为缺乏生机且生冷的城市产物。
(四)水环境结构营造不完整,生态性不突出
滨水是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的一大特色,因为汛期的影响会造成短时间内有局部区域淹没的情况。但公园内滨水生态系统设计结构单一,整体景观层次、生物栖息空间营造欠缺,反而成为城市中不安全的生态隐患区域,也割裂了居民与水的生活情感交流。
四、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改造利用策略
(一)增加通行界面,提高公园可达性
解决白马泉滩头生态公园可达性设计需要要了解周边交通、建筑等情况,在主入口处,在不改变原有道路规划的基础上,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人流入口以及选择合适的人流进入方式,并可以通过增加入口标志系统的方式,以提高对高架桥下部空间心理的可达性。
(二)合理功能布局,激发灰色空间活力
在公园的整体布局上应该考虑其周边空间的土地利用形式和主要使用人群,将高架桥下部灰色空间当作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进行功能填充,自马泉滩头生态公园与大庸桥公园相邻,应该从整体出发考虑,选择适宜的功能类型以激发其活力,避免重复的功能布局,着重利用线性空间的优势,打造滨水慢行系统,选择合适的功能类型。
(三)结合场地地形,充分利用滨水优势
此外,还需要考虑公园与周边的衔接、防汛墙的坡度高差、季节性水位的变化等情况。结合公园现有地形,结合坡地的坡度、地质条件等选择栈道、台阶结合坐凳、悬挑等合适的消化高差的方式,与地形进行呼应。此外在确保水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设计季节性亲水平台、滨水栈道等设施,丰富游憩体验,打破单一的游览方式,让景观节点在滨河岸线联动起来,形成互动性较强的桥下亲水空间。
(四)加强整体设计,优化视觉景观效果
白马泉高架桥作为澧水河的一道城市景观立面,高大的桥墩柱体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对其处理时应考虑结合城市人文背景与自然特点,特别是桥墩下部结构,应增加色彩,提高利用率,如立体绿化、彩色手绘、特色照明等方式,削弱灰色空间的刻板印象,通过合理的方式优化景观效果,提升滨河岸线城市品位。
(五)营造丰富生境,更新水生植被种类
在满足水安全的情况下,打造变化多样的自然岸线。因为受到水位线涨落的影响,滩漫的土壤会有一定的消减或增加,工程措施可以考虑叠石、木桩、自然式石笼驳岸。石笼分层护坡形式可过滤掉河道冲刷带来的垃圾,开放的石笼可被树根和河岸植被覆盖,形成近自然的驳岸,也为动植物群落提供庇护场所。除了工程措施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桥下空间的阴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的有效配置,对公园绿化进行复合配置,营造滨水花镜,丰富水生植物的品种,创造良好的水生环境,使物种回归城市找到方向感。
五、结语
随着城市功能更新升级,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增加,面对中心城区公共绿色区域被压缩的现状,城市剩余空间的利用也将成为城市主要的设计类型。滨水型高架桥剩余空间作为其中一种,其研究仍然属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研究空白,比如,设计依据以及参考标准,如何保证滨水安全,如何利用高架桥剩余空间等都是今后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