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30王婷
王婷
(四川省阆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阆中 637400)
0 引言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是导致我国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发病人群不受限,青少年发病率高,但临床治愈率也高,但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仍旧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等现象,严重威胁到青少年生命安全[1]。抑郁症主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主要是由于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压力以及学习压力等共同作用后所致。研究认为,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在患者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咨询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2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1~22岁,平均(16.8±1.4)岁,其中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5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5例,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1例;对照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3~20岁,平均(16.7±1.3)岁,其中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5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5例。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抑郁症;病程均在3~5年;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护理前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需遵医嘱对患者采取用药指导后嘱咐患者按时回院进行心理咨询。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方式为:①健康教育: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青少年患者普遍对疾病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到自己产生负性心理情绪的主要原因,使患者正视疾病治疗;此外,给患者发放疾病相关书籍等,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②心理干预:在患者心理咨询的基础上仍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青少年时期患者心理普遍较为脆弱和敏感,在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时应注意耐心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并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并适当安抚患者心理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③家庭和社会支持:青少年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家庭以及学习等因素共同所致,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嘱咐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关心,纠正家属对疾病的偏见,并嘱咐家属日常多注意患者的行为,避免出现自杀、自残现象;学校以及社会中多鼓励患者参加休闲活动,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还在学习期间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放松心情,嘱咐学校、家庭等减轻患者身体压力,嘱咐患者量力而为,不对自身增加过度的压力;④运动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日常喜欢对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干预措施,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可帮助提高患者身体体质,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夜间睡眠;⑤用药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选择将治疗药物交给患者或家属保管,与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使用方式,嘱咐患者及家属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加减用量或停药治疗,不可将其与其他不明药物联合服用。
1.3 观察指标
SAS: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为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焦虑状态越低。
SDS: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为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抑郁状态越低。
HAM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为5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抑郁状态越低。
HAMA: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为5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抑郁状态越低。
QOL: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0~100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在80~100分为满意,对护理分值在60~79分为较满意,护理分值在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HAMD、HAMA、QOL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其SAS、SDS、HAMD、HAMA、QOL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SAS、SDS、HAMD、HAMA明显更低,QOL评分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HAMD、HAMA、QOL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HAMD、HAMA、QO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由于生物化学、遗传学、心理社会因素、睡眠以及神经免疫学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青少年是我国高发人群[3]。当前临床治疗中,抑郁症本身对青少年均有一定的负性影响,同时青少年本身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导致患者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更低,更需要在患者治疗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疗效[4]。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针对家庭社会支持、健康教育宣传以及用药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疾病干预[5-6]。通过健康教育措施为青少年讲解关于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从而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能够积极自我调节情绪,解除发病因素[7]。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在说出自身压力时得到心理解放,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提高心理咨询疗效[8-9]。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发病主要原因普遍为学习压力、校园暴力或原生家庭压力所致,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从根本解决患病原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压力,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10-11]。研究认为,让抑郁症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干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夜间睡眠,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轻松的心情,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加强运动干预十分关键[12]。而护理干预中的用药干预的实施主要为了避免患者服用过量药物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伤,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13-14]。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其SAS、SDS、HAMD、HAMA、QOL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SAS、SDS、HAMD、HAMA明显更低,QOL评分明显更高(P<0.05),可见,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降低多项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相较于常规干预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可见,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在张荣[15]的研究中,将其收治的抑郁症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由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PAQI各项指标评分值均明显更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帮助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优越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多项负性心理情绪,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