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情缘
2021-07-29范章
范章
1969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由贫下中农管理的信用社》为题,刊发了河南省嵩县闫庄信用社的调查报告,豫西一个深山小县上了中央机关报的头题,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人民银行对此极其重视。
一时间,闫庄信用社成了热门之地,全国先后有13个省市和45个地(市)及一些县、公社近两万人到这里参观学习。信贷员张甲娃也成了名人,还应邀到陕西、山西、安徽、湖南等省作报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应邀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这以后,嵩县各个行业都掀起了接受贫下中农管理的热潮,其中我的老家大章公社供销合作社搞得最有效。供销社主任庄孝勇到各大队选派贫下中农代表进驻供销社,让贫下中农代表参与管理,根据代表的意见,组织售货员下乡,往各大队送化肥、送农药,扁担挑车子拉,一时间搞得热火朝天。
消息层层上报,竟传到新华社,新华社可是和《人民日报》同级的大媒体啊!社里要派2名记者到大章公社采访,一个公社级的供销社能得到新华社的采访,那真是天大的新闻,想想那个头版头条,谁不激动?
县委办公室立即让县委通讯组落实此事,县委通讯组马上通知大章公社党委,党委书记姬福申喜出望外,马上把庄孝勇叫到公社,当即交办此事。庄主任哪敢怠慢,立即组织人员准备材料,打扫办公室,迎接当晚的记者座谈会。
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全公社的人都知道新华社记者要来采访。人们都没见过新华社的记者,都想看看新华社记者到底长什么样。
为了开好这次座谈会,公社党委要求税务金融部门也派人参加,写材料,准备发言。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人们翘首以待,期待着晚上座谈会的召开。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
我正在杨庄大队下乡,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公社。一个公社干部骑着自行车,慌慌张张地停在我的面前,喘着粗气说:“你赶快回去,姬书记找你有事,你骑上自行车先走。”
我问他:“啥事儿?”他只说你赶快走,姬书记都等急了!
我骑上自行车,猛蹬了几下,顺着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向公社驶去……
姬书记见到我严肃地说:“县委来通知新华社记者因事不能来了。县委通讯组两大笔杆子王自修、朱勋臣点名要你代替新华社记者对供销社先行采访,组织座谈。座谈的主题就是《管不管,两个样》,晚上九点开始,你赶快准备吧!”
我一下子就愣住了!这是个突如其来的任务,且有些艰巨。
我只是县广播站的通讯员,虽然平时也到农村采访过,但代表新华社记者去采访,平生还是第一次。
可是,姬書记的话就是命令。
那时我还年轻,20多岁,乌黑的头发向上卷着,戴了一副近视眼镜,回到屋里披上军用大衣,别上一支钢笔,笔记本往手上一拿,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还挺有几分模样。
出了门,公社党委秘书在前领着路,我挺着胸膛,俨然真的成了新华社的记者,快速地向供销社大院走去。大冬天,手心还是出了汗。
供销社大院空旷寂寥,只有院内两行白杨树拍着手,像是表示欢迎。
推开办公室门,四张八仙桌放着八盏煤油灯,灯罩都擦得锃亮,我的面前特意放了两盏灯。桌底下放着几盆炭火,屋里静悄悄的,暖和极了。参加座谈会的人,都是正襟危坐,齐刷刷地排列在两旁。
公社秘书故意咳嗽两声,宣布座谈会开始,我宣读了座谈主题,与会者依次发言,不断地提出问题,不停地记录着……
座谈会一直进行到11点钟,我看说得差不多了,宣布座谈会结束。
也许是太严肃,我写得手腕子发麻,身上发热,就走出办公室到外面透透气。刚一走出房门,发现窗台上趴着好几个人,看见我出来,呼啦一声都走开了……当我又走进屋,食堂的炊事员早已将热腾腾的肉丝汤、炉鏊馍摆到了桌子上,供销社庄主任客气地端着汤,拿着馍往我手里塞……
第二天,阳光格外灿烂。我走在街上,人们看我都觉得有些异样。
我又走到供销社门口,回想昨晚的那个场面,一幕幕回忆自己昨夜的采访是否成功。公社税务所的梁洪渠,平时挺熟的,见了我,竟然生疏地不知怎么和我打招呼,我说:“你没见是我?!”他说:“只知道是新华社记者,谁敢仰着脸呢?轮到我发言,吓得我的腿直哆嗦……我吃饭时才看出来是你……”
我暗自觉得好笑,原来新华社记者这么“厉害”。我离新华社记者还差十万八千里,我做梦都想当记者,但这一辈子我也没见过新华社记者是什么样,这只是我的梦。
40多年过去了,我的孙子作言大学毕业,一举考入了新华社,当了一名真正的新华社记者。春节从北京回来,他说:“爷,我在新华社工作了。”
那段往事涌上心头,我一把抱住他,激动的两只手使劲地拍着他的肩膀:“好好干,好好干!”我真的见到新华社记者了!原来新华社记者就是这样胖墩墩、白生生,实实诚诚,办事忠厚,眼睛里透着睿智的人。
新华是情,记者是缘,我的新华社记者梦想在我孙子身上真的实现了!
梦想成真,我们家真的出了一位新华社记者!真是令人高兴!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