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陆:乘风破浪的搏击者

2021-07-29冯雨昕罗地生马作鹏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导员消防救援

冯雨昕 罗地生 马作鹏

颁奖辞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陈陆的脖颈后面长了颗瘤子,有鸡蛋一般大小,已经化脓、发痛。他本打算动手术把它切掉。

陈陆和父亲说要回家吃火锅,一大早陈立山便出门去买材料。陈陆因忙于防汛,已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

陈陆的办公桌上摆着一辆消防车模型,那是他给孩子准备的礼物。

2020年7月18日早上8点半,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盛桥镇汛情告急的电话,陈陆带队前往救援。

手术又被耽搁。这颗瘤子是2016年体检时发现的,原本只是个小鼓包,2019年4月忽然长大,医生建议陈陆动手术。陈陆推说工作忙,不肯去。吃了两个月中药,鼓包消了下去。直到病情复发,瘤子化脓,陈陆才决定要手术。

得知汛情严重,陈立山给陈陆发微信,说抗洪形势非常严峻,让他“最近就不要回来了”。那时陈陆已带队到盛桥镇开展群众转移疏散工作。

而那辆消防车模型,成了陈陆留给儿子最后的纪念。

猝不及防的“滚水坝”

2020年7月19日凌晨1点,接警得知庐城镇内发生内涝,陈陆与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去,疏散群众至早上7点。而后前往石头镇同心村和郭河镇进行人员疏散。

2020年7月20日凌晨,陈陆回到大队,已有30多小时未合眼。

洪水很脏,掺杂着粪水、动物尸体、工业用料等秽物。陈陆在水里泡了近两天,身体开始出现反应。当晚他在大队办公室坐着,对指导员邵将说,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膝蓋疼得难受。邵将发现他膝盖红肿,便劝他明天稍作休整。

陈陆不同意,邵将拗不过,只好替他买药、涂药、敷冰袋。

2020年7月22日,安徽省庐江县石大圩突然漫堤溃口,周边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群众被洪水围困,亟待救援。

“我今年78岁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洪水。”连河村村民许咸来说,溃口后,他在防洪堤上等待救援,只见水位越涨越高。危急时刻,陈陆带队赶来,将他和另一名村民运送至安全地带。

许咸来和另一名村民是第一批被救上岸的。然而,就在陈陆率队开展第二次救援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

在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水位落差突然从40多厘米猛涨到3米多,救援队遭遇了最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险情——“滚水坝”。

“掉头、快掉头!”千钧一发之际,陈陆连声吼道。话音刚落,陈陆乘坐的橡皮艇猛然侧翻,艇上5人全部落水。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乘坐第三艘救援艇,她的救援摄像装备拍下了这一幕。

“听到他喊掉头,我们立刻掉头。”苏琴说,正是陈陆打了头阵,提前预警,后面的搜救艇才躲开了危险区域,避免了翻艇的悲剧。

由于当时洪水流速快,水面下情况复杂,参与搜救的5艘救援艇排成一列前进。“陈陆的船突然就翻下去了,我们看到以后立即掉头避险,‘滚水坝的落差有3米多,我们只能迂回到水位落差小的地方才能继续前进。”

“落水前,教导员让后面的救援艇快掉头。船快翻了的时候,他还喊我的名字让我小心。”劫后余生的消防救援队员常青回忆起他落水的瞬间,非常沉痛。

常青说,救援艇翻船后自己被卷入水中。当时洪水中一片浑浊,他还出现肺中呛水呕吐。搏斗了20分钟后,常青逐渐体力不支被卷入水中,失去了挣扎能力,万幸,他在撒手被卷入水中后从下游浮了上来。

另一位消防救援队员李俊杰说,“我落水后努力保持清醒,教导员(陈陆)和王松我都看到了,可浪太大,就被激流卷进去了。”

“教导员在落水后呛了水,他脸色发白。我俩在落水后还对视了一眼,但谁也没能开口。”李俊杰回忆道。

陈陆、王松被洪水吞没后,坚持没多久的李俊杰也逐渐体力耗尽,被卷入水中。

“我被‘滚水坝吸到水底,在漩涡里转了一圈。那水底都是各种被冲来的垃圾杂物。当时我心想自己逃不出去了,好在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父母不至于以后无人赡养……”

说起体力耗尽卷入洪水中的绝望和无助,李俊杰的眼泪冲了出来。

李俊杰与常青一样,都被洪水冲到下游后浮到了水面。紧接着两人相互扶持,抓住了一根下游的电线杆,被搜救直升机发现后被救上岸。

消防救援队员李顺是救援艇上的第三个幸存者。他在落水后坠入“滚水坝”底,通过暗流冲了出来。

“我漂了20多分钟后看到他们(常青和李俊杰)浮出水面。但我一直没等到教导员……”李顺说。

早在翻船之前,陈陆已经和队员们连续奋战了96小时,出警411次,疏散转移群众2665人。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陈陆的膝盖乃至全身都开始浮肿,双腿肿得裤子都脱不下来,疼痛难忍。战友们纷纷劝他休息,他却摇摇头说:“我熟悉情况,群众还等着我们呢。”

自己的事他从不上心

2019年年底,陈陆用的还是翻盖手机,屏幕特别小,牺牲前不久才换了部大屏的华为。

回家休息时陈陆通常只换上装,下身仍着制服裤、队鞋。在家睡觉,脱下来的衣服往床边的地上一放。妻子王璇怪他邋遢,他笑嘻嘻地说:“不好意思,习惯了。”这是消防工作养成的习惯,为的是听到警铃,随时可以穿衣出发。

陈陆2005年加入消防队伍,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为先遣部队前往救援。道路不通,只能背着六七十斤的装备徒步前往震中。陈陆行进得有些慢,当时的合肥市经开区消防大队大队长龚壮志很生气,呵斥了他。

龚壮志至今仍记得那一幕,陈陆撩起裤腿,露出满腿的水泡——个个有大拇指甲盖那么大。等到达震中时,水泡全被磨破了,血流了一裤管。陈陆说是小伤,不肯休息,仍继续参与救援。

2013年,陈陆在合肥市消防支队纪保科任科长,这是他15年消防生涯中唯一的机关经历。2015年,他主动请调至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朋友刘书虎多次劝他调回机关,他不乐意,说自己只喜欢带兵,“觉得基层更有意思”。他抽烟也是这个脾气,只抽味道大的皖烟,口味淡的外烟不碰,因为“觉得没劲儿”。

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劲峰说,支队把陈陆派到了庐江大队担任政治教导员,虽然那儿火灾形势严峻复杂,但派陈陆去,“放心”。

2007年入伍的曹健,是庐城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长。他至今还记得陈陆上任时的情景。“当时,教导员和时任大队长坐车来到大队。还没下车,他们就接到了警情。教导员立即掉头,赶赴事故现场。”

刚上任的陈陆,面对的是大队装备器材老旧、营房住宿条件差、队员衣服晾不干等问题。摸清情况后,陈陆立志要让大队旧貌换新颜。

“教导员一来就说他有三个愿望:第一,提高政府专职队员的工资待遇;第二,改进装备;第三,在汤池镇、同大镇、龙桥镇建消防站。”方锐说,在陈陆的积极争取下,政府专职消防员的工资水平大大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旧的装备严重制约了灭火救援工作,陈陆对此心急如焚。“当时教导员来的时候,大队在装备这一块几乎是空缺。”方锐说,陈陆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大队争取到了6辆底盘是进口的水罐消防车,还采购了2个消防机器人,“现在队里有24辆消防车,装备短板基本补齐了”。

转制后,针对队员结婚、孩子上学等问题,陈陆积极争取帮助解决,消除了队员们的后顾之忧。2019年,陈陆经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备勤公寓楼开始动工建设。

住宿解决了,队员留下了。可5年来,陈陆依然睡在办公室小隔间的小床上。他说,睡在办公室不仅便于出警,也便于随时帮队员们解决问题。

总是冲锋在前的陈陆,遇到名和利时却总是往后退。

翻开陈陆的简历,会发现陈陆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实际上,陈陆能获得的荣誉远不止于此。2008年的雪灾、震灾后,队里开会讨论记功,要替陈陆报三等功,被陈陆推辞了,说自己已经是干部,不如把立功机会让给队员,“对他们的发展有帮助”。

不争功名是庐江县冶父山镇魏岗村村党支部书记章传友对陈陆的定义。“他从不与人多说救援的艰险。”章传友说,“在汶川救援时,他脚底被钢筋穿透。回来我们问他救援的经过,他只简单说了一句,‘差点回不来了。”

2020年清明节,庐江县东顾山发生山火。在家休息的陈陆来不及换上作战服,穿着衬衣就赶赴火灾现场。炽热的火炭从领口落入前胸后背,他的身上被烫起了泡,衣服被烫出了好几个窟窿。

“陈陆告诉我,他愿意在一线成长、锻炼。他始终扎实干事、努力工作、带领队伍冲锋陷阵,而对自己个人名利看得却很淡。”王劲峰这样评价自己的兵。

曾和陈陆在消防队中队同事多年的徐长青统计,按陈陆的工作经历,“至少记三四次功是没问题的。”实际上,直到牺牲,他身上未记过一次功。

“制服”是一家人的信仰

“小金伦!”“到!”

家庭教育总在无声中影响着孩子。每当问起小金伦长大后的志向,他总说想当警察、消防员,小小的孩子常常对着镜子练习敬礼。

以前,夫妻俩经常跟小金伦说,军人听到自己名字时,都会答“到”,而不能说“哎”。现在只要王璇叫小金伦的名字,听到的回答都是洪亮清晰的“到”,就像爸爸一样。

其实,陈陆也传承着父母的坚守。“我的孩子不牺牲,就会有别人的孩子牺牲。”陈陆的母亲陆红说,“我们的儿子应该冲在前面,不能让他手下的兵出一点差错。”

母亲最了解儿子:“陈陆说他就是救人的,看到救人就要冲。”

陈陆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冲在一线,难道让别人的孩子冲在前面吗?干消防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陈陆一直铭记在心。

陈陆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见证了安徽边防从刚刚组建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快速发展。外公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母亲和姨夫退休前在公安系统工作。这让“制服”成了一家人的主色调。“陈陆在机关大院长大,耳濡目染之下,自幼就想从军。”陈陆的父亲说。

小时候,陈陆经常听外公讲部队的故事,不禁心生向往。2001年,陈陆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加入了消防部队。

陈陆是庐江消防大队的一名指挥员,妻子王璇是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后勤处助理员。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众遇险事件,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消防队员始终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而作为消防队员的妻子,对消防职业的危险和繁忙有着更切身的体会。由于工作特殊,结婚九年来,她和陈陆从未在一起过除夕。

妻子即将临盆、阵痛入产房时,恰巧庐江一厂房失火,陈陆在执勤一线指挥无法抽身。

因为工作繁忙,陈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为了让他多带孩子出去玩,王璇给他办了一张海洋公园的年卡,但这张卡却只在办卡当天用了一次。

说起这件事,王璇泪流不止,她心疼孩子更心疼陈陆:“每次他走的时候宝宝在里面哭,他就在外面掉眼泪。他总觉得陪伴孩子太少,等孩子不哭了,他自己掉一会儿眼泪才走。”

陈陆每两周回家一次,儿子分不清哪个星期他会回来,每到周五就会问:“爸爸这周能不能回来?”虽然当時儿子只有3岁,但一看到消防车,就会喊“爸爸、爸爸”。

“军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的牺牲,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陈立山依旧保持着军人的那份坚强,只是在回忆自己的儿子时无声地抹着眼泪。

“我们要把孙子培养好,像他爸爸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陈立山说。

“陈陆,我会好好把孩子带大,特别特别好地带大。”王璇说。

猜你喜欢

教导员消防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礼堂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赞“时代楷模”张劼
十八岁当兵到部队
消防意识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到!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