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生:扬威华南抗日战场
2021-07-29高睿
高睿
曾生,原名曾振华,深圳坪山人。1929年9月,曾生考入中山大学附中,在黄明堂办的学旅寄宿。但就在当年秋天,两广军阀混战,张发奎联合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进攻军阀陈济棠控制的广东。房東黄明堂是张发奎的部属,他秘密联络一些人,策划推翻陈济棠的统治。陈济棠亲自带人去抄黄明堂的家,把曾生等一批在黄明堂学旅寄宿的同学抓走,投进了监狱。
在监狱的墙上,曾生看到许多共产党人写的革命标语、口号和诗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一定要在中国实现!”“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等。他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未来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此次,曾生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和信仰。出狱后,曾生就留心打听有关共产党的消息,阅读共产党和进步的书刊,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主张。
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
“一二九”运动时,曾生担任广州市学生抗敌联合会主席,带领学生、市民二万余人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到省教育厅请愿时,省教育厅不见人影,同学们一怒之下,捣毁了压制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教育厅。有的同学拆下了广东省教育厅的牌子,当作胜利品扛回了中山大学操场。这是一次由中山大学学生发起组织的广州“一二九”抗日示威大游行,影响甚大。1948年,毛泽东夸赞道:“你们打了不准抗日的教育厅,打得好!”
1938年底,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中央决定派人到东江敌后建立根据地。当时廖承志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他就把曾生和另一个同志吴有恒叫去开会。当时两个人都争着去,后来曾生说:“东江是我老家,让我去!”党组织最后决定派曾生带60多人分批回乡,在坪山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开辟敌后战场。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大举入侵华南,发起惠广战役。13日,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香港土瓜湾召集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和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吴有恒等同志,商议开展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东江抗日根据地。10月24日,28岁的曾生与香港市委的周伯明等人一起,赶回坪山,开始组织中共惠宝工委、组织抗日游击队的活动。
1938年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曾生也将部队开到坪山,还专门成立了特务队。回到坪山不久,中共东南特委把叶挺指挥部特务营100多人从深圳调回坪山,这样,曾生的队伍迅速发展到300多人,一下就成立了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及政工队。1939年4月,在保持部队独立性的原则下,曾生部队取得了国民党的合法番号: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曾生任大队长。这以后,曾生指挥部队连续打了黄潭、杨西等战斗,巩固了大岭山根据地。
曾生雕像
1940年8月,曾生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率部开进东莞县的大岭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1年6月10日,驻广东省东莞县的日伪军600余人,利用夜暗袭击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第3大队大队长曾生获悉日伪军企图后,率领三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占领百花洞村周围高地。11日拂晓,日伪军进至百花洞村,遭游击队突然打击,仓皇占领村东北高地顽抗。第3大队第2、第3中队在自卫队配合下,迂回至百花洞村以西大环一带山地,切断日伪军退路,形成包围。同时,第1中队向被包围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战至15时许,日伪军两次施放烟幕掩护突围,均被击退。入夜,日伪军原地固守待援。游击队派出小分队不断袭扰、杀伤日伪军。12日,日军以飞机支援,空投粮弹,并由广州、石龙出动日伪军1000余人增援。第3大队及自卫队主动撤出战斗。此次战斗,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等50余人。广州日军首脑哀叹:“这是进攻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成立,曾生任司令员。率领东江纵队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1945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至抗日战争结束,东江纵队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万多人的人民抗日武装,转战华南39个县、市,收复大片国土,建立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余万。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3500余人,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为华南敌后抗战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参加解放战争
1946年6月,曾生率领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历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司令员、党委书记,率部转战华东战场,先后参加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
1949年9月,曾生和雷经天、尹林平一起,指挥由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和粤中纵队组成的南路军,解放和平、连平、河源、龙川、惠阳、博罗、东莞、中山等县,迂回至广州南。10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两广纵队司令员和珠江三角洲作战指挥部司令员兼前委书记,奉命率部进驻珠江三角洲。
广州解放后,他历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中共珠江地委书记,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率部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副军长。回国后,入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8月在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历任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长,广州军分区第一政委,广州警备区第一政委,国家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
编辑/胡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