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引领学生过更好的生活
2021-07-29黄志煊
“立德”重在立“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树人”重在树“具有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人”。毫无疑问,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是该学科需培育的核心素养。而立德的根本在于铸魂,魂是德的根基,这关键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魂中之介”,才能让德厚根深成为现实。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但是,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阶段思政课的核心科目,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只是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实例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这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初心背道而驰。孙彩平教授说:“孩子理解生活、过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目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服务于更好的生活的。”这就需要课堂灵魂的转向。那么,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学生过更好的生活呢?
一、拓展学材,揭示现实生活本真
从斯宾塞倡导的“教育准备生活说”到杜威倡导的“教育适应生活说”,生活与教育结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追求。毫无疑问,道德与法治不是逻辑推理的过程和结果,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历史生成,与时空有密切联系。
《道德与法治》教材充分体现国家的意志,更注重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紧扣儿童生活实际。在这个并喻时代,虽然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但是课本不等同于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缩影和抽象。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教材,让他们透过教材这个“窗口”洞悉真实的生活,但教材中的每一个课题,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特例。教师不能把教学的过程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校园的时空,而应主动打破课室围墙的壁垒和书本的局限,深入挖掘学生身边资源,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和眼界,让生活成为学生成长的教科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学中立足现实、关注教本、以生为本,创设一个个与教学主题相符的有意义的育人场域,将“睡眠”教材“复活”,使学生突破教材束缚,促进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与教材要求有机对接,增进其对生活的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网络新世界”的教学中,通过小调查,先了解学生在网上主要做了什么,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此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冲破教材的束缚,让信息时代的“原著居民”结合实际谈谈利用网络给自身生活带来便利的生活经验,进而彼此分享,将让课堂指向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媒介素质养成创造的契机。
二、创设对话,深刻理解生活意义
佐藤学教授将学习定义为:与对象世界(文本)的对话、与他者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之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在思政课上,只有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对话,才能让课堂变得丰盈,实现思政小课堂通往社会大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摒除道德和法治课异化为道德概念学习的粗浅做法,搭建课本中孩子与现实中孩子深层对话的平台,让孩子在“假如是我”的角色建构和互动对话中生成自主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为未来有意义的生活作准备。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例如,《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第67页阅读角“妈妈喜欢吃鱼头”在后面设计了问题:“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問答式的教学,学生只会简单地回答:“她们也不爱吃,她们怕我被鱼刺卡住。”但是,教师如果请个别学生扮演外婆、妈妈和孩子,使课本中的家人在课堂中“复活”,让孩子之间通过对话和思考,感受家人的关爱和反思自己的做法,进而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用对话养育学生的精神元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需求。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就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尊重是增强个体价值意识,更是激发他人价值追求的催化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包容学生的稚嫩和读懂学生的行为,让每名学生在充分交流体验中生成符合新时代发展主流的道德和法治价值观念,点燃生活的热情,为其美好生活蓄力赋能。
三、鼓励思辨,提高创新生活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并进一步指出要培养四种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可见,加强学生创新性生活能力的培育是教育的现实使然和发展必然,更是面对21世纪的挑战的迫切需求。
毋庸置疑,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内核,是教育改革追求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审辨式思维。美国哲学学会关于审辩式思维的一项报告中,就审辩式思维的教学和测试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建议: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审辩式思维的人格气质和认知技能。如果一个人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如果他不能将思考的结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他就不能被视为一个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审辩式思维不只是对问题质疑和批判,还需求同和包容,从而达到在质疑和批判中发展、在求同和包容中丰富的效果。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哪些地方要排队”的教学中,小张由于很急,想插队到小军前面,教师如果直接询问,小军应该如何做?可能很多同学就会猜到了老师的心中答案(小军应该礼让小张)。但是有位老师把书本中的孩子“请出来”与课堂中的孩子对话,有位同学说;“我不会让,因为我当时肚子也很痛。”这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反映,敢于冲破预设的应答模式,更是学生渴望尊重和诚信做人的反映,这也正是教育促进生成的精神种子和主动建构。
四、凝聚价值,积极树立人生信仰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重在立“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树人”重在树“具有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人”。毫无疑问,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是该学科需培育的核心素养。而立德的根本在于铸魂,魂是德的根基,这关键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魂中之介”,才能让德厚根深成为现实。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一定要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轴,从而培育学生的道德品性和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信仰为未来生活导向,给“为何生活”提供实践依据和信仰支撑。《道德与法治》教材理念更先进、内容设计更合理、主题选择更开放、结构体系更多元、教学方式更灵活,这是十分有利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融合、教学要求与学生诉求的对接。但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编排出来的教材,每个教学单元之间更多的是并列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是一种自然的濡化和启迪。所以,教师不能本末倒置、雾里看花,需要洞若观火、胸有定见,有效打通学生所处的符号世界、意义世界、生活世界,准确阐述教材背后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要义,从而培育学生主动建构道德与法治生活观念。例如,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关于“人际交往”这一主题,在整套教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和友善,并在六个年级中分别设计了螺旋上升的学习主题:一年级上册设置了“拉拉手,交朋友”一课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生活,结交新朋友;一年级下册设置了“我们在一起”一个单元的内容,包含“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合作”“我们都是少先队员”五课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并养成在群体交往中的基本行为方式;三年级下册设置了“我和我的同伴”一个单元的内容,包含“我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你我他”“我很诚实”“同学相伴”四课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同伴,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聚焦学生的诚实品质,体会与同学相伴的快乐;四年级下册设置了“同伴与交往”一个单元的内容,包含“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三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友谊,培养学生守信的品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交往中的冲突与欺负问题;五年级上册设置了“学会沟通交流”一课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知道真诚坦率很重要,明白与人沟通要讲方法;六年级下学期设置了“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两课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够尊重、宽容他人,帮助学生养成与其他社会成员友好交往的基本品质。
【黄志煊,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