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2021-07-29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陈 霖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各个行业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数据流动,使得整个世界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对于博物馆来说,在目前“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应该将互联网技术与自身的服务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参观者群体的内心需求,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更好的实现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围绕“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进行研究。
1 综合工作平台的建设
综合工作平台包括门户和OA办公系统,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综合工作平台的应用十分关键。通过建立信息化的综合工作平台,将博物馆的日常工作纳入其中,覆盖整个博物馆的全部事务流程。综合工作平台主要有党建学习、行政审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通知公告、部门协同办公、公共服务等多个模块组成。
为保证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安全,要对藏品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在综合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藏品动态管理系统,对博物馆藏品展陈或修复的出入库以及藏品信息的发布使用进行审批和监测,在藏品动态管理系统中并入安防技防数据库和藏品管理数据库,让工作人员能对博物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掌握,全面安全监测。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支撑下,实现数字化管理;在综合工作平台支持下,实现日常办公的信息化,确保管理的便捷性与可靠性。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RFID电子标签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是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可以通过应用该技术,在藏品上设置二维码,实现藏品的电子化管理。在物联网技术中,传感器技术能对信息源进行有效获取,并能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部署在监控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互联互通的通信设施,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在实际应用中能实现物与人的无障碍交流。无线传感器网络既包括远距离无线传输的4G、5G等技术,也包括近距离无线传输的蓝牙、NFC、Zigbee等技术,由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协作采集、处理和传输数据。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步骤具体表现为:数字化资源建设(针对馆藏类型与特点,实现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起内部局域网与覆盖整个博物馆的无线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博物馆业务的信息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面向社会大众)。
3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建设
云计算为一个强大的“云”网络,具有计算机、互联网等各种技术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整合好的资源进行超级计算与存储。云计算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用户界面、服务目录、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资源监控、服务器群。在云计算体系结构的支撑下,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端获取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数字博物馆专业云分为三层:上次的应用服务层、中层的应用台服务层、基础设施服务层。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建设,能提升数字博物馆建设质量,推进博物馆信息化发展。
4 藏品征集管理系统的建设
藏品征集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从线索到联系、到专家鉴定,从馆内审批、入藏到文物移交全业务流程中,人(领导、征集人员、专家、藏家)、财(资金)、物(文物、档案)、数据的动态管理和资源聚合,提升藏品征集业务能力,丰富收藏体系。藏品征集系统的应用,可以促进形成藏品征集线索库、真伪鉴定和价格评估专家库、征集文物库,扩大藏品征集来源、规范藏品鉴定和评估、充实藏品体系,并实现辅助决策。藏品征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公众捐赠登记、工作台、线索管理、鉴定管理、报批管理、征集单管理、档案管理、专家库管理、查询统计、系统管理。
建设藏品征集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对社会公众开通藏品捐赠在线登记渠道,供有意向的社会公众在线登记包括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域外文物、非正式出版物的藏品捐赠线索,同时登记人也可以查询捐赠登记的进度情况或者审核反馈情况。根据需要征集鉴定的文物分类不同对应在古代文物、国史文物、艺术品的专家委员会库或者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满足真伪鉴定、价格评估的专家名额,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征集文物的真伪鉴定或价格评估,最后综合专家意见结合部门意见进行内部行政报批。在审批通过决定收藏后,与藏品持有人签定协议,创建征集单并进行藏品交接。藏品征集管理系统还构建了线索库和鉴定专家库,线索库会保存所有的线上线下征集线索,鉴定专家库则是根据专家研究领域和专长进行划分,能快速有效地抽取相关专家。征集信息是藏品溯源的重要环节。
5 藏品管理系统的构建
藏品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藏品综合管理数据库建设、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业务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等,同时还包括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藏品管理系统建设采取“统筹规划、总体设计、深化应用、资源共享、遵循规范、面向服务、夯实基础、安全可靠”的原则。以藏品本体信息为核心,以藏品业务为主线,依据元数据规范和资源分类标准来规范和整理藏品数字资源。该系统是集统一的资源目录、用户授权、资源采集、资源整合等为一体的综合藏品信息处理和管理体系,实现藏品一体化管理。
藏品管理系统是以藏品为核心对象构建的,系统中的各项动能和应用都是以藏品为中心展开的。在该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通过构建库房RFID藏品全流程管理系统,能为藏品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支持。藏品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分为数据框架层、应用支撑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网络支撑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人员权限划分,用户进入系统后只能看到自己有权限的功能模块,如征集、编目、影像等。藏品管理系统是一个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系统,在保障藏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藏品的征集信息、出入库、影像、账目、库房和方位管理。结合藏品征集数据库、信息管理数据库和动态信息数据库,可以全方面多维度挖掘出藏品的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通过算法分析,可以为展陈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并与围绕藏品的的学术研究成果相关联,构建知识图谱,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6 博物馆互动体验的设计
这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展览期间开始借助各类新型技术,加强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升华观赏者的体验。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对外展览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为增强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需利用好下面两项技术:(1)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浸没感、交互性与多感知性的特点,通过虚拟空间与物体的创造,能拉近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让观赏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的声音、影像等信息,对现实中的物体进行增强,这样能为观赏者创设良好的体验氛围。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特征。增强现实技术的实现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第一、基于移动设备来实现。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将一些内容融入到真实场景,在获取真实世界场景时,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的摄像头来完成,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第二、基于计算机来实现。三维世界的信息是通过计算机获得的,对获取的信息通过存储与分析处理,以便更好的认识三维世界。现实世界的影像也是通过摄像头获取的,影像中的图像目标的识别是依靠图形识别技术获取的,这样可以在数据库中得到与识别目标相匹配的信息,融合影像与识别到的信息。
结束语: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应该与时俱进,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与博物馆的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参观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观展服务。博物馆不仅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更要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等,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保障博物馆的数字化、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