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稗品种在云南东北部高寒山区的生长表现
2021-07-29伍祥文阳廷伟戴唐恒胡有纯
伍祥文 王 波 邵 巇 阳廷伟 戴唐恒 胡有纯
(1.昭通市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云南昭通657000;2.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昭通657000)
稗[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是禾本科稗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北方较多,多生于沼泽地、沟边及水稻田中,适应性强,生长茂盛,饲草产量较高,是优良的饲料作物。为拓展高寒山区饲草供给渠道,引进食用稗、类谷稗、稗子、长白稗和湖南稷子,开展试验示范种植,旨在掌握其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筛选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推广种植,为草牧业发展提供饲草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云南省草体系昭阳牧草综合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27°22′33.33″N、103°50′55.97″E,海拔2836 m。地处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宁边村。试验地地势相对较平缓,土壤为棕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宁边村境内海拔2120~3135 m,年平均气温9℃,无霜期100~120 d,年降水量1100 mm,年日照时数2200~2300 h,年太阳辐射量103 kcal/cm2,≥10℃的活动积温1345℃,国土面积51.64 km2,耕地面积507 hm2。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燕麦、荞麦为主,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产量低而不稳。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5个稗品种,分别为云南省地方品种:食用稗、类谷稗,省外引进品种:稗子、长白稗和湖南稷子。均由云南省草产业技术体系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年5月20日播种,施尿素150 kg/hm2和过磷酸钙300 kg/hm2作基肥。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 m2(长5 m×宽3 m),小区间隔50 cm,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播种量30 kg/hm2,条播,行距30 cm,播深3~4 cm,播后浅覆土,播种后不浇水。稗生长期进行常规管理,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物候期 分别记录各品种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每1~2周观测一次。记载标准参照《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GB/T 30395-2013)。
1.4.2 株高 刈割时,在各小区随机抽取10个单株,3次重复,测量植株高度。
1.4.3 产量 2020年10月21日,5个稗品种均在抽穗期后30 d以上刈割测产。各小区全部刈割称量,计算鲜草产量。将各品种每个重复植株混合均匀后随机取样1 kg带回实验室,105℃下杀青30 min,再在65℃下烘干至恒重,测定干草产量。
1.4.4 茎叶比测定 每品种随机取3个重复混合均匀后的完整植株鲜样1000 g,带回实验室做茎、叶、穗分离,测定茎、叶构成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不定期对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进行定点观测,其间于6月20日人工拔除杂草,8月7日追肥。试验地地处高寒冷凉地区,无虫害发生,不施用杀虫剂。由表1可知,所有品种播种第15~18 d进入出苗期,出苗30 d左右即进入分蘖期,分蘖后20 d左右进入拔节期,拔节后30 d左右进入抽穗期。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各品种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差异不大,但不能正常灌浆形成籽实。
表1 物候期观察
2.2 株高
2020年10月21日测定株高。每个品种每重复随机测定10株,共测定30株,取平均值。5个稗品种的株高为61.7~97.0 cm(表2),类谷稗株高97.0 cm,稗子株高76.7 cm,其次依次为食用稗、长白稗、湖南稷子。统计分析表明,品种间株高差异极显著(P<0.01)。
表2 株高测定结果(单位:cm)
2.3 产量
2020年10月21日进行产草量测定。分别对每个品种的3个重复全部刈割称量(留茬高度3~5 cm),取其平均值测算鲜草产量,并对干草产量进行测定(表3)。鲜产草量以类谷稗最高,为25.98 t/hm2,稗子次之,为24.87 t/hm2;干鲜比以稗子和长白稗最优,分别达36%、32%。统计结果表明,各品种间鲜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鲜草产量类谷稗与湖南稷子、长白稗和食用稗差异均极显著(P<0.01);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干草产量稗子与食用稗、湖南稷子差异均极显著(P<0.01);类谷稗与湖南稷子差异显著(P<0.05),食用稗、湖南稷子、长白稗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2.4 茎叶比
随机取燕麦完整植株1 kg,分离茎、叶分别称量。结果表明,长白稗、稗子的茎叶比较高,其适口性和营养物质优于其他几个品种;湖南稷子的茎叶比仅次于前二者,品种间茎叶比均存在一定差距(表4)。
3 讨论
本试验参试的5个稗品种从播种到收获生长期为155 d,在高寒山区5月中下旬播种,此时正值气温升高、雨季来临、土壤墒情较好时期,为稗种子正常萌芽出苗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但同时杂草生长与稗生长竞争激烈,需进行人工拔除杂草,一定程度加大了种植成本。
参试品种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不能收获籽实,适宜以茎叶为主的饲草生产。应根据生产利用实际,综合考虑高寒山区秋季阴雨浓雾天较多、霜冻较早的气候条件,适时收获。
从株高和鲜草产量来看,参试品种间差异明显,但仅凭夏季播种的观测指标直观地判断品种的优劣尚有困难。通过对参试品种物候期、抗逆性的观测,以及株高、产量和茎叶比的测定,在同等条件下,稗子和类谷稗较其他品种表现优越,是适宜在类似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