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9崔尧丛芳

中国康复 2021年7期
关键词:随堂期末考试慕课

崔尧,丛芳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 简称“慕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课程模式,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运用多种素材同时对大量学员开展培训[1-2]。自2008年以来,MOOCs发展迅速,并逐渐应用于医疗保健教育领域[1-2]。借助MOOCs,医学生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快捷地更新医学知识[3]。Meta分析显示,MOOCs在医学教育中有一定优势[2],有助于改进课程质量[4],提高学习动机并增强自学意识与能力[5]。国内外的大学、医院、科研机构以及学术组织现已开发了大量MOOCs课程[1, 6],例如,国际脊髓协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的脊髓损伤康复在线课程与相关教学研究成果[7-8]。受COVID-19疫情影响,MOOCs的价值更为凸显,传统的线下会议、培训班、工作坊等学术交流活动也开始参考借鉴MOOCs的理念与方法[6, 9]。

由于医学课程中实践内容的局限性,MOOCs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因此可将MOOCs与传统课堂学习相结合,可由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或小组讨论对内容进行理解;课堂上师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和总结,此方式被称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 10]。临床医学相关的MOOCs网络平台上,已有课程开展了线下FC,以适应当前的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服务的需求[3, 10]。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FC有助于提高健康保健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表现[11],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和学习兴趣[12]。本研究以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方向的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探索基于MOOCs的FC在PT教学中的效果、满意度及认可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号 2019-36-1)后,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四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PT方向学生3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19~22岁。

1.2 方法 在PT专业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运动疗法技术学》课程的水中运动治疗4学时理论课授课中,采用了基于MOOCs的FC教学方法,并进行随堂测评,课后收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基于MOOCs的FC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①课前准备:建立课程微信群,提前一周通过网盘向学生发送课前学习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视频素材、思维导图(Mindmap)、典型案例资料、参考文献、评定量表[13-14]等,让学生提前线上预习,如有问题可在微信群中讨论。教学视频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2018JYJX083)结题录制的水中运动治疗与评定教学视频,全部时长65 min。② 授课过程:课程开始时,按学号将学生分为3组,以便针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将全部授课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技术体系、临床应用、临床思维、发展趋势5个核心主题,进行主题式教学;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康复信息系统水中运动相关部分——水中运动功能评定工具及移动应用程序(Mobile Application,APP)[14],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讨论并解答相关问题等。

1.3 评价标准 ① 调查问卷:参考相关研究文献设计了调查问卷[7-9],内容包括教学满意度、模式认可度、教学效果自评、素材有效性及重要性等方面;具体调查项目包括20项选择性问题和4项开放式问题两类,前者提供2~4个选项,如“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由学生自主选择;后者只给出调查问题,由学生自由填写答案。② 水中运动治疗课程的随堂测评成绩:包括3个简答题和1个病例分析题,总分100分。③《运动疗法技术学》期末考试成绩: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100分。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及试卷回收后由专人负责整理汇总、批阅试卷,最终回收调查问卷和试卷各30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的10个方面,对学生关于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等反馈结果进行了汇总,详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内容及反馈结果汇总表

2.2 成绩结果 ①随堂测评及期末考试成绩:30名学生水中运动治疗理论课随堂测评成绩总分为(77.00±9.12)分(满分100分),简答题得分(48.17±4.03)分(满分60分),病例分析题得分30分(四分位间距 9.75)分(满分40分)。期末考试总分(78.43±6.98)分。 ②相关性:30名学生水中运动治疗章节4学时课程的随堂测评成绩与包含水中运动治疗章节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8,P=0.04)。③随堂测评及期末考试成绩与调查问卷教学满意度的比较:“非常满意”组的随堂测评成绩明显高于“满意”组的随堂测评成绩(P=0.04);“非常满意”组与“满意”组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常满意”组与“满意”组的组内随堂测评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0名学生随堂测评及期末考试成绩与学生教学满意度的比较 分,

3 讨论

对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而言,既要学习临床专业相关课程,又要学习康复治疗相关课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知识点,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掌握,极易导致学习积极性欠佳,学习兴趣不高。传统授课式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点对面”的教学模式,以教科书为基础,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及自学能力的培养;而新的基于MOOCs的FC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可以通过自主安排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有助于调动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FC教学,延长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本研究中, PT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基于MOOCs的FC满意度与认可度较高,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基于MOOCs的FC对于提高学习兴趣有促进作用;② 基于MOOCs的FC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资料,提前使学生产生问题,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 基于MOOCs的FC使得教学模式从“先教后学”转换为“先学后教”,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灌输式”转换为“主动式”;MOOCs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同质化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体化指导,加深了PT学生的投入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效能[3]。

本研究发现,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对于MOOCs、FC、思维导图等的知晓率与应用率不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移动APP等信息技术的兴趣较高,并认可新技术对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PT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可以尝试开发相关的移动客户端[10],综合康复评定APP等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基于MOOCs平台的在线讨论与在线测试、在线互动、答疑解惑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本研究中学生认为教学视频、思维导图、教学课件最为重要,因此PT教学平台可着重开发此类教学素材[10,14]。此外,基于MOOCs的FC教学模式可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案例教学有助于PT学生理解实际工作流程与患者实际就诊流程,用一个真实的临床典型案例将各部分教学内容穿插起来,有助于加深PT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0];结合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有助于PT学生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构建学科知识体系[15]。

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总数较少,暂未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基于MOOCs的FC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下一步可开展相关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加严谨、客观地评价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基于MOOCs的FC可使康复治疗学PT专业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学习适宜比例的扩展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批判性思维与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等,从而有利于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合格的康复治疗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等的发展,基于MOOCs的FC在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学教育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康复治疗专业的毕业后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16,17]。

猜你喜欢

随堂期末考试慕课
期末考试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十年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校园侦探队随堂测试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4 STEP BY STEP随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