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现代学徒制策略培育电气自动化人才

2021-07-29

科技视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技工电气教学质量

刘 芳

(无锡技师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0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技工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 仍旧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训教学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制约,导致技工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发展速度缓慢,为此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创新,也已经逐渐成为技工院校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故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实施的基础上,对实际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和调查剖析,通过有效的摸索,将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与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全面综合起来,有效的实现了灵活的运作应用,继而转变了当前的教学问题,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改革优化。

1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针对性缺失

随着当前工业生产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只有为社会各类行业不断地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资源,才能赶追社会发展的步伐和脚步。 为此技工院校的专业课程开设中, 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有效的补充了当前的岗位空缺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部分问题。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缺少针对性,对实际的岗位需求发展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主要在现在电气自动化的培养主要是以专业一线设备操作与维修问题为主,这样才能有效的满足当前的实际要求。 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市场调研的问题和相关的岗位考察的问题, 导致教学的范围内容相对较多,岗位的针对性较低。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相对较快,必须要仅仅的追随时代的步伐,才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其次,只有培养出岗位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才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提升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 但是当前的教学主要是以理轮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

1.2 操作力较低

实训教学也是具体的电气自动化操作,这也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实训教学质量较低,也是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其核心表现在,首先,技工院校的内部教学器材和设备,与当前企业的实际生产力要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 主要原因是当前资金财力相对有限, 不能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进行实施, 其本身也不能购买齐全相关的操作设备,没有相对完备的实际环境,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对于实际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不能完全掌握。 其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训操作练习,相对复杂,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操作示范,但是由于实训的场地环境相对有限,资源相对较少,环境简陋资源相对匮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学生也因为人数较多,不能一一的在实习中进行操作练习,为此对于整个实训的操作不够熟悉。 最后,技工院校的内部的实训基地本身不能有效的代替当前企业的生产设备。 为此还需要企业与学校联动起来进行引导,以定岗学习的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消除疑惑。但是,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实施的校企合作,本身的合作质量较低,不能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要求,导致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1.3 教学方式单一

对于当前电气自动化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高超的实践技能,同时也要结合一定的创新能力职业综合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各类工作推进。 为此实施专业教学就要做到专业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 但是在现阶段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导致教学的难度增大。 首先技工院校的学生本身的学习质量相对较低,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 整个教学体系主要以理论为主,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知识的难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 这种模式的长效推进,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阻碍学生的发展。 另外,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性相对较大,教学的实施难度较大,并不能做到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教学质量偏低。

2 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使用

2.1 校企合作联系增加

在当前的教学分析研究中可以观察得出,现阶段的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工作仍旧存在相对较多的问题,导致专业的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而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 学校重新梳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让教学改革工作的速度不断加快。 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现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构建。 技工院校要与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一起推进培训工作实施,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也与步入企业成为学徒一样。 当学生毕业之后,就能直接获取一定的资格证书,直接的参与到企业工作之中,一方面实现了教学工作之间联系的增加,另一方面让校企之间的联系增加。 另外,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学校内部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资料的制定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2 实训基地和课程体系的建立

现代学徒模式的建立, 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就要求学校内部要增进实训、实习工作的推进,开设既定的实训教学培训工作,带领学生以积极学习的心态适应当前的岗位内容。 为此校企双方就应当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建立实训基地,充分保障各种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 首先双方要提供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多种教学方式创新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 继而以学徒制的方式实施教学引导,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的同时,让学生的训练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的联系, 为此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范式的创新基础上,学校就要充分构建起新型的课程体系,立足当前的课程要求,将理论知识、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综合实践相结合, 重新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开设多种必修、选修课程,通过基础教学引导,实操学徒练习等方式,全面优化教学改革,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

3 结语

为了更好地提升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发挥技工院校专业教学优势, 本文针对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实施教学方式改革, 充分观察这种现代学徒制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入地实施了分析观察,以求能够全面推动后期教学工作的全面落实, 也为后期的教学工作改革落实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参考依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 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教学的方式,共同建立综合实训教学基地,重新构建起严谨教学管理体系, 已实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建立健全和合理化使用,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 为后期的教学工作改革落实,教学模式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技工电气教学质量
八方电气
从技工到英雄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