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教学

2021-07-28林秀琼

速读·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预习分层

林秀琼

◆摘  要: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量身定制教学难易程度。

◆关键词:预习;分组讨论;讲课;作业;评价;分层

如何培养好各层次的学生,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下面就分层次教学淡谈我的体会:

一、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素质差异的原因

影响学生素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生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伤病健康因素及本身思想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影响因素;④学校教育因素。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探讨

1.课前预习分层次要求

现代的教学改革把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课前预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前预习目标不能一刀切,必须有不同的要求。

首先对中等学生、我们要求他们:①在预习中能了解本节课的问题并正确解答;②对课文中的例题看后能深刻理解并再找出至少一种有别于课文的解法;③熟练完成课文中的练习。

其次对学困生,我们只要求他们在预习中:①能知道本节课的主题并能解答;②对课文中的例题看后能不看课文自己解题:③基本完成课后练习。

最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高对他们的要求。①能清楚知道本节课的主题并能深刻理解解答;②对课文中例题不仅要求他们再想出至少一种有别于课文的解法,还要求他们对例题进行拓展。如要求他们在已经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想出其他的结论并加以证明。③对课后练习题,不仅要求他们会解,还要求他们用多种方法求解加以拓展。

例题:一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之比为5:6,其中男生20人,求全班人数?第一种方法,把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男生占全班的5/11,即为20人,列式20÷5/11=44即可。第二种方法,设全班人数为x人,列式5/11x=20,解方程即可。对学困生,只要求学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并领会单位1的意义或方程x的意义,等积累一定程度的知识点后,自然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对中等生,则引导和开发解题思维,要求两种方法都去思考,慢慢扩大解题思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有潜意识的多元思维,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

2.学生分组讨论时分层次

在学生分组时,我们有三种分层次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上中下结合分组。就是有意识的把学有余力的学生中等生和学困生3至4人组成组,这种分法的好处是使学困生能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很快提高自己的素质(也包括了课外学习时)。而优秀生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第二种方案是强强结合。就是把优秀生和优秀生、中等生和中等生、学困生和学困生分别分组。这种分法的好处是同层次的学生有共同的语言,可以使优秀生好上加好、培养出拔尖人材,但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第三种方案是随机结合或自由结合。就是把前后左右相邻的4位学生结合成一组或允许学生跑座位让几个平时志同道合的学生自由结合起来讨论。这种结合的好处是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讨论状态。

3.老师请学生讲课时分层次

学生讲课时,对课文的基础知识和例题,我们一般是请学困生讲解或叙述后,再请中等生补充。对部分较难题和灵活题,也是请中下学生先讲,在他们讲不清或不会讲时才请学有余力的学生补充或解答。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们在讲课中得到锻炼,使他们在讲课时出现的困难、错误和缺点在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得以及时的改正,从而较快提高他们的素质,优秀生在帮助学困生解决困难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得以升华。对课文中例题和练习题的一题多解和拓展,要請中上学生讲解,如果请学困生讲,一般他们讲不出来反而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

4.课堂练习分层次

课文中的课堂练习,我们一般是请学困生或中等生到黑板上做,然后请优秀生评讲,改错补充,并拓展已知。

例题:承包大户王大爷的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天用去总重量的1/5,第二天用去2吨,还剩下总重量的8/15,求这批化肥原有多少吨?先安排中等生来解释解题思路即扣除第一天的1/5和剩下的8/15。就是第二天的用量2吨占全部的几分之几,即2÷(1-1/5-8/15)=7.5吨。再请学困生到黑板上来做,最后由优等生来评价。

5.作业布置和批改分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有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最低的要求是要求他们完成课文的例题或课堂上已由学生做过并讲评过的练习题。一般情况也只布置习题A组中的基础题。对中等生,则要求他们除了完成A组部分题外,另加部分B组题。对优秀生,只要求他们看会A组但不做,只布置B组题及课外补充题。这样就不会使优秀生浪费时间去做他们在预习中就已掌操的作业,让他们有时间去探索新的思路,一步步培养出他们的创新能力。

批改作业对教师说是最头痛和浪费精力的工作。在对学生分层次的教学中,我改革了对学生作业批改的方法。老师批改后,对分层次的情况做统计总结。

6.评价学生分层次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常批评学困生,多表扬优秀生。这样弊大于利,会适得其反。处于集体学习生活中的现代青少年,每个人都是积极求取上进而耻于落后。对学困生的经常批评会打击了他们的进取心,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感,影响他们的进步。对优秀生的表彰,会鼓励全体学努力上进的正气。但过多的表扬反而会使没有太多人生经历的青少年沾沾自喜自满而退步。在分层次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表扬学困生的优点和进步。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让我们携手探索更好的教改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德斌,刘文祥等.数学·六年级上.鼎尖教案[Z].廷边教育出版社,2015.

[2]熊斌,洪劲松等.从课本到奥数[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预习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