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插图中的语—图互文式视觉隐喻初探
2021-07-28张璇
张璇
【摘要】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视觉隐喻 言辞隐喻 文学插图 语—图互文式视觉隐喻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1-087-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1.013
1968年弗吉尔·奥尔德里奇在《视觉隐喻》一文中,首次对视觉隐喻做了概念界定,并试图通过纯粹的视觉形式(如图像的质地、颜色、线条、质量、形式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等)分析视觉隐喻的属性及其结构特征。 [1]1994年卡罗尔将视觉隐喻界定为:“如果某物通过视觉手段——特别是把按照自然法则不能共存的要素放在同一空间中,支持来源领域(本体)到目标领域(喻体)的映射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视觉隐喻。”[2]视觉隐喻(metaphor),就是运用视觉语言“打比方”,[3](16)也有学者强调“通过观察一个视觉符号产生一种新的联想、新的解读和新的体验,我们把这种用一类事物来了解另一类事物的认知历程的视觉语言称为视觉隐喻”。[4]视觉隐喻指以感性意象(sensuous image)为单位,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以融合或聚合的方式生成的具有合成性结构的图像。[3](16)赵宪章提出隐喻作为修辞学概念源自对语言的认知,将其移植到视觉艺术中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假借。视觉隐喻中的表意同语言隐喻的表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插图中的隐性表达,隶属于视觉隐喻的内容与文学作品中的言辞,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依据语言和图像的言说特性及本体、喻体在文学插图作品中的空间呈现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和思维范式。
一、互文式视觉隐喻
语—图互文式视觉隐喻(word-image intercontextual visual metaphor)指必须与具体的语境结合或其中包含语言注解的视觉隐喻。[3](40)换句话说,相较于本体、喻体同在一个空间陈列的纯粹视觉隐喻,观者理解喻旨的条件是通过言辞隐喻的辅助,本体、喻体在隐喻构建过程中,常存在其中一个缺席或重合的可能,也可理解为视觉构绘中本体或喻体的缺席和重叠引发的误读或歧义可通过言辞隐喻进行补充说明。本文依托插图中的图像符号展开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研究,包括点线面、形体、色彩、肌理、媒介等基本单位,依据这些图像符号构成的形态元素,思考视觉隐喻的呈现和运作范式。
二、插图中互文式视觉隐喻的修辞性构建
1. 插图中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相似性融合与凸显
相似性是生成隐喻的前提,相似性即可见事物的形式属性,也是在世界深处使得事物成为可见东西的不可见形式。[5]相似性即包含可见的实体和事物本身之间的相似:物与物之间空间关系的临近性及物与物之间彼此映照仿效的关系,也包含微妙关系不可见层面的相似、同情(共情)或类推层面的相似。相似性构建的过程是视觉器官按照认知模式处理信息、构造隐喻的过程,是视觉思维从视觉、知觉到表征的过程,亦是通过观察、想象、构绘三种视觉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奖和博洛尼亚书展评委会特别奖的无字绘本《抵岸》(见图1),讲述了一个关于移民的故事,书中描绘的奇异生物是对主人公一家移民前后生活境遇及文化认同感、接纳度的隐喻。开篇送别父亲时,城市街道上空盘踞的黑色巨龙以及投射出的大面积的阴影,营造出压抑阴沉的气氛,巨龙强调了危险的物质属性与西方文化中象征邪恶的社会性内容的关联,巨龙这一喻体是对主人公在恐惧和威胁下被迫离开家园寻找新出路的一种广义文化表意实践模式的隐喻,巨龙和主人公一家的相似是类推层面的相似。换一个角度讲,即通过想象将“物”(图形符号)与“象”(感性意象)进行相似性融合,构建出隐喻表征。
笔者在文学作品《十四岁悬崖》的插图(见图2)中,用抓娃娃机中的机械手比拟文中描写的“在黑暗中揪住我马尾辫的大手,来自犯罪嫌疑人张肃军的手”。画面形象看似与文字没有关联,实则机械手和人的手存在指物与物造型的相似性,又因机械手的坚硬物质属性与强势、专政、控制乃至恶的性质特征相似,因而与黑暗中嫌疑人的大手在共情层面具有相似性。通过想象达到造型上的相似性,也可称为感性意象,以图像符号构绘出视觉形象,生成由视觉元素构成的视觉隐喻。互文式视觉隐喻是语言和图像的共生体,在构建过程中,隐喻性思维语言和图像相互协作、互相参照、互为补充、相互制约。
2. 插图中互文式视觉隐喻的多模态建构
多模态话语分析学者Forceville将模态与人的多种感觉联系起来,借由声音、形體、线条、空间布局、色彩等多种媒介构建和表达隐喻的过程,就是多模态建构的过程。由此推断出只通过视觉形态阅读文学作品或只通过语言文字阅读都是一种单一模式的隐喻,而用图像和文本共同构建的文学插图,则是一种双模态隐喻或多模态隐喻。朱永生指出,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可看到语言在传递意义过程中的作用,也可在此过程中看到图像、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的效果,从而更准确地解释词语所表达的含义。赵延年在《狂人日记》的插图创作中,将白描技巧和木刻刀法相结合,木刻刚劲有力的刀触完成了视觉上狂人形象的身份构建和特征构建,通过刮、挑、铲、切形成狂人宽阔的额头、高耸的颧骨、瘦削的脸庞、紧锁的眉头。形体的黑白、线条深浅、木刻留下的木味和刀刻肌理多媒介的建构,与鲁迅笔下的狂人构成了饱含强烈视觉冲击和情绪体验的语图互文。赵延年的黑白木刻插图简洁犀利,利用图文互动的多维视野和多模态构建,阐释了鲁迅小说中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和斗争、呼号和奋起的启蒙思想。[6]
文学作品《十四岁悬崖》的插图(见下页图3)中,视觉隐喻的建立即基于对喻体呈现的社会性、文化内涵的思考。小说文字描写为:“我对着蜡烛猛地一吹,屋子黑得更加彻底,有那么一两秒我觉得自己的感官连同烛光一起消失了,张肃军像是一片藤蔓般绊倒了我,头先着地,接着他撕扯着我的辫子,扳着我的头往桌角磕去,连磕了两下,我的脑壳如同被劈碎了般疼,这种疼是分散的,我甚至没有力气呻吟。”笔者没有直接描绘文字中的犯罪过程,而是通过隐喻的方式,通过喻体所诠释的意识层面的内容与读者共情。蛇是诱惑、危险、蛊惑等非理性意义的视觉隐喻,蛇穿梭在少女的肩颈,隐喻少女受到侵害,巨大的虫子、孱弱的白蝶分别隐喻肮脏、渺茫的希望。配色上使用大面积粉、红,隐喻少女与性侵。插图通过形体、颜色、肌理等多种媒介的构建,将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语言表述,通过隐晦的图像语言表达出来,且这种图像和文本的非对应方式,产生了互文的空白,通过图像的媒介形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延伸了文字的开放性和多义性。
哈特穆特·诗特克尔指出,图像与语言间的链接关系,在多模态文本中主要表现为两种交叠方式:一是融合式,即语言通过印刷与排版本身具有的图像的性质;二是组合式,即语言和图像相互结合。吕慰认为,除融合与组合两种语图结合的方式外,“还应包含语言嵌于图像中的这一种交叠方式。在这种交叠方式中,语言与图像相重合,具有语言和图像的双重性质”。[7]语言和图像的相互交叠方式不影响各自表意功能的独立性,它们有着不同的叙事方式,在相同的或相似的基本文化意义体系这一功能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即它们都以近似符号学的方式,表达同一社会文化结构的意义。也就是说,多模态隐喻交叠方式的构建过程中,语言和图像这两套“符号字眼可能是互相增强、补充或者是等级置放,相互协作完成交际目的”。[8]图像在接受者解码过程中因自身的限制性,不可避免地受到错误的解读和曲解,语言则可为图像传达的积极性保驾护航。
3. 插图中抽象类比性再现的构建
插图作品中呈现的视觉隐喻,是插图作者在深入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外在的视觉意象经由抽象的整理和提炼形成的。换句话说,插图艺术的构型手段本身就是抽象的,插图中构成图像元素的点、线、面也是抽象的图形语言。抽象过程是在视觉形式和实物间创造相似性的关联和融合的过程,是凝结着插图作者想象力和视觉思维能力的再创造过程。一个视觉隐喻的完成,一定层面上可理解为视知觉生成的感性意向,通过视觉思维进行抽象类比性再现的结果。类比性再现的过程,也是相似性在类推层面的构建,经过抽象处理的视觉隐喻使之在特定时期具有稳定性。如达利《记忆的永恒》中变形融化的钟表,引发了观者关于时间与钟表的类比性联想,融化的钟表形状是达利把对时间的感知体验抽象物化的结果,隐喻着时间打破了原来的不可逆转性,在软表的时间中,能够回到过去也可走向未来,时间似乎没有了规律,只有留下的记忆被保存和定格。融化的钟表及其隐喻的内涵被熟知,在特定时期具有稳定性,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隐喻表征。
三、插图中语—图共生关系
罗兰·巴特认为,对所有的叙事形式而言,最基础的叙事媒介只有语言和图像两类。亚里士多德论述了诗歌与绘画的平行关系。米歇尔将图像和语词比喻成两个国度,但二者间保持着漫长的交流与接触的关系。[9]可以把这种交流关系称为互文性,它是因文生图基础上的图文互动,是对语言媒介的二次创造,二者交融的叙事状态和叙事方式,显然超越了“用图画来表现文字所已经表白的一部分的意思;插图就在补足别的媒介物,如文字之类之表白”的图为文辅的单向度观点。[10]图像和文字一样,具有自主言说的功能,但相较于文字,图像在艺术家编码和接受者解码过程中,存在更多误读及歧义的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脱离文学语言的插图往往会在读者解码过程中产生误差和偏离,互文式视觉隐喻的构建本身是语言和图像的共生体,是语言和图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创造的物化阶段的编码,是语言和图像互动的过程。
1. 时空转向的多维语图转换与互动
语言的一维线性和时间特性,在表达具体的空间性内容时具有局限性,通过图像构绘,将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性叙述话语转换成图像的空间场景,形成时空转向的语图转换与互动。获得凯特·格林威奖的《等爸爸回家》(Town Is by the Sea)中的插图(见图4),运用空间中光影的变化表达时间的流逝。海边的墓地和海底黑色的坍矿洞,隐喻危险及死亡,与平静的海平面形成视觉模态下的冲突,文中“今天的大海平和安静,在海底深处,我父亲正在挖煤”,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通过视觉空间场域的不断转换完成了男孩海边守望父亲、父亲挖煤、父亲下矿回家的时间性叙述。此外,单一、封闭、同质的空间变换为多元、开放、非连续的空间,插图中的四扇门在空间场域的非连续并置和重组以及投射在门上的光影变化,实现了从文字隐含的时间性到图像构绘的空间性转化,并形成文字和图像相互交融的互文性。
2. 心理活动视觉化的语图转换与互动
在对语言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插图的抽象性和具象性变形与夸张,将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心理活动视觉化的语图转换和互动。文学作品中描写或渲染心理活动、心理体验的语言文字,是图像视觉化表达较为困难的部分,如何将文字中的情感通过图像贴切地表达甚至超越文字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于作品宏观的思考,是插图艺术值得探索和深度挖掘的部分,其考量着插图作者的艺术功力和文化素养。通过对插图中的形体、颜色、构图视角等元素体量的变形夸张,利用视觉隐喻创造出一种脱离现实的“他性”(otherness)。也就是说,“这是包罗作品因素如事物、动作、陈述、旋律等的幻象所造成的效果”。[11]苏珊·朗格对于“他性”所形成幻象效果的阐释,也可理解为将本来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形成视觉“奇点”或者说“刺点”,引发读者对于创新性和陌生感的解码兴趣。
岑骏在为《纽约时报》文章《少年的烦恼》配图中(见图5),利用破碎的镜面形成构图的镜子里外两个空间,运用夸张的手法使镜内形体的体量和镜外现实空间形成了视觉上的“他性”,破碎的镜子内表情忧伤的脸部图像,隐喻校园欺凌中受害者的内心情感,与镜子外身处花丛的少年追逐着蝴蝶形成鲜明对比。在颜色的设计上也很独特,镜子内黑白空间与镜子外彩色空间的处理方式,很好地表达了处于心理危险中的青少年内心焦灼的感受。利用破碎的镜子隐喻内心情感,利用夸张的手法将文字传达的心理感受转化成视觉语言,成功实现了从文字隐喻到视觉隐喻的转化和互动。
3. 单一与重叠并置的语图转换与互动
插图中互文式隐喻依托单一或多种方式构建,常用的相似性构建方式包含替换、对比、影射(映射)、關联、类比等。也可理解为言辞隐喻的根本,是用一个词替换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推演出的视觉隐喻是指用物替代物的构建过程,文字的内涵和图像的表意也会形成替换关系,这种关系包含同义替换、对比替换、影射替换,语图关联,类比关联等。如运用对比替换形成反向表意的语图互文关系,能够产生意料之外的观感,在人物设定上运用对比替换,让角色带给读者惊喜和深思,小说《钟楼怪人》中卡西莫多是一个丑陋不堪的畸形儿,扭曲的面部特征、佝偻矮小的体态构绘与天性善良的性格设定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美丑的思考。运用影射替代这种方式时,要结合语境,通过图像的言说理解和思考文字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相较于画面形式中的影射式视觉隐喻的浅显和易读,画面语义中的视觉隐喻只有经过思索和推敲才能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语图关联中共同完成表意的功能。
《走进生命花园》(见图6)中的小男孩,被铅笔描绘成黑白形象,像一个旁观者站在孤岛上,既看到世间的战争、饥荒、忧伤、欺凌、污染,也看到了自然的美好、温情。他周围的环境被描绘成彩色的,只有他一直是黑白的,但当阅读到“这是最后一次,孩子在他的岛上看着这个世界,然后,他决定——出生”时,观者再去思索男孩的形象,便理解了这一视觉所隐喻影射的虚拟和真实,孩子没有出生前是一个假定的、非真实的设定,作者以鲜艳的浓彩描绘真实的世界,对照书中主角简单近乎无彩的铅笔线条,呈现现实与虚拟世界并存的效果,这也是语图结合相互映照的绝妙之处。
4. 细节形象塑造的语图转换与互动
画面中除去主体元素对于视觉隐喻的构建外,人物和场景中的细节、道具作为视觉线索也会被用来隐喻情节、传递文字的情感。这些细节和文字不一定是交相呼应的关系,往往需通读整章或在全篇文字才能找到与图中匹配的文字线索,这些细节对于角色的塑造、情节的推演起着重要作用,就像在插图中埋下的伏笔,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探索。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的项链是全文的视觉线索,所有的情节围绕项链展开,项链遗失前后玛蒂尔德生活状况的巨大不同,项链是对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隐喻,加里·凯利在插图中,将项链放在视觉的中心点细致刻画描绘,以油画细腻的笔触,通过白皙的泛着柔和光泽的项链,娓娓道出文字的内涵。
2016年凯特·格林威奖提名作品《路边花》(见图7)是一本关于发现美、分享美的无字书。画面中前半部分大部分画幅设计是黑白的,画幅中珍妮红色的连帽衫和路边的淡彩小花形成对比。黑白的世界隐喻着爸爸眼中的风景,它早已平平无奇激不起大人心中的一点涟漪,而珍妮眼中的世界却是五彩斑斓的:一堆水果、一件花衣裳、一个形状奇特的瓶子,也可能只是路边的一朵不起眼的小花,都隐喻着女孩所见世界的美好。珍妮一路收集着花,当她决定把花分给死去的小鸟的那一刻,全篇的色彩由黑白转为彩色,这也隐喻着大人视角向孩子视角的转换。视角的转换,色彩的变化,小花、瓶子等道具的细节,充满不同的隐喻,让这本无字书的故事丰满了起来。
5. 互文空白的语图转换与互动
文学语言与图像属于不同的媒介形式,语图转换时,不可能等量,即可能是减量,亦可能是增量。创作插图时,将提炼出的文字中关键人物、场景、事件等融入图像,提炼和选择就成了取舍和添加。彼得·伯克说:“如果认为这些艺术家——记者有着一双‘ 纯真的眼睛 ,也就是以为他们的眼光完全是客观的,不带任何期待,也不受任何偏见的影响,那也是不明智的。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隐喻的意义上说, 这些素描和绘画都记录了某个观点 。”也就是说这些增量和减量也可视为图文转换的空白,这些空白既是图像转换的必然产物,也是互文式隐喻独特的魅力。
笔者根据文学作品《十四岁悬崖》第七章的一段文字(见图8),“我们的车像是一座孤岛,被隔绝在雨地里”,在插图中用沉在水中的女孩半露出的头部隐喻孤岛的山胞造型,岛的形态运用,指物与物的相似性构建隐喻。车子停在孤岛上隐喻着女孩和妈妈孤立无援、绝望的境地,文字中的言辞隐喻对插图中的视觉隐喻理解,起到了重要的转换作用。女孩被绑着手脚沉溺在水中,营造出压迫和窒息感,利用感官的多模态构建,暗示文字中的气氛,将母女俩在车内的场景和女孩的身体空间进行不同空间的重构,与孤岛上读者通过车窗看车内的视角形成多维视角的并置。水下面的图像构绘则是笔者的想象,是文字之外的内容。文字奠定了图像的基调,图像反过来将文字中隐含的情绪可视化,语图转换时形成增量良性互动。
结语
达·芬奇认为:“图像叙事不同于文学叙事,无须借助各种语言的翻译,就能像自然景物一样,即刻为一切人通晓,而且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我们的知觉。”[12]插图作为书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是书籍中起到装饰作用的图像,更是文字的附属,图像与文字不是彼此孤立或一一对应的关系。图像与文字相互协作,互存互依,交融互动。隐喻是思维进行语—图转换的中介,是分别以语言和图像为载体的言辞隐喻和视觉隐喻进行理解的过程,即语—图二者相互促发、相互推进的过程。接受者“以知性方式将语言应用于所观看的插图作品”,也就是把思考所获得的关于该作品表达了什么的言辞隐喻再次转换、置放到作品中,从而完成对其中包含的视觉隐喻意义的理解和阐释。[3](96,100)笔者认为,运用互文式视觉隐喻,从相似性到多模态,再到语—图互文关系的构建,最终目的不是运用图像去解释原本的书籍中的语言文字,而是使作品通过自身的言说方式和叙述视角,拓展和延伸文字的边界,产生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Virgil C. Aldrich. Visual Metaphor[J].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1968, 2 (1) : 73-86.
诺埃尔·卡罗尔. 超越美学[M]. 李媛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575.
郭伟. 视觉隐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于广.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探析与思考[J]. 外语电化教学,2008(1):30-33.
米歇爾·福柯. 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 莫伟民,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16-35.
刘东方. 论鲁迅研究中的图文互动及其价值——以赵延年插图本《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J]. 鲁迅研究月刊,2018(1):67-75.
吕慰. 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初探——以语言与图像的评价功能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8-50.
苏眉. 语言与图像的协作——基于一则食品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5):102-107.
曹意强. 后形式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J]. 美苑,2005(3):5-9.
鄭振铎. 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3.
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M]. 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5.
列奥纳多·达·芬奇. 芬奇论绘画[M]. 戴勉,译.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7.
The Intertextual Visual Metaphor of Language-Picture in Literary Illustrations
ZHANG Xuan(School of Media and Animation,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Shenyang 116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metaphor and verbal metaphor, as well as image and language in rhetor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isual think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image relationship in literary illust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image turn. Taking verbal metaphor as a refer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intertextual visual metaphor with relatively uniform and relatively stable implicit expression in literary illust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etaphor, image symbol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Keywords: visual metaphor; verbal metaphor; literary illustration; intertextual language-picture visual metap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