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及故障诊断
2021-07-28丁建民
丁建民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机械设备投入使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支撑。但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发生故
障,不仅影响人们对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人们的生产费用。所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工作十分重要。文章对机械设备故障的表现、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机械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维修保养措施,为维修保养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1)05–0–02
Maintenance and Fault Diagnosi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Ding Jian-min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large number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have been put into use, which provides more adequate power support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failures will inevitably occur, which not only affects people's normal us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but also shortens its service life and increases people's production cost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and cause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failure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diagnosis methods and maintenance measure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failures to provide help for maintenance workers.
[Keywords]mechanical equipment;fault diagnosis;maintenance
在社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纷纷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毋庸置疑的是,机械设备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生产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投入。但由于机械设备的日益复杂,导致其故障检测难度增大,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控制成本,企业必须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以降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同时,企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这样才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成本投入。
1 机械维修理论概述
机械故障是指机械的性能因长期磨损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一般而言,机械故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机械设备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因不断磨损而逐渐引起的故障;②突然发生的外部因素或由于电压不稳定所致的故障;③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型故障。
2 机械故障的外在表现分析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有一定的外在表现,设备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对外在表现进行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从而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转。
①性能降低,是设备出现功率降低,能耗增加等情况,这种表现多是由于设备长期磨损所致。②外部故障,是机械设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移、变形等情况,造成设备运行不畅,甚至停机。这类故障一般发生在工序较复杂的机械设备上。③噪音,是机械设备一旦发出平时没有的响动,即表示机械设备发生了某些故障,应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并进行故障检查。④臭味,机械设备内部常有部分非金属材料,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这部分非金属材料损坏而产生臭味。⑤温度过高,多数温度过高是由于设备超负荷运行造成的,应及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⑥漏油,是由于密封圈损坏,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油现象,需要及时更换密封圈。
3 机械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
3.1 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是指在不破坏机械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机械设备物理特性的变化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由于无需拆装机械设备,这种检测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深受设备维修人员的青睐。但无损检测方法需要借助较昂贵的设备,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的成本,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3.2 振动检测方法
振动检测方法是利用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来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设备故障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振幅波动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检测。这种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比较精确,成本投入也比较理想,值得推广。但这一机械设备检测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对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具有较丰富的设备维修经验。
3.3 温度检测方法
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温度,温度检测法是通过测量设备的温度来判断设备是否发生故障的方法。根据检测过程的不同,温度检测方法可分为两类:接触式检测方法与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接触式检测法适用于温度较低的机械设备,其检测精度更高。无接触式检测方法针对的是高温环境下的机械设备,该方法虽然没有接触式检测方法的精确性,但能确保设备维护人员的安全。
3.4 铁谱检测方法
鐵谱分析法是检测机械设备磨损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可通过分析设备润滑液中的磨损颗粒来判断机械设备是否发生故
障,而无需拆装设备。与其他故障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潜在故障。但这种设备故障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大,如果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与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不一致。
4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措施
4.1 强制保养
强制保养要求企业成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队伍,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以确保其达到使用标准。①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加大设备维护保养投入;②企业要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规范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工作;③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完成后,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记录设备维护保养的效果,为今后设备维护保养积累经验。
4.2 技术管理
由于机械设备故障种类繁多,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是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需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管理;①建立高素质的设备维修和保养队伍,确保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高效率运转;②对频繁更换的设备部件,要有一定的存货,从而保证设备维修和保养有一定数量的备件;③严格按照设备维修和保养标准操作,确保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满足设备高效运行的需要。
4.3 合理选择
设备故障可分为逐渐发生的故障、突发故障和复合机械故障。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不同的设备维修方法进行维修。针对逐渐出现的故障,设备维修人员可以对损坏的周期进行估算,从而及时更换部件,确保机械设备持续高效运行。由于这些突发故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要求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
4.4 强化预防工作
在机械设备运行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对设备本体及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在投入生产后,还要定期进行预防性检修。针对机械设备种类繁多的情况,在制定维修措施和方案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性能和特点的不同,对故障进行分析,确保维修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可大幅降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预防性维修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一旦发现故障,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防止设备故障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4.5 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要加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确保设备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要实现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要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全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以及检查的系统性,使故障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监控管理工作中,应根据监控实际情况,每天做好书面记录工作,如发现机械设备发生异常情况,除记录异常的具体情况外,还应记录异常的具体原因,并对故障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对今后机械设备故障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6 建立科学的故障报警体系
企业机械设备普遍体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如果这些设备难以得到高水平的管理,将使企业在后期生产中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制约设备技术维修的实际效果。针对目前情况,企业需要借助科技手段进行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科学的故障报警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地发现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使技术人员能够迅速地进行技术故障的排除和处理,避免由于处理不及时造成的安全事故。因此说企业通过建立故障报警系统并在实际中应用,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故障的维修效果,也可以减少故障对机械设备的损害,有利于企业开展更高层次的机械化生产,值得推广应用。
4.7 合理创新管理模式
许多企业坚持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无法用全新的管理思想来看待设备管理和后续的技术维护工作,不利于企业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需要在设备管理及后续技术维护工作中进行合理的管理模式创新,以利于企业更高层次的设备管理与机械化操作。①认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时代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对以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更好地进行设备管理和后期的技术维护。②企业应在改变传统的内部管理观念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现有生产技术的作用,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逐步应用于实际生产。
4.8 对相应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
4.8.1 防止机械设备中存有的杂质对机械设备运行产生影响
对设备进行润滑,若所使用的润滑油含有大量的杂质,将导致零部件之间磨损速度加快,而在对应的滚动轴上若含有某些杂质,则将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相应的机械设备在进行定期维修时,部分工程机械设备要选用最优质的部件以及润滑油,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润滑油中的杂质加速设备磨损。并且做好有效的防护工作,防止杂物混入机械设备内部,对于一些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而在维修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方案,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维修过程中有杂质混入机械设备内部。
4.8.2 减少温度对机械设备产生的影响
使用相应的工程机械设备时,应避免设备在低温状态下超负荷运转,应对其进行低温预热,当达到规定的温度后,才能有效地工作。此外,还应避免机械设备在高温条件下运转,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应仔细观察其温度计的数值,当温度过高时,应停止工作进行检查,并有效地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当温度降至相应标准后,才能正常运转。
5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使用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工作,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其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彧.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监测研究综述[J].科技与创新,2021(1):153-154.
[2] 江善楼.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及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49.
[3] 邱璐,郑聪聪.针对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论述[J].内燃机与配件,2021(3):115-116.
[4] 石峰,宋俊.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J].商品与质量,202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