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2021-07-28
在20世纪90年代前,人教社多个版本的语文课本里都曾收录一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通讯报道:为了拯救61位食物中毒的民工,在通讯、交通、经济都不发达的年代,由中共中央果断决策,卫生部、民航局、人民空军、当地政府等迅速组织人力、物资,展开了一场生命接力赛。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仍然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好注脚。
1960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六,晚上6点钟,山西省平陆县风南公路张沟段,61名民工不慎发生食物中毒。
全力筹措药物
平陆县一座新落成的红色大楼里,灯火辉煌。中共平陆县委扩大会议,照常进行着。
晚上7点钟时,县人民委员会燕局长匆匆奔进会议室,找到县人民医院王院长报告了平陆民工中毒事件。他们的话还没说完,中共平陆县委第一书记郝世山同志,也已知晓这紧急情况。这位50来岁的老书记,立刻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把会场扫视了一遍。然后,果决地说:“同志们,现在要全力处理一件急事,会议暂停!”说完,他披起那件旧棉大衣,立即召集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当机立断,全力抢救。片刻,大卡车就载着负责同志,载着县医院全部最好的医生,在茫茫的黑夜里,翻山越岭,向61个“阶级弟兄”身边奔去。
平陆县与河南省三门峡市,只隔一条黄河。县北50里外张村一带,正在修建一条从芮城风陵渡到平陆南沟的省级公路,这条公路是山西全省支援黄河三门峡工程的交通命脉。筑路民工都是人民公社社员,干起活来干劲冲天。他们展开了对手赛,改革了一系列工具,工效步步提高。更在春节期间,自愿少休息,打了个开门红的大胜仗。谁想竟发生了这样的不幸。
县里的汽车来到张沟工地以前,张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薛忠令,亲率公社医院20多名医护人员,早已来到。他们正在忙着给病人洗身、洗脚、消毒。县里的医生跳下汽车,立即接手诊断,开始治疗。
他们使用了各种办法:给患者喝绿豆甘草水解毒,无效!给患者注射吗啡,仍然无效!……
在张村公社医院里,空气仍然异常紧张!张村公社的社员们送来了大量豆腐、粉条、蔬菜、糖、细粮……这些东西堆在那里,有谁能吃呢?61位弟兄还在危险中!山西省人民医院、临汾人民医院听到消息后,也都迅速派来了医生。40多位医护人员,头上冒着一串串的汗珠,已经20来个小时没合眼。为了延续这61条生命,土法、洋方,各式各样的招,都使尽了,可是病人还不见有何好转。
无比的紧张!空气窒人,医生、护士挥汗如雨。医生们经过紧张详细的会诊后,断定:“非用特效药‘二巯基丙醇不可!必须在4日黎明前给病人注射这种药,否则无救!赶快派人去找!”
平陆县没有这种药。冒险夜渡黄河到对岸的三门峡市,还是没有这种特效药!这时,已经是2月3日的中午了。找药的电话,一个一个地打回来了:运城县没这种药!临汾县没这种药!附近各地都没这种药!
下午3点,县委书记郝世山斩钉截铁地说:“为了61位同志的生命,现在我们只好麻烦中央,向首都求援。向中央卫生部挂特急电话!向特药商店挂特急电话!”
向北京求助特效药
紧张的抢救战,在2000里外的首都,接续着开始了……在卫生部的一所四合院里,药政管理局的许多同志都停下了别的工作,忙办这件刻不容缓的事。药品器材处同志接到平陆县委打来的电话后,立刻叫人通知八面槽特种药品商店赶快准备药品,并跑去请示局长和正在开党组会议的几位部长。部领导指示:一定要把这件事负责办好,立刻找民航局或请空军支援送药!
“明天早晨,才有班机去太原,那太迟了,太迟了!对啦,请求空军支援!”
空军热情支援,保证当夜把药品空投到平陆县城!但要求把1000支药品装进木箱,箱外要装上发光设备……
2月3日晚,将近7点,北京特药商店里,药品箱都快装好了,可是发光设备却还没个着落。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姑娘,猛地把辫子一甩说:“找五洲电料行去!”电料行的同志听说后,急中生智,用16节电池、4个灯泡,把药箱的四面都装上灯,空投落地时,这一面的摔灭了,保证另外几面的还亮着。
卫生部胜利牌轿车载着特药商店的1000支“二巯基丙醇”,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在静谧的京郊林荫大道上,响着喇叭,箭似的向机场疾驰。
神药从天而降
几乎在北京载药车急驰机场的同时,平陆县邮政局的电话铃声一阵疾响。从下午3点开始,平陆—北京的长途电话已经成为一条极为敏捷的专线电话。又是空军领导机关打来的。守护在电话机旁的邮政局长急忙把电话接到县委。
“请赶快物色一块平坦地带,要离河道远些,准备四堆柴草。飞机一到,马上点火,作为空投标志!”
“好!立即准备!”
于是,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指挥。眨眼间,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了!几千人林立在这块名叫“圣人涧”的空地上。人们满怀急不可耐的激动心情,望向茫茫的夜空……
21点03分,北京,繁星满天。一架军用运输机,满载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冲向银光闪闪的夜空,向西南方向风驰电掣地飞去。这是一次十分困难的飞行。夜间空投,在平陆空投场没有地面指挥和对空联络的情况下,加上地形复杂,山峦重重,空投的又是水剂药品,而且要保证做到万无一失……部队领导对这次空投任务极为重视,政委、大队长、参谋长亲自研究,特别选派了最有经验的机长、领航长、通讯长和机械师,并且是一架飞机,派了两个机组同时前往。就在起飞之前,他们还选择了最好的降落伞,把药箱加了重,一切都筹划得最有把握,大家满怀着信心。
一名飞行员十分激动地请示机长:“为了使药箱确保及时送到,我请求批准我跟着药箱一起下去!”
机长说:“首长已经指示,人不要下去,我们要保证把药品准确投到!”
夜里11点多,“请平陆准备!准备!飞机再有7分钟就到你县,马上点火!”
等待飞机的人群,向柴草上泼了一些煤油,火苗冲天而起,把天空和大地都照红了!机械师们早就把药箱上的电灯接亮,只听电铃一响,他们嗖的一声把药箱推出机舱,1000支“二巯基丙醇”带着降落伞,向预定空投地点坠下去。
由县委打电话向北京求援,到“神药”从天而降,这其中牵动了多少单位,牵动了多少人。可是这全部复杂辗转的过程,却只用了8个多小时,这是多么惊人的速度!
注射剂十分灵效,病人立时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61个“阶级弟兄”化险为夷了!
(摘自学林出版社《文献中的百年黨史》 作者: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