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跑中的中国疫苗事业

2021-07-28郑佶祺

大众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天坛天花

郑佶祺

在中国历史上, 天花、麻疹、白喉、猩红热、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等有害微生物都曾肆虐一时,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而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那么,疫苗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建党百年 健康记齐长庆迹?新中国的疫苗研发事业又是怎样起步和发展的?

“天坛株”

据记载,世界上通过免疫预防疾病的实践,最早起源于中国。1727年俞茂鲲的《痘科金镜赋集解》称,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安徽太平县首创种痘法。

1919年3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防疫处,地址在北京天坛。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卫生防疫和血清疫苗研究生产的专门机构。中央防疫处成立后,开始研制和生产霍乱菌苗、牛痘苗、巴氏狂犬疫苗、结核菌素、白喉抗毒素、肺炎菌苗等。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齐长庆。

齐长庆于1896年12月26日, 出生在北京一个满族镶黄旗家庭。1919年,齐长庆经陆军兽医学校校长姜文熙推荐,被中央防疫处录用。1924年8月,齐长庆前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主要钻研制造天花疫苗的方法。第二年学成归国后,他发现国内已经成功使用日本毒株生产了大量天花疫苗,但疫苗性能不够稳定。齐长庆认为,依靠国外毒株生产疫苗的被动局面,必须打破。

1926年2月,西北军士兵刘广胜因患天花住进了北京传染病医院。齐长庆到医院取患者带疱浆的痂皮,将样本带回了实验室。然而,天花野毒株必须进行减毒,否则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研究出天花野毒株的减毒方法,齐长庆在动物实验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在自传中写道:“首先将患者的疱浆接种于猴皮肤之上,待猴出痘后,又转种另一只猴。如此再传一代,又将从猴体上取得的疱浆,接种到家兔的皮肤和睾丸上,连续传5代。再转种于牛犊皮肤上,连续传三代。分离出的毒种经过传代减毒后,该毒种的发痘情况与日本毒种相近,经检测,毒力也与日本痘苗毒种的毒力相似。”

齐长庆采集第三代牛犊皮肤上的痘疱作为生产用的毒株,因其诞生于天坛神乐署里,所以被命名为“天坛株”。对比试验发现,“天坛株”比国外毒株免疫性更强,遗传稳定性更好。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召开第一次生物制品工作会议,决定统一使用“天坛株”毒株生产天花疫苗。按照当时的卫生部规划,3~5年内全民接种天花疫苗。有了这些,我国天花的发病率大幅降低,“天坛株”的免疫效果得到了实践证明。

计划免疫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普种牛痘疫苗。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大力推行全民种痘。同年,卫生部发布《种痘暂行办法》,实施全民义务种痘。1949-1952年,全国种痘达到5亿多人次。

在推行全民普遍种痘的运动中,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防疫部门联合组成推行种痘运动的领导组织机构,开展宣传,组织医护力量并培训街道和乡村种痘员,通过拉网式排查,逐院逐户种痘,接种率迅速增至90%。

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已经基本消灭天花,相应的防控策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960年,全国病毒性疾病防治会议根据国内居民免疫状况,提出加强国境检疫和免疫措施,建立国境天花免疫带。1962年,卫生部修改种痘办法,规定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时初种,其他年龄的种痘采取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础,划分6片,每年以片为单位轮流普种,每片隔6年普遍种痘一次,以维持全国居民都有较高的天花免疫水平。1980年5月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天花。1982年,卫生部宣布中国不再实施牛痘疫苗接种。

1963年,我国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在城市对免疫对象按免疫程序进行四种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的适时接种,在农村则主要开展冬春季的突击接种。

1978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计划免疫的通知》,我国正式进入计划免疫时代。1986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据估算,1978-2007年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疾病发病人数逾3亿人,减少死亡人数400万人。

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将免疫规划疫苗扩展为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在努力巩固计划免疫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六大所”

新中国成立后,在接收原民国中央防疫处和西北防疫处的基础上,中央政府扩建和新组建了卫生部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负责疫苗的研究和生产。这标志着新中国在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有了“国家队”。

1953年1月26日召开第167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卫生部关于加強卫生防疫工作的建议,决定将生物制品作为由国家供应的一类特殊非商品化的药品,由政府统筹全国的生物制品制造、研究、供应,并对全国的生物制品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全国生物制品生产供应体系。

北京所就脱胎于原来的中央防疫处,全称为中央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任第一任所长。1955年,汤飞凡分离出沙眼病毒,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汤飞凡对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脊灰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北京所生产出我国第一批500万人份的脊灰减毒活疫苗。有关冷冻干燥技术、病毒性疫苗的细胞培养技术、单采血浆技术及生物制品检定的生化技术等多项技术,以及血源性乙肝疫苗、风疹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等多种疫苗,都是首先在北京所诞生的。

兰州解放后,原中央防疫处兰州分处被改编为西北军区西北防疫处,齐长庆继续担任处长。齐长庆培育的狂犬病毒“北京株”,毒力强且稳定,免疫原性好,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立下赫赫之功。

1953年,卫生部在制定全国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规划时,决定优先对北京、兰州、成都3个所进行扩建。1958年春天,北京所于北京东郊建成新址,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疫苗、免疫血清研究生产机构。在兰州所的扩建过程中,齐长庆借鉴前苏联模式,参考西方发达国家资料,逐一解决了厂区布局、水源、供电、煤气、通风及生产科研大楼设计问题。随着兰州所的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很多科学研究人员都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责任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物制品的研制还处在跟踪阶段,产品大多是仿制的,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跟跑”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创新。

1959年4月29日,北京所新址落成,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典礼上讲话,谈到“中国的麻疹病毒是中国人自己分离出来的,先后有汤飞凡等分离的北京M9株、张菁等分离的沪191株”,“生产麻疹疫苗采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组织培养法”,疫苗的质量也是世界领先的。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新研制出来的流脑荚膜多糖疫苗、地鼠肾乙型脑炎活疫苗、组分狂犬病疫苗等,在世界上也不落后。其中,流脑疫苗、狂犬病疫苗是当时世界上新型的亚单位疫苗,其创新性毋庸置疑。

1978年,“六大所”有近40项产品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近60项产品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我国生物制品工作者快马加鞭、奋起直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几代生物制品工作者通过接力赛跑,实现了从“跟跑”到部分“并跑”或“领跑”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十眼九沙”的说法,沙眼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汤飞凡向卫生部申请展开对沙眼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批准。他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不断攻关克难, 成功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后,很多人建议他赶紧发表成果,因为世界上很多实验室正在竞争分离沙眼病毒。但作风严谨的汤飞凡没有采取这个建议,又经过一年多的重复实验,最终于1955年10月发表了实验论文。为了证明自己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他还以身试毒,使自己的一只眼睛患上典型的沙眼。为了观察全部病程,他坚持40多天后才接受治疗。

齐长庆也是一位个性鲜明、为人正直的科学家。他一生坎坷,却始终坚持不懈,矢志追求生物制品事业,80多岁高龄仍工作在我国生物制品第一线。他非常关心人民健康,极为重视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他坚持所有的生物制品必须“质量第一”。他认为“生物制品工作无小节”“生物制品無次品”,每一位生产者、每一位科学研究人员都要对生命负责。1981年6月26日,85岁高龄的齐长庆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天坛天花
《天坛之美》
浅谈软膜天花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浅析
我院综合医疗药房西药贮藏现状总结分析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细胞支原体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天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