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后勤管理“人字模型”的思考

2021-07-28周康

速读·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数字化

周康

◆摘  要:随着国家机关事业改革,借助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契机,特别是数字技术发展后,后勤工作的服务和管理模式需要适应新形势,同时高校服务办公需求也互换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和特定环境下,打造数字化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多部门联动,通過建立一套数字化后勤综合系统平台和组建一支高效精干后勤员工队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后勤工作和能力。

◆关键词:高校后勤;数字化;高效服务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后勤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以“立德树人”为本,发挥好其服务保障的职能。身逢我校奋进百强的重要历史进程,作为学校后勤的主管部门总务处的一员,我想以人字模型,就总务处的工作谈谈关于数字化后勤的几点思考。

人字模型,上接天线贯彻学校的方针政策与领导的指示,下连地线分成两条路线服务好全校师生,一条是有效管理乙方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条是不断创新后勤服务模式深化优质服务。

人字上接天线,提高站位,增强领悟力。后勤作为高校办学和育人不可缺少的基础保障,服务于教师与学生、教学和管理,我们必须始终保有激昂的斗志、坚定的信念,坚持以师生满意度为标杆,助力百强大学建设。首先,时刻关注学校育人目标和百强发展的动向,及时向教职工传达文件精神,在工作中结合学校的方针政策,随时调整服务模式,助力学校的发展。其次,积极保持与乙方单位随时对接、无缝链接,让乙方单位充分融入我校的服务管理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一份子,助力学校的保障工作。再次,积极保持与服务对象广大师生的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服务职能,传达学校政策、收集师生心声,做好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后,及时将基层服务管理信息反馈给学校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人字下连地线,永葆情怀,加强执行力。地线就是要站稳脚跟、扎根基层,用高效有效的行动力与执行力去实施。还需要具备坚守初心,守住底线的意志力;具备坚定梦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后勤工作就是在这个“顶天立地”的意识下才能全部开展,全部保障,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左撇,加强与乙方单位的合作互通、做好监督管理、做到量化考评。一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措施,提高乙方单位的执行力、行动力与服务质量。乙方单位的员工是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人员,能最直接地发现师生需求 ,产生创新思想。二是加强这支队伍的培训,提高知识储备,同时坚持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结合,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以更专业的能力进行工作。乙方后勤员工队伍层次复杂,类别多,有最基层的扫地保洁员,也有毕业于物业管理的高材生。对于新的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别是新技术下的服务操作也能力不一,创新力亟待加强。而且他们的人事属性又不属于学校,管理和监管的难度比较大,需要从制度上入手,措施上实行,奖惩得当,激励得当,让该队伍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动性与创新力。

右捺,作为学校后勤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开拓视野,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高校后勤的服务管理模式。随着国家机关事业改革,借助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契机,特别是数字技术发展后,在“互联网 +”时代,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 APP)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我们后勤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迅速转变服务理念,变革服务模式,加速推进后勤信息化的征途,努力朝着“数字后勤、智慧后勤、创新后勤”的目标迈进。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大环境的发展,意识到自身的使命和任务。我们理应拥抱变革,数字后勤通过引进专业公司建设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或开发后勤服务 APP等方式,将多个群体连接起来,搭建跨界整合且全面实用的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信息实时传递,满足广大师生需求。将报修、送餐、点餐、购物、自习、听讲座等后勤服务搬到线上,一键直达的线上服务更加强调用户体验,进一步协同后勤各单位提供便捷、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供给,增强师生满意度。智慧后勤还要与广大师生双向互动,及时获取师生的体验和意见反馈,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服务。认真用好新媒体,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推动后勤服务模式改革创新,构建开放、智慧、共享、协作的后勤服务模式。创新后勤,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创新后勤运营模式,通知数字化手段,每天监测后勤服务与设施设备运行情况,遇到问题紧急报警,及时处理,设置设施设备预警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及时处理师生的需求,让师生跑零次,上门做好相应服务,设置服务反馈评价系统。线上做好服务的同时,线下做好维护,管理好人员、维护好机器、巡视好校园、处理好每个角落信息,通过系统的联动、服务人员的联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迈向“数字后勤、智慧后勤、创新后勤”的征途中助力学校实现百强建设的宏伟目标。

高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陆续建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后勤服务和管理是其中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广泛的采取智能化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是当今大势所趋的管理模式,我校的网上报修、网上预约校车、网上订餐、网上超市、网上预约会议室、自助文印等服务都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希望高校后勤管理数字化与“人字模型”的结合,让后勤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成和平,甘永洪.构建高校后勤成本管理模型的思考[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17(02):105-107.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数字化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分析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后勤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