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常态”研究
2021-07-28安兴爽赵文辉
安兴爽 赵文辉
◆摘 要:随着疫情的发展,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这就意味着,疫情不会完全消失,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完全恢复到疫情以前,我们的习惯、文化、教育、观念都将发生变化。高校学生工作在这个大环境下亦是如此。那么,“后疫情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常态”,要求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首先阐述了后疫情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随后总结高校学生工作在面对疫情时需要面临的四个“新常态”,以及作为辅导员在这个背景下应该怎么做。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影响;新常态;应对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传染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物体表面接触传播三种。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较严重的可导致肺炎、严重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经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胜利,现在的态势良好。现在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这意味着,疫情不会完全消失,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与疫情长期共存的准备,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完全恢复到疫情以前,我们的习惯、文化、教育、观念都将发生变化。高校学生工作在这个大环境下亦是如此。那么,“后疫情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常态”,要求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什么是“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去后的时代。
二、“后疫情时代”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人们在生活中的体验、需行、行为方式等都因疫情彻底改变,因此有些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将随之改变和更新:
1.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1)对健康理念更加关注
有调查显示,经过一场疫情,年轻人对健康理念更加关注,这里的“健康”一般而言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媒体的大范围对健康知识的宣传和科普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对身体的入侵。所以,对免疫力增强、呼吸系统健康、营养均衡、睡眠质量等健康问题,人们有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年轻人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锻炼上。另外,由于疫情防控,人们的社交生活减少,导致很多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比如造成焦虑和恐惧。随之带来的是,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使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另外,除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外,人们也对医疗健康提高了关注度,更多的年轻人会比疫情之前更多地寻求有科学依据的信息,以及更多地信任主流医学,以求做出有数据依据的决定。
(2)消费观念的理性以及消费习惯的变更在疫情期间,由于部分企业停产停工,导致部分家庭收入来源减少或不稳定,因此,人们在消费观念方面更加理性。疫情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与产品的健康性,盲目消费或者跟风消费会减少。
同时,疫情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线上消费习惯,以直播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呈现出火爆态势,不仅仅直播带货,直播加旅游、直播加健身,还有各种在线服务都迅猛增长,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消费仍会保持高增长。
2.行为模式发生变化
(1)线下的社会交往减少
疫情期间,人们响应防疫号召,大多数人居家隔离,通过避免人口聚集和大规模流动的方式减少疫情传播,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线下的社会交往在疫情期间急剧减少。
(2)线上的社会交往增多
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较于以前更加依赖于线上,这一点对年轻人来讲表现地更加明显。比如在工作方面,线上远程办公也成为一种选择,实际上,线上远程办公流行过一段时间,而在后疫情时代,远程办公无疑将慢慢成为一种主流。
三、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四个新常态”
基于以上“后疫情时代”对所有人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具体到高校学生工作而言,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在本文中,概括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四个新常態”:
1.环境“新”。这里的环境“新”指的是,疫情防控下的校园环境,以后疫情防控都要作为大的环境和背景,成为所有学生工作需要考虑的前提。在进一步加强校园防控制度建设方面,以及学生动态信息数据库方面都应有所推进,以维护和保持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新”环境。
2.思路“新”受疫情影响,我们在工作思路上需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比如,在就业方面,学生更愿意选择体制内的稳定性工作,或者更多地利用网络进行举行线上招聘会。再比如,随着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我们在工作思路方面进行调整。
3.方法“新”在疫情期间,辅导员需要不断监测、汇总学生信息,工作复杂而繁琐,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比如利用“大数据”,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有效掌握疫情学生分布网络,精准而迅速地掌握学生状况,为学校防疫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理论“新”疫情的突袭,实质上是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下对全社会的一次考验,对高校学生工作来说亦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以备面临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其他突发状况。
四、面对新常态,作为一线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如何应对
1.加强在生活习惯、生活规划方面的教育
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始终把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因此,学校应当在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划方面进行更多的教育引导,教给学生预防新冠病毒知识,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督促学生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塑造健康的体魄。
2.加强在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克服消极影响,拓展思政教育新的形式和内容,转 “危”为 “机”,探索思政教育的新天地。一方面,要善于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变化。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尤其是各种谣言的散播,要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发布权威信息,教育学生甄别、判断信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负面舆论和情绪有针对性地行正面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可以结合我国抗击疫情的典型人物和故事,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责任心。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倡导生命教育
面对疫情的突然来袭,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方式被打破,长期的居家隔离,与学校老师及同学缺乏沟通和交流,使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比如担忧、烦躁、郁闷、恐慌等负面情绪,甚至引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紧张、矛盾冲突等问题。面对这些状况,学校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学生,我们首先要第一时间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的内心。
了解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家校联动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生命教育,已经逐步被纳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生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4.加强后疫情时代的学生工作理论研究
“后疫情时代”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有很多值得重新考慮的问题,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来讲,比如“线上与线下如何有效结合”、“学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转型”、“学生就业方面如何促进”等课题,都是在疫情期间,需要我们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随时进行总结、研究的。
五、总结
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诸多新常态,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延伸工作职责和内容。高校辅导员要从此次疫情防控中找差距、找不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要重视人文关怀、文化育人的教育方略,把人文素养培育作为思政教育的优势路径选择,充分发挥医学院文化浸润、感染、熏陶功能,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8E%E7% 96%AB%E6%83%85%E6%97%B6%E4%BB%A3/50186431?fr=aladdin.
[2]秦凤菊,孔惠敏,曹申梅.高校传染病管理现状及防控对策的探讨[J].中国校医,2019(12).
[3]方华清,张良.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