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阈下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促进机制研究

2021-07-28周建元

速读·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信息化

周建元

◆摘  要: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屹立5000年生生不息,关键就在于我们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中华文化,而做好两岸青年的交流工作,关键还是要增加文化认同。两岸青年同根同种、同文同语、同龄同品、同荣同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台湾因历史等原因有着其多元共融的特色文化环境,加之当前信息化背景和“大娱乐”时代的到来,如何才能让台湾青年喜欢并追捧中华文化从而拉近心里距离,如何能增强两岸青年的相互了解并增进友谊,本文从文化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台湾青年;文化交流

一、找准关键着力点——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同时他认为“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存在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的总和。”在两岸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即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去寻找这个“牛鼻子”。

首先,从纵向角度去看,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呈现以电气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发展模式,人类无论从生活习惯还是思维认知都有了截然地改变,信息无边界化决定了世界各地的新闻同步。青年成为这个时代的承载实体,他们不仅伴随这个时代出生和成长,而且具有起点优势,尤其是他们并不满足现有的科技,不断的接受新事物,主导网络时代的发展方向。

其次,从横向角度去看,在众多年龄层的人群中,中老年代际层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会在一定程度上同大陆人民存在交流分歧,唯有青年人在国际化大媒体大娱乐环境中实现障碍最低化。只有青年最了解青年,只有通过青年最易引导青年。两岸青年对于时尚有着共同的标准,对于流行趋势有着相近的把握,甚至对于电影和音乐有着共同的爱好,对于中华文化名人有着共同的崇拜,这是一个天然的沟通条件。例如对于“国父”孙中山的追缅,广东作为中山先生故乡,“对于孙中山先生和国民党早期在广东的历史,粤台两岸都有比较正面的评价”。

两岸青年同根同种、同文同语、同龄同品、同荣同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当今信息化的新媒体时代,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必须引起重视。

二、审视信息化时代背景——以科技促进文化交流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形成了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既为人类社会带来几何性发展,又拷问着各个国家及地区传统社会理念。在总体战略上,我们应该利用中华文化的优势以及中华文化在交流中深刻、长久的影响力,开展两岸青年文化交流。而在具体的策略上,我们应广泛利用人类一切最新科技成果,把握信息化时代脉搏,建立一系列交流机制,开展多元化青年文娱活动,搭建起广泛的交流网络。“大禹治水”让我们明白“疏胜于堵”的道理,只有了解才能互信,只有让两岸的青年人多做交流、成为朋友,甚至一起“玩耍”才能从深层促进两岸工作的开展,积累深厚的情感储备。当然,首要的任务是深刻认识当代台湾青年的特点、成长规律以及意识形态变化规律,探索工作切入点及难点,增进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及政治认同。“台湾青年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心态是反映台湾社会变迁的风向标”。

(一)确立理论指导方向

1.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弘扬先进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加强两岸青年文化认同,深化中华民族共识,以文化促交流;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中华文化圈当代青年脉搏,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公谋福祉;

3.共筑“中国梦”,让“中国梦”成为全世界华人的理想之梦,又使“中国梦”能反哺华人情感,以重振华人世界为旗帜增强向心号召力。

(二)开发具体应用平台

1.建立承载平台

为了了解两岸青年的想法,同时也为了倾听全球华人的心声,我们应设立一个相关网络信息收集平台,藉以收集与倾听多方意见,增进了解与互信,对一些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得以完善。在这个平台里既应涉及两岸青年人交流的灌水论坛BBS,又应有独立的端口进行私密呈送,呈送人完全自愿是否实名,呈送材料可以涉及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以充分表达呈送人意愿为宗旨。国家应设计专业系统进行加密,并设立专业公职部门进行管理和接呈。该系统是一个由信息平台(及电话咨询中心)、对口部门和信息收集数据库组成的“三角”结构,具体路径请见下附图示:

2.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

我们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必然要求一个和谐文明的舆情环境,任何相关不良社会舆论都会阻碍交流工作的进展,尤其针对一些时下的社会热点事件,“大众网络往往善于捕捉……热点事件,大肆炒作,最后可能形成全国热点,产生极大后果。”我们要严防国际网络推手力量,以相应的力量针锋相对。在社会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政府必须给予一个正向的引导,而不能放任社会舆论自行炒作。

从国内相关技术储备来讲,也基本具备了舆情监控的关键技术条件,出现了很多专业网络舆情系统,具备了诸如网络舆情采集与提取技术、网络舆情话题发现与追踪技术、多文档自动文摘技术、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技术等,从技术层面可以实现对于网络不良舆情的预警、发现和分析,进行辟谣和引导。

我们应通配通讯软件,助力“一带一路”。目前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方兴未艾,台湾的青年人也可借此机会来大陆追寻梦想,积极参与大中华的振兴和世界新经济带的建设。借此机会,我们可以大力研发两岸通配通讯软件,让两岸青年实现广泛交流。要想让台湾青年了解大陆,首先就要铺平沟通的桥梁。想增进了解,尤其是让台湾青年了解大陆,那无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陆青年与其沟通,因为只有青年最了解青年。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两岸通讯软件的不通配问题。这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但对于两岸青年增进了解却是大事。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的聊天软件主要是QQ、微信等,而台湾地区的通讯软件主要是Skype、rc、fb等,虽然也有少量青年用微信与QQ等软件,但未成规模。聊天软件的不通配使得两岸青年交流较少,对增进了解是个障碍。所以,我们需要大力鼓励研发和推广即时通讯软件,只有研发出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为便捷的通讯软件,台湾的青年才会慕名使用,从而为两岸青年的网络交流沟通提供工具。

三、引领正能量中华文化先锋

(一)积极缔造当代中华文化偶像,让两岸青年的“偶像”情节有的放矢且并轨而行

要客观承认台湾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和大陆人民是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的。台湾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其中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外省新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占大乘,同时又保留着一部分以“南岛文化”为代表的原住民文化。除此之外,由于台湾日治时期长达50年,加上当代的欧美与东亚流行文化对台湾的深刻影响,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文化特色。台湾年轻人当中有一部分人追捧日本的娱乐明星,对大陆的娱乐名人知之甚少,这是一场文化争夺战。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由一些文化“代言人”去积极的向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示大陆文化的精髓。但大陆老一辈的文化名家们却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也是我们需深思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塑造和包装适合我们文化代言和文化输出的年轻一代文化名家。

(二)推广正能量娱乐领军典范,主导“娱乐”大方向

娱乐在当今快节奏社会和高压生活状态下起到“稳定剂”和“粘合剂”作用,它能让人们在困境中忘却烦恼,在繁忙中得到放松,减少社会不良情绪,甚至降低犯罪率,因此大娱乐时代的到来才有了社会基础。大陆近些年的娱乐文化正在升温,很多影视剧邀请两岸三地的明星联袂出演,一些国际性影视明星开始崭露头角,像“出彩中国人”、“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娱乐新兴节目的播出对华人圈产生了较大影响等,这些所展示出的对梦想、友谊、幸福的追求,以及奇人达士们对中国传统技艺和中华文化的热爱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这是打开台湾青年心灵的钥匙。以娱乐带动文化交流深化,让青年与青年热情交流,这是我们可以思索的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信息化
《作家文化交流散记》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