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预案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在产妇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

2021-07-28郭太蕾张丽杨勤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预案产程医护人员

郭太蕾 张丽 杨勤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 250001

围产过程中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主要指产妇在胎儿娩出后1 d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产妇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随着国家开放生育政策、产妇数量增加,产检产妇数量有所提升,而大量的分娩使得医务人员相对不足,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因此,在围生期开展产后出血评估机制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保障产妇的分娩安全,另一方面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2-3]。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应急预案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电脑系统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沟通正常;精神、意识、表达正常,入选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该研究项目。排除标准:习惯性流产;合并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妊娠期严重并发症[4]。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2~39岁、年龄(27.69±6.34)岁,单胎妊娠25例、多胎妊娠15例,无合并症1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贫血10例、合并血小板减少3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3~40岁、年龄(28.01±5.9)岁,单胎妊娠22例、多胎妊娠18例,无合并症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贫血9例、合并血小板减少4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应提醒产妇定期接受产前相关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主动和产妇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并对产妇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产妇可以尽快融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并能够仔细了解产科相关的注意事项等[5]。护理人员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严格遵守自身职责,时刻观察产妇,若产妇出现任何病变,护理人员需及时准备好急救用品和相关措施,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医护人员应熟悉相关抢救工作,熟练掌握操作各种仪器,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6]。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干预。

1.2.2.1 组建急救小组 选择心理素质较高、机器设备操作娴熟的责任医师和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作为急救小组,在产妇生产期间做好检查工作,若是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给予解决。

1.2.2.2 产前准备 小组成员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加深和产妇的沟通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可以有效减少产妇对医院的陌生感、紧张感以及对生产的恐惧,同时鼓励家属多给予产妇陪伴和关心[7-8]。

1.2.2.3 做好各项检查 小组成员需要定期对产妇进行身体检查,护理人员要做到提醒产妇定期接受产前相关检查,做好孕期的保健和健康教育,仔细记录每个产妇的凝血功能和血型等基础信息,针对多胎妊娠和存在合并症的妊娠者,需要提高危险系数,做好急救药物、血液以及相关仪器的准备[9]。

1.2.2.4 生产时应急方案 在产妇第一产程时,小组成员应将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仔细监测产妇的宫缩、产程以及胎儿的呼吸等情况,若是发现异常问题,需要及时给予应急预案处理,注意缩短产程时间[10]。待进入到第二产程时,医护人员应注意无菌操作,必要时在保护好产妇会阴的情况下做适当的侧切,促进子宫的收缩能力,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第三产程时,小组成员应准确测量产妇的总出血量,做好相应记录,仔细观察胎盘和胎膜的完整度,当胎盘脱离后,帮助产妇将胎盘娩出[11]。

1.2.2.5 产程及产后干预 医护人员在产妇产前就要做好相关的急救准备,例如备血、输液等准备工作,观察产程情况,避免产程时间增加。待产妇进入产程时,医护人员需要引导产妇正确应用腹部力量帮助生产。因为大出血在产妇生产后的2 h内发生概率最大,因此,护理人员在这个期间需要仔细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和阴道出血量,按照不同的大出血引发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防措施。胎盘原因引发的大出血应及时将胎盘剥离,必要时行刮宫术处理;若是宫缩原因引起,则需要给产妇服用宫缩药物及时止血[12]。胎儿分娩后、产后3 h内,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以及会阴伤害表现,并注意阴道的出血量变化,减少大出血的风险。与此同时结合产妇的病情,指导产妇产后尽可能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当产妇发生大出血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刻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做到尽快止血,降低产后出血为产妇带来的生命风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出血次数、止血耗时以及救治成功率和相关费用。产妇在分娩后出血量达到500 ml之上方可定义为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出血次数、止血耗时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大出血患者出血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产后大出血患者出血相关指标比较(±s)

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干预,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 24 h出血量(ml)739.23±249.34 1 129.64±296.37 6.375<0.001出血次数(次)1.21±0.31 2.31±1.13 5.937<0.001止血耗时(h)12.54±3.16 18.31±2.58 7.544<0.001

2.2 两组产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未出现产妇死亡,对照组产妇死亡5例(12.5%);观察组产妇住院费用为(3.23±0.59)万元,对照组产妇住院费用为(1.62±0.23)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65,P<0.001)。

3 讨 论

产后大出血产妇若是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救治,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危害产妇生命安全,临床务必对该情况提高注意。在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护理应急预案措施,可以对产妇的出血事件进行有效控制,小组成员面对抢救工作也能做到有条不紊[13]。在护理应急预案的影响下,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当中,需要彼此配合,有效提升产妇的治疗效果,利于产妇的预后效果。与此同时,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家属对产妇的鼓励,可提高产妇的配合度[14]。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高龄、高危产妇妊娠数量逐年增加,加之人口流动性大和隐瞒生育史人数的增多,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之大部分妇产医院尚未针对高危孕产妇开展针对性护理,既往临床多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评估,虽然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但待产妇的围生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保证评估机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本次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应急预案措施,并就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15]。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出血次数、止血耗时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和相关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由此可知,应急预案措施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对潜在发生产后出血的待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分级[16],具有高效、高质量的应用特点,通过分级管理可保障产后出血和出血所致死亡的发生率,进而规避各类危险因素[17]。应急预案小组成立后,对于不同产妇的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措施,增强产妇的体征监测,并在第一时间内准备相关的仪器和抢救设备[18]。小组成员内的工作分配清楚,操作动作娴熟,当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时,会立刻选择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最大程度降低产妇的出血风险,此外,待抢救完成后,小组成员还需要给予产妇心理干预,定时检测产妇的生命情况,直至产妇的病情完全恢复[19]。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患者给予应急预案干预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产妇的病死率,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预案产程医护人员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