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角下省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以河北省为例
2021-07-28王艳霞刘雪辰
□ 王艳霞 刘雪辰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医疗卫生人才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医疗卫生人才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医疗卫生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许多短板,医疗卫生人才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仍是制约健康河北建设的突出因素。因此,加快补齐短板,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河北省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推进健康河北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本文中的医疗卫生人才是指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等卫生技术人员以及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等。
(一)医疗卫生人才总量稳步增长
截至2018年年底,河北省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60 616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1 038 人,注册护士172 831 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9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29人。与2014年相比,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增长30.98%,执业(助理)医师增长33.78%、注册护士增长41.84%,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增加0.97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增加0.89 人(见表1)。2018年,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2 779 人,比2014年减少10 740 人。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中,全科医生数量有较大增长,2018年河北省全科医生总数11 292人,比2014年增加2 655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1.49 人,比2014年增加0.32人。[1][2]总体来看,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表1 2014—2018年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单位:人)
(二)高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1.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
截至2020年,河北省医学本科院校和开设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共6 所,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华北理工大学、承德医学院,2020年,6所院校共招收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11 059 人,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3 526 人,增长46.81%(见表2)。
表2 2014年、2020年河北省本科院校医学专业招生数(单位:人)
2.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不断完善
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和《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2010—2012年,通过订单定向方式,免费为乡村卫生院培养医学本科生,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招录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中央财政支持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 名拟从事全科医疗的本科医学毕业生。河北省免费医学生培养任务由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和承德医学院承担,2010—2012年4 所院校共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临床医学生950 人。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免费医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就业安排、毕业后教育培训、就业履约管理、职业发展政策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教育部每年下发相关通知,根据当年各地人才需求计划安排招生。河北省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省份,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意见》精神,先后确定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和承德医学院承担全省免费医学生培养任务。2015—2020年,4 所院校共招收本科免费医学生778 人。为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从2019年起,河北省开展了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专科医学生工作,选定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等4 所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承担。到2020年,共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572 人。定向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医疗卫生人才培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制度建设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卫健委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各地建立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制度。河北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先后制定《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实施办法(试行)》,建立起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主的培训体系,使医疗卫生人才培训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从2016年起,每年招收2 000 多名住院医师开展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共培训住院医师10 000 多人。
全科医生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为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步伐,2016年,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意见(试行)》,提出重点为农村乡镇卫生院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同年,河北省卫计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启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重点向贫困县倾斜。2016—2020年,全省共培训助理全科医生1 550 名。
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为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河北省实施了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该项目以县级医院急需专业或薄弱专科如心脑血管、肿瘤、儿科等为重点,对临床各专业主任医师和有3年工作经历的执业医师进行免费培训,到2018年年底,共培训骨干医师3 900 多名。
九甜粘一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糯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讨九甜粘一号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加快其示范推广步伐,我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试验研究,找出了该品种的适宜密度,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规范化培训,河北省医师队伍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基层和部分专业医师短板不断补齐。
(四)京津冀医疗卫生人才交流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6年来,三地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建立健全了合作机制,实施了诸多合作项目。一是开展项目合作。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400 余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开展了合作,合作项目突破500 个。仅廊坊市就有32 家一级以上医院与京津61 家医院进行合作(北京50 家,天津11 家),其中建立医联体医院12 家,开展院间合作20 家,科室间合作9 家,单纯专家坐诊15 家。[3]全省94 家医疗机构与京津实现33项检验结果互认,79 家实现20 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京津冀三地医疗卫生资源正在进入共享时代,越来越多的河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天津的优质医疗资源。据统计,河北省到北京市就诊患者已由2013年的940 万减少到2018年的770 万。[4]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京津冀医疗卫生人才合作不断深化,通过派驻专家、坐诊会诊、专题讲座、临床带教等方式,为河北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三是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2018年,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卫生计生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卫生计生部门在人才一体化建设方面建立了长效协调机制,通过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实施联络员制度,加强规划对接,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推进京津冀卫生计生人才合作交流。
二、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
近年来,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才质量不高、结构不优问题依然严重,人才管理制度与机制仍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医疗卫生人才分布不合理
当前,河北省医疗资源配置还很不均衡,医疗卫生人才过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型医疗机构,而基层人才资源储备不足,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短缺。
从地区分布看,河北省11 个设区市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存在较大差别。2018年,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数量最多的是石家庄市,共有82 202 人,秦皇岛市医疗卫生人才数量最少,仅有21 893人。石家庄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97 人,这两项指标均高居河北省首位,而张家口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仅2.32 人,衡水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只有1.72 人,与石家庄市相差悬殊。河北省各市医疗卫生人才数详见表3。
表3 2018年河北省各市医疗卫生人才数(单位:人)
从机构分布看,河北省一半以上的医疗卫生人才集中在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才数量最少。河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河北省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36 132 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27 930 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9 820 人,三类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的51.26%、27.77%和6.5%。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加快专业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城乡分布看,河北省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密度远远高于农村。2018年,河北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城市为3.8 人,农村为2.2 人,城市是农村的1.7 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城市为4.1 人,农村为1.4 人,城市是农村的2.9 倍。[5]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不仅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也亟待提高。全科医生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主力军,全科医生密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近年来,河北省尽管连续开展全科医生培训,但农村全科医生数量仍严重不足。截至2018年,河北省全科医生共11 292 人,仅是江苏的24%、广东的40%、浙江的43%;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1.49 人,比全国平均水平(2.22 人)少0.73 人,在全国各省排名中位于倒数第7。[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3 名,2030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5 名,河北省与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导致乡村看病难、就医难,同时增加了城市医院的诊疗压力。2018年,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减少1 037.64 万人次,而医院总诊疗人数比上年增加1 005.15 万人次。[7]
(二)医疗卫生人才工作压力大,薪酬满意度低
河北省各级医院的医疗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与工作量不匹配等问题。2020年6月,课题组对河北省部分二、三级医院的680 名医生进行了工作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加班加点已成为绝大多数医生的工作常态,近80%的医生需要加班,其中38%的医生一周加班1~2 天,16%的医生一周加班3~4 天,23%的医生工作日每天都加班。医生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大,68%的医生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12 小时,另有20%的医生超过12 小时。医生的工作量与收入不匹配,50%的医生认为收入和工作量不符,另有 32% 的医生认为收入和工作量严重不符,认为收入和工作量符合的仅占18%。62%的医生对当前薪资不够满意,30%的医生满意度一般,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医生仅占 8%。造成医疗卫生人才收入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中人员经费占比较小,医疗卫生人才技术劳务性服务收费过低,缺乏合理的薪酬与补偿机制等。据统计,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中,财政补助收入只占10.97%,而东部地区这一比值为13.91%;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30.76%,占医疗收入的34.47%,而东部地区这两个比值分别为35.37%、42.25%。[8]近期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技术劳务性服务收费虽有所调整,但仍然较低,如张家口市2018年调整后的城市公立医院市级普通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分别为10 元、15 元、25 元,住院诊察费为17 元;一至四级手术价格分别提高10%、20%、35%和55%,看似提升幅度较大,但由于此次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基准价很低(以2002年河北省物价局、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依据),因此,调整后的价格仍不能完全体现医生的技术价值。
(三)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量不足,职称评聘难度大
据调查,河北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数量普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2016年、2018年先后遴选13 所、37 所公立医院开展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探索实行人员使用控制数管理,明确人员使用控制数核定标准,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医生与床位比分别按1:1.4~1.5、1:1.5~1.6、1:1.6~1.7 的比例核定,控制数人员由原审批编制和新增备案编制两部分人员构成。调查显示,编制备案制较好地解决了试点医院编制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但对于全省8 万多家非试点卫生医疗机构来说,编制不足问题依然严重,县级及基层医院尤为严峻。例如,某县级医院床位数由2008年的200 多张发展到2020年的800 张,但医院编制数没有随之增加,依然是2008年核定的306 人。目前,该医院700 多位专业技术人员中,一半以上没有编制,其职业发展严重受阻。由于编制的限制,编内人员人浮于事,甚至老化,而编外专业人员难以进入,得不到编制的优秀人才只好另谋他路,导致大量河北医学类硕士流向京津民营医院,而河北一些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招不到医疗卫生人才。
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不足导致高、中级岗位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难度很大。由于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聘用管理,人员聘任结构由人社部门根据单位人员编制和单位级别核定,并未将编外人员纳入岗位管理的核定总数。医疗卫生系统又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形成职称取得人数多与聘任职数少之间的问题,大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取得高级职称的人数已经超过聘任职数。越往基层,这种矛盾越集中。调查访谈中县级医院普遍反映,由于没有空岗或空岗少,省职改办严格控制职称申报人数。如某县级医院只有一个副高空岗,却有9人待聘,与此同时,该医院2020年获得的参评副高职称的申报名额只有6 个,而符合副高申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多达30 人,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矛盾会更加尖锐。职称评审受限,使部分科室出现高级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甚至断档现象。由于职称聘任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无法取得职称资格或取得资格不能聘任,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基层卫生单位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
(四)医疗卫生人才招聘难、引进难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难、引进难是河北省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面临的困境。一是人才招聘成功率低。目前各地人才招聘均由市(县)人社部门统一组织,县级医院没有选人、用人自主权,医院看上的人进不来,公开招录的人用不上。许多优秀医学毕业生把县级医院作为“底牌”,通过公开招聘与医院签订聘用合同后,再转投其他地市级医院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违约成本过低,违约率居高不下,公开招聘过后医院又无法自行补录,造成县级医院编制的浪费。二是报考人数不足。与县级医院相比,乡镇卫生院更加缺乏人才吸引力,在医疗卫生人才公开招聘过程中,市(县)人社部门尽管降低了乡镇卫生院岗位报考条件,如学历要求由本科降至大专,开考比例由1:3降至1:2,但有些职位如影像诊断、麻醉、检验等报名人数依然达不到要求,不得不取消该职位的考试。三是柔性引才效果不佳。医疗卫生人才下沉基层是河北省医联体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大型医院的医务工作过于繁忙,对口帮扶的医师无法长期驻守在县医院和基层,有的每周只能坐诊一次,不能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难、看病难问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不来、引不进、留不住,成为河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加强河北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成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河北省公立医院已全部实施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面取消了医用耗材加成,而药品和耗材收入一直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以药补医”机制的破除,使公立医院失去了重要收入来源,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付出很多。尽管很多地方政府财政也给予大力支持,但仍然难以弥补因为病员大量减少带来的业务收入损失。很多公立医院遭遇发展困境,甚至陷入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人才的收入水平,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要破解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困境,使其真正实现公益性,就要强化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确保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一方面,河北省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补助收入在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中的比例,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大落实政府投入的责任,河北省政府可参照其他省市的做法,出台《关于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府投入政策实施意见》,明确政府财政投入的内容及方式,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大型设备购置经费、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人才培养经费、重点学科发展经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等公共服务补助经费等,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及投入比例,确保政府投入政策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河北省可以出台“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及管理工作的意见”,破解制约公立医院发展的债务瓶颈,推进全省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快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医疗卫生人才收入水平
河北省要创造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允许”的重要指示,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在总结全省试点公立医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医院薪酬制度。一是全面实施院长年薪制。按照河北省《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院长年薪标准以本院职工年均薪酬的3 倍为宜,实行动态调整,院长年薪纳入同级财政支出,真正实现医院院长责权利相统一。二是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要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将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调整与医务性收入占比挂钩。要提高医务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和业务支出的比例,使之尽快达到东部地区水平。要加大二次分配比例,可借鉴重庆市经验,研究制定河北省事业单位二次分配管理意见,提高二次分配经费占公立医院净收入的比例。建议公立医院拿出医院收支结余的50%进行二次分配,重点奖励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三是推行多元化薪酬支付制度,通过“养老保险+职业年终奖”“商业保险+职位补助”等多种薪酬支付制度,从根本上上调医务人员的收入,并通过多种补助的方式,提高优秀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
(三)全面实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激发医疗卫生人才活力
河北省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赋予医院用人自主权,激发医疗卫生人才活力。一是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面实施编制备案制,根据河北省《关于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试点的意见》和《关于扩大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试点的通知》有关规定,按照医院床位数核定人员控制数,实行动态调整机制。要逐步统一审批编制和备案编制两部分人的身份,对审批编制人员“退休一个,核减一个”,最后达到全部实施备案制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要改革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方式。目前河北省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编制方面的投入只考虑审批编制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审批编制人员会越来越少,但政府财政投入不能缩水。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与编制备案制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政策,尽量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公立医院对审批编制和备案编制两部分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要给予同等待遇。鉴于当前两部分人员在养老保险方面还存在差异(审批编制人员享受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备案编制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建议通过为备案编制人员增加企业年金的方式缩小差距;允许备案编制人员退休后享受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同等待遇,社会养老保险与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差额部分由各级财政予以补助。二是赋予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后,公立医院可以根据单位用人需要,自主制定人才招聘方案,报主管部门核准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人才。公立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组织,并按相关规定公示招聘结果,并报同级人社部门核准。要改变公立医院用人管理方式,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解决长期以来编制内外人才身份、待遇不平等问题,促进优质医疗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多点执业。
(四)降低招录门槛,改进招聘方式,扩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选拔范围
鉴于基层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医疗卫生人才学历水平不高、人才供给缺口较大的现实情况,为增加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公开招考报名人数,建议适当放宽人才招聘条件。对乡镇卫生院放开考生户籍、年龄等限制,为招聘成熟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对退休医务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做学历要求,并实行直接考核招聘入编;对全科、放射、影像、心理健康等基层急需、紧缺、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放宽学历要求,最低放宽至中专。改进基层人才招聘方式,采用定向招考方式,增加本地医疗卫生人才的招聘比例,有效解决留人难问题;采用单独招考、直接考察等方式,招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编外人员,为其解决编制问题;对于基层急需的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可特设基层高级岗位,直接聘用,以职称吸引人才。对放宽条件招聘的人员约定最低服务期限,并明确违约责任和相关要求,提高违约成本,以保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此外,河北省及各地市人社部门应积极组织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加京津冀医学院校人才招聘会,通过免笔试、设置定向岗位等倾斜政策,主动招揽所需专业人才,切实解决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人才招聘难的问题。
(五)制定向基层人才倾斜政策,推动医疗卫生人才下沉基层
一是创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收入分配机制。为提高基层人才吸引力,建议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绩效工资收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按当地事业单位平均绩效水平的 2~3 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当地区县财政对所需经费要给予全额保障。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主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办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要坚决杜绝区县卫生健康部门截留、挪用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财政拨款,保障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工资、奖金按时足额发放。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增加基层补助、津贴种类,持续提高补助、津贴标准,逐步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收入达到县级医院同职级人员水平。此外,河北省可借鉴俄罗斯经验,制订“乡村医生”计划,设立乡村医生专项资金,对于具有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大专学历者,签订自愿到乡镇卫生院或农村卫生室服务5年合同的,分别给予5 万元、3 万元一次性资助,资助经费分别由省、市财政各承担50%,以此吸引医疗卫生人才到农村发展。二是职称评聘向基层倾斜。要研究制定“河北省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办法”,在评价标准方面,降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年限,中级资格考试可提前1年;通过中级资格考试的基层全科医生,不受岗位限制直接聘任,获得基层中级职称之后,继续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10年的,可直接评定为副高级职称。把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医风医德、看病数量、病案分析、医疗服务水平质量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取消论文、科研等申报要求。在评价方式上,可单独设立基层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定向聘任”。单独设立基层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增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级职称比例,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发展。在人才聘用上,要向全科医生倾斜,对于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引进时可不设学历、资历和岗位的限制,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评定基层高级职称后,可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用。三是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在继续实施国家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实施河北省高职院校农村订单定向专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要将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全部纳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范围。四是健全对口帮扶机制。要逐步健全医联体内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派驻帮扶团队,常驻开展对口帮扶服务,鼓励医联体内部基层医疗机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要把医师下基层服务作为其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推动医师下沉基层;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医共体内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此外,还可借鉴河北省邯郸市的“健康小屋”模式,由二、三级医院专家组织团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康小屋”,并以医疗专家名字命名,方便社区及农村患者就近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分期、分批为基层全科医生提供系统、专业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