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绿色矿山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2021-07-28瑞,刘

吉林地质 2021年2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矿业吉林省

丁 瑞,刘 畅

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省中实环保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共识,矿业绿色发展将势在必行,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先行者。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控制的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1]。

我国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建设绿色矿山的丰富经验,并制定了相关矿产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有关要求,截止2020年底,全国共有1 254个矿山被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见图1),其中,原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398个,2019年和2020年度新遴选绿色矿山856个。从省份来看(见图2),绿色矿山数量排名在前5位的分别是河南省92个、山东省89个、山西省83个、安徽省81个、河北省75个,吉林省20个,位列全国第22位。绿色矿山数量的稳步增长,在区域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国绿色矿业发展,将“绿色”渗入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各方面[2],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带动了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3]。

图1 纳入全国绿色矿山企业数量对比图Fig.1 Comparison chart of the number of green min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图2 全国绿色矿山各省数量柱状图Fig.2 Histogram of quantity of green mines in China

1 吉林省绿色矿业发展现状

1.1 吉林省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自国家出台绿色矿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后,吉林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也相继出台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文件,明确了申报绿色矿山的程序和条件,要求各级政府及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积极引导,组织、鼓励、支持矿山企业加快建设绿色矿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管理思路,明确矿山企业作为建设主体,全面履行落实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矿地和谐等企业社会责任,全面践行绿色环保生态理念。

截止2020年底,全省共有20家矿山企业纳入到了国家绿色矿山名录中(见表1),矿山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其中大型矿山6家,中型矿山9家,小型矿山5家,矿种以金、铁、煤、铅锌、钼、石灰岩、建筑石料及矿泉水为主。

表1 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20家矿山

图3 吉林省某建筑石料矿绿色矿山建设效果图Fig.3 Construction renderings of the green mine of a construction stone mine in Jilin Province

1.2 吉林省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现状

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全面提升区域内绿色矿山建设水平、优化矿业布局结构、整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实现工艺先进、节约高效、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社企和谐,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按照“由点带面、集中连片”的原则推动全省绿色矿业发展。所以,吉林省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伊通满族自治县于2020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名单,成为吉林省首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将引领省域范围内绿色矿业全面发展。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伊通河与东辽河上游,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地处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东南部属吉林哈达岭余脉,西北部属大黑山脉,以低山丘陵区为主,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已建设旅游项目二十余个,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伊通火山温泉生态文化旅游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

伊通满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保护矿产资源专项行动,推进法治国土建设,建设长春最美后花园,打造长春最美卫星城,加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力度,成立伊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日趋好转,人民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带动全省矿业绿色、低碳发展(图4)。

图4 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伊通满族自治县Fig.4 Green mining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zone in Yito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2 吉林省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矿山建设认识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但矿山企业受眼前利益和长期惯性思维等因素影响,未认识到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大部分矿山企业存在着对绿色矿山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积极性不高,不舍得资金投入等问题,导致吉林省“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100个绿色矿山的任务,截止2020年底,仅完成20家。

2.2 各地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执行问题

根据国家和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建设的意见和通知,均明确提出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和对建成绿色矿山的企业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但是,各地文件执行的不好,既没有明确要求新立矿山必须建设绿色矿山,也没有积极推动生产矿山编制绿色矿山实施方案,各项支持政策也未落实到位,导致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积极性不高。

2.3 矿山企业开采方式不规范

生产矿山转型升级,在建设绿色矿山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按照开发利用方案或相关设计进行开采和施工,如露天开采矿山,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的台阶高度、边坡角及安全平台宽度等要素进行施工,造成边坡过高、坡度很陡,无法恢复和绿化;地下开采矿山,没有及时将木支护更换为钢支护,安全存在隐患,且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2.4 受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影响问题

技术创新是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条件,智能化、数字化等创新科技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但吉林省还有很多矿山企业技术比较落后、开采比较粗放,未能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设备。一方面,有些矿山企业的经营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另一方面,有些矿山企业历史负担过重,发展前景堪忧;再一方面,有些矿山企业没有在科技创新中投入足够的资金,人才相对短缺。

3 推进吉林省绿色矿山建设的建议

3.1 牢固树立绿色矿业发展理念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牢固树立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矿山企业转型、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严格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6]的原则,加强对矿业权人的监管,加大对浪费矿产资源、破坏性开采以及超层越界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开采,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及时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在“十四五”期间严格执行采矿权新立出让合同中明确建设绿色矿山,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推动生产矿山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生产矿山建设绿色矿山的时限,切实推动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3.2 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有关文件执行到位

深入贯彻落实六部委《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精神,一是科学合理编制各地“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绿色矿山建设目标任务,通过规划加强管控和指导;二是要探索将绿色矿山纳入矿山企业的信贷条件之一,为绿色矿山企业提供更加长远的发展机会,推动全行业形成追求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政府对建设绿色矿山企业的政策倾斜,明确纳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的企业,给予税费优惠或其它形式的支持,将支持政策形成文件落地生根[7],地方政府要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3.3 及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规范开采方式,及时解决生产矿山存在的历史问题。治理露天采场的边坡过高、过陡问题,应进行削坡、增加台段,使其恢复到设计的指标,满足安全和绿化要求;地下开采矿山及时将木结构支护更换为钢结构支护,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的监管,按照设计要求规范开采方式,为绿色矿山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3.4 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新技术应用

科技创新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在。完善创新体系,推进矿产资源开采和综合利用等环节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缓解矿产资源瓶颈制约的科技支撑能力。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矿山企业要转换经营理念,把经济效益与环保理念、社会责任融合起来,应用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成果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矿业经济转型。

4 结论

我国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作为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提升矿业整体形象、促进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8]。吉林省在前期的绿色矿山建设中虽进程缓慢,但通过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归纳措施,仍可以在“十四五”期间,快速推进我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矿业吉林省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探索高原矿山企业党建工作“六有+N”模式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