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棕地铁路空间对人心理感知变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分析

2021-07-28朱宸毅张海林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使用者材质心理学

朱宸毅,张海林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开始逐步转移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环境作为一系列多种元素和人关系的结合体,其对人的心理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与行为之间相关性的科学,其突出的特点是提供了人的心理需求与环境之间相关性的合理理论和研究基础。本文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视域下知觉感知理论中图与底关系、整合与简化关系原理,以及环境心理学中的情感唤醒理论,来综合探讨将心理学运用于铁路空间环境中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一)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被称之为“完形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理论系统。格式塔心理学以整体性为主要原则,通过视知觉的形式对感知的对象进行组织,用以增强对身处周围环境的理解和适应,即无论大脑看到什么图式都会通过组成原则在意识形态中形成一种“同一”结构,借助眼睛这一关注媒介,由大脑刺激伴随“震动”,将二维与三维物体归结成一种意识的视觉图式,最终使复杂的对象简化成简单的意象。因此,在铁路景观空间环境中,不同元素的组合关系可以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整体视觉感受。

1.“图”与“底”的关系

“图”与“底”的关系,是指一个封闭的式样与另一个和它同质的非封闭背景的关系。在铁路空间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中,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在视觉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通过图与底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成图形,当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差异越大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则越清晰,越容易被视觉所感知。在整体环境中,人们在对可观察的空间图形进行识别时,大脑则根据其物体相似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等进行归纳,从而使图底关系跳脱出来,相应的这些因素也就通过人的视觉来影响着人的心理变化。

2.整体与简化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与人的感知活动紧密相连,经由这一桥梁,人把外部世界的形式及动力结构内化为个体的动态心理结构。也就是说,人对所看到的视觉事物有一种推理倾向,可以将一些不连贯的、有问题的图形通过视觉心理的补充来达到一个简化、整体的效果。例如在铁路景观空间中,空间中铁轨、枕木、指示灯等相邻近的物体,通过视觉的归纳、拼贴、重叠、简化等方式形成一种完整的形态,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二)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反映出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真正的相互作用联系。情感唤醒理论作为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分支,指空间环境刺激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人的心理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对主体人的刺激越大,唤醒程度则越高。人的生理反应主要也可能表现为行为反应上的肌肉运动增强,或者简单的自我报告唤醒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的情绪变化高低来发现情感唤醒度的变化,进而分析对人的心理情感影响。

二、方法

(一)实验方法基本内容

通过主观问卷的方式,将铁路环境空间对使用者的感知评价列为九种:使用者对空间属性的满意度评价、使用者对空间形式的满意度评价、使用者对空间满意度评价、通行度评价、色彩满意度评价、功能评价、光环境满意度评价、声环境满意度评价、空气品质满意度评价。依据评价方式分为七个评分等级为:-3,-2,-1,0,1,2,3。通过使用者从视觉感官上获得的心理信息依次评分,然后综合每位使用者的评分,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知觉感知理论中的图与底关系、简化关系原则作出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数据对不同元素与使用者心理感受作出权重分析。同时实验还将依据洛福特(Luft CDB)将建筑与环境之间情绪的评测量表(表1),分别从六个方面:紧张与忧虑、忧郁与沮丧、愤怒与敌意、有力与好动、疲惫与惰性、困惑与迷茫,根据使用者自身的表现,将其分为9个评分等级,分别为:-4,-3,-2,-1,0,1,2,3,4。依据使用者的情绪状态之和得出情绪状态总分。通过对使用者情绪状态总分数据及情绪反映的客观分析,有利于通过对空间环境的改变以达到让使用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绪变化的目的。

表1 BPOM量表(作者自绘)

(二)实验结果

运用统计学原理将调研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出人对铁路空间环境心理感受度评价值(图1),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属性、空间形式和色彩满意度评价分值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523、426、332。数据显示,人们对于空间属性的感受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相同条件下其他因素对使用者心理变化影响较小。基于此,将起主导因素的三种空间环境属性按照高低进行组成元素统计,将其影响元素归为空间面积、空间布局、通达性、色彩、材质、陈列造型、视线七种主要元素。依据BPOM量表评测进行人对环境情绪变化的客观统计,结果显示,色彩、陈列造型、材质对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其数据分别55%、42%、35%。同时对这七种元素进行影响度调研,并根据最终结果绘制人对铁路空间环境元素心理感受评价值图(图2),分析结果显示色彩、陈列造型、材质三种元素对人心理感受及情绪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分别为421、396、324。在保持空间环境一致的情况下,空间面积、视线则对人心理感受影响较小,这与人对空间环境心理情绪感受评价值趋势一致,可作为依据进行分析。

图1 空间环境环境心理感受度评价值(作者自绘)

图2 空间环境元素心理感受评价值(作者自绘)

三、影响分析

(一)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当看到不同的颜色时,人的心理便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杨·赫三色理论表明:人眼内应含有红、绿、蓝三种感光细胞,它们分别对光谱中的每一波长都有其特定的兴奋水平(图3),因此在通过视觉对家居环境进行感受时,颜色的变化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刺激。色环作为直接呈现颜色变化的图形,可以快速帮我们定位颜色关系。(图4)

图3 三种锥状细胞的兴奋(来源于《环境心理学》)

图4 色环(作者自绘)

我们可以将色环中的颜色以红轴方向为暖色系、蓝轴方向为冷色系进行划分,通过波长与标准吸光率的不同,颜色通过视网膜反射给大脑中的感觉也是不同的:红、黄、棕色会给人以温暖感,而蓝、绿、紫、青则会给人冷冷的感觉。白、灰、黑色则作为中性色,给人或冷或暖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暖色是生动的、活泼的,具有前进性的特征,而冷色则给人宁静的、放松的,具有后退性的特征。在棕地铁路空间的设计上色彩作为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植物颜色与构筑物色彩上,例如在室外运动时,应当体现出放松的感觉,可以使用绿色、蓝色等植物进行搭配;在铁路文化展示区根据功能选择的不同,其具有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可以适当使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来吸引游客的视线,以达到招揽游客引起关注的效果。正因为色彩的冷暖能够通过不同的波长反射到眼球中从而刺激行为主体——人的大脑,可以影响处于低唤醒水平的人产生个体反应从而变为高唤醒水平。

(二)陈列造型对人的心理影响

人们通过创作不同形式的造型,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使用者,实现了设计师与观赏者之间的意识交流。陈列造型的心理功能在于他可以对视觉感受到的物体通过整体与简化原则,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由于受到习得性联想的影响,人的思维形成了习惯性的定式效应,使得艺术语言产生了“普遍性”的特点,虽然可以通过各种造型形式来弥补人在空间感知上的局限性,但是对于造型上的感受往往会产生错觉,如艾宾浩斯错觉实验(图5),由于其参照物的不同,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一大一小;在中央美院学生陈妍宏《L.S.D 穿过镜子之后》(图6)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由各种形式的面组成的一个小型环境空间,这个空间是以黑白两色,通过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视错觉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通过对图底关系大小、形状的改变,组织排序的变化,使得每个面都给人不同的感觉。这一系列的造型形式的转变,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影响,从而激起人的情感反应。在铁路环境空间中,可以利用构筑物的大小进行图底的交换设计,使得场景空间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唤醒水平。

图5 艾宾浩斯错觉实验

图6 学生作品(陈妍宏作品)

(三)材质对人的心理影响

材质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变化营造出不一样的气氛去影响人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材质种类、形状,经过红外线反射给大脑之后,给人的心理满意度和心理评价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材质的质地、线条变化以及反射程度的不同所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当线条是垂直的时候,它会在无形中给人视觉上的感受是空间变得更高;反之当线条是平行的时候,它会使人感受到空间变宽,高度变矮。因此在进行铁路景观空间设计时要合理利用材质线条的变化与不同材质的组合,使其对人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反响,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反映,提高唤醒水平。

四、结论

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知觉感知理论和环境心理学唤醒理论研究整体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可以发现空间环境、空间形式、色彩这三种要素更能影响人的满意度,并且我们可以根据情感唤醒理论推导出处于低情感唤醒理论中的人可以通过色彩、材质、陈列造型的改变来提高或降低唤醒程度。从而满足不同的人对环境的不同的精神追求。

我们的理论虽然此次能够较好地阐述本研究实验结果,但对于是否能够完美地阐述不同空间环境下对人心理情感的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基于此,建议可以进一步采用描述研究法和使用后评价等方法来更全面地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因素。■

猜你喜欢

使用者材质心理学
衣服材质大揭秘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