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楼盖技术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大楼为例
2021-07-28武亮
武 亮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00)
在建筑行业运行及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推动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核心,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现代化城市建筑的目的,通过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行业的运行及稳步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受到施工管理不足的限制,在一定程度素养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无法满足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提高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施工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学习以及施工技能的提升,保证各项工序的稳步进行,为行业的运行及发展提供支持。
1 空心楼盖技术及特点
1.1 空心楼盖技术
现浇砼空心楼盖作为一种轻质材料,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达到替代实心楼盖的施工目的,对于这种施工技术,通过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形成空腔或是轻质夹心,通过空间蜂窝受力的方法,减轻楼盖自重,增强楼盖的刚度与强度。而且,在空心板技术使用中,也可以增大空间跨度,达到保温、隔热以及防火的目的[1]。
1.2 空心楼盖技术特点
空心楼盖技术的特点包括:第一,在空心楼盖与建筑工程中的剪力墙结构存在较大区别,可以不按照墙梁共存的原理就可以完成空间打大小的随意设置;第二,当进行建筑结构的层高控制中,施工单位需要确定楼层的高度,之后按照工程项目的基本需求,确定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发挥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第三,在空心楼板施工中,可以增强建筑项目的隔热性能,同时也可以发现其保温性;第四,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施工单位现在选择空心楼盖技术时,不仅会节约工程材料,而同时也会减少建筑工程的自重,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2]。
2 工程概况及难点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大量采用空心楼盖技术,约15000m2,在现浇板内上下钢筋网片之间安装450X450X150轻质芯模,芯模之间为钢筋混凝土实心勒。
2.2 施工难点
本工程项目的施工难点是浇筑混凝土时控制芯模上浮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3 控制措施
由于空心板芯模为轻质材料,表观密度为15KG/m3,浇筑混凝土时容易上浮,控制上浮为施工关键点,具体做法为,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毕、暗敷管线敷设完毕并将空心板按设计要求排列后,在空心板上层排列两根直径12压筋,模板底部穿抗浮铁丝与压筋绑扎牢固,抗浮铁丝的长度与芯模的厚度+下部混凝土厚度之和相同,然后在绑扎上层钢筋,这样可以防止芯模由于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过多造成芯模下部混凝土厚度偏大或偏小。
由于空心板芯模底部混凝土厚度只有55mm厚,加上底层的钢筋网片,浇筑混凝土容易造成蜂窝孔洞,故控制混凝土塌落度与浇筑方法非常重要,为保证浇筑质量采用200~220塌落度的混凝土,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均进行塌落度实测,混凝土浇筑沿纵轴实心勒单向进行,严禁多点合围浇筑,布料与振捣同步进行。空心楼盖排版、各个节点大样图如图一(a)、(b)所示。实心勒必须认真振捣,直到混凝土从另一个实心勒流出为止,实心勒浇筑完毕放置1小时后,可浇筑芯模上层混凝土。各个节点大样图如图二所示。
在本工程施工中,空心楼盖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上浮现象,底部混凝土振捣密实,未出现蜂窝、麻面、漏筋现象,施工结果如图二所示。
图二 空心楼盖安装
3 空心楼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3.1 工艺流程
安装模板→划线定位→梁钢筋、板底钢筋、安装→水电预埋→芯模安装、采取抗浮技术措施→板面钢筋安装→混泥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3.2 模板架安装
在空心楼盖施工中,应该设置安装模板。第一,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在工程浇带模架施工结束之后,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基本需求,设置浇筑模架体系,并根据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总结经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3];第二,在现浇空心板楼盖设置中,应该在后浇筑带的位置设置跨度较小的模板,之后按照空心楼板的施工需求,科学划分模板结构,提高悬梁模板结构的施工效果;第三,如果在后浇筑带模板体系建设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将模架体系进行连接,之后根据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设置二次支架,避免两侧板沉降不均匀的出现;第四,在设置完成后浇带板块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安装独立使的钢支撑系统。之后将模架体系进行分开搭设,提高浇筑工程的整体效果;第五,根据后浇带的板垮施工特点,在施工中需要安装独立式的钢支撑系统,避免二次浇筑对工程结果造成的影响。第六,空心楼盖的模板支设完成时,施工人员要进行钢筋班绑扎,并完底层及小密肋梁钢筋施工,之后才可以开始设置抗浮点[4]。
3.3 薄壁箱体的定位
薄壁箱体定位安装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对箱体的位置进行控制及管理,增强箱体结构受力的均匀性,并提高梁体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同时提升空心楼板的受力能力。通常情况下,在薄壁箱体定位的过程中,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在薄壁箱体施工中,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肋梁一体性以及现浇空心楼板的质量存在紧密关联,所以,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薄壁箱体的受力能力,空心楼盖排版安装及施工的稳定性。第二,在底部双向钢筋绑扎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在验收结束之后,设置空心楼盖薄壁箱体。在钢筋绑扎正确之后,进行箱体的抗浮力处理,并根据箱体摆放的位置及特点,科学设置间距及设计方案,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也可以保证空心楼盖符合功混凝土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第三,在空心板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成型材料作为薄壁箱材料的重要组成,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砼的浮力,在砼没有凝固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设置有效的施工措施,增强空心楼盖浇筑质量的稳定性。如,在本工程项目中,为防止在浇筑砼时芯模受混凝土流动性造成芯模上浮,必须设置抗浮点。具体做法是用手电钻钻透模板,用14#铁丝拴住任一底部受力钢筋串过电钻钻孔的模板处紧紧的锁在底模的支撑钢管上,间距1.0-1.5m为宜。第四,在施工底层的钢筋绑扎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箱体中部位置的设置情况,按照规定的尺寸设置组合方式,从而实现箱体抗浮的目的。第五,在混凝土为浇筑之前,为避免发生直接踩踏的现象,一定要降低空心板的空心率。因此,在大面积材料铺设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桥板的铺设方法,确定具体的铺设方案,并仔细分析材料是否出现破损问题,通过混凝土浇筑方案的设定以及修补方案的调整,规范空心楼盖的铺设行为,实现建筑工程空心楼盖铺设的最终目的[5]。
3.4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需要结合以往经验,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第一,在工程验收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将模板中的杂物清理干净;第二,使用定型马凳设置施工马道,防治施工人员行走对空心楼盖造成的质量影响;第三,板厚以及箱体标高设置中,需要将其距离控制在≤3的范围;第四,在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中,需要将浇筑的坍塌度控制在200mm,通过先注入、后浇筑的方法完成施工。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确定浇筑的位置,如,在第一次浇筑中,应该将厚度控制在1/3的状态,浇筑中一定要沿着边缘位置浇筑,提高浇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第四,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振捣规范,对振捣方案进行分析,避免箱体破坏问题的出现,提高材料浇筑质量;第五,在二次浇筑中,应该在第一次混泥土初凝之后构件分层浇筑的方法,保证振捣结构的均匀性;第六,在浇筑砼的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管理,及时浇筑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应该避免箱体破损现象的出现。如果发现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箱体窜动的问题,应该使用木楔固定,并调整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保证空心楼盖箱体受力的均匀性;第七,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由于该工程项目对材料的要求较高,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振捣方案,避免过度振捣以及振捣不足问题的出现,细化振捣工作的基本标准,为空心楼盖功能的展现以及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如,在本工程项目中,为保证现浇空心楼盖的工程质量,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对芯模及模反进行湿水处理,混凝土应采用先后交替浇筑法进行施工,即:首先将少量砼灌入密肋梁中,反复振捣密肋梁并增加振捣时间震动量,芯模中央设置有注入混凝土的孔洞的芯模,要观察芯模中央孔洞是否有混凝土流入,当砼经振捣流入孔洞后确定芯模底密实,再浇注所需的全部混凝土,要求砼的流动性要好,并再次振捣[6]。
3.5 养护
空心楼盖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养护、拆模处理:第一,对于浇筑完的砼需要记性及时养护,并在混凝土的强度到达100%之后进行拆模;第二,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及时进行找平,并采用覆盖塑料的方法养护混凝土,应该注意的时,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一定不能<7d,增强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提高空心楼盖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细化具体的施工管理工序,逐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为行业的运行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对于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认识到空心楼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设置科学化的施工管理方案,避免施工隐患的发展,为了建筑工程中空心楼盖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