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草制丝设备管理策略研究

2021-07-28田德兴方瑞萍普云伟肖智斌张兴礼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制丝修理工停机

田德兴,方瑞萍,普云伟,肖智斌,张兴礼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泽卷烟厂,云南曲靖 654200)

0 引言

设备服务于工艺,只有做好设备的基础保障工作,才能促进工艺水平的提升。烟草制丝设备具有台(套)数多、体型庞大、型号复杂等特点,时刻考验着设备管理的水平。设备管理的主体是“设备”,核心是“人”,在管理者、操作者、维修者与机械设备之间,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来使设备发挥最优效能,是设备管理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下面将立足于生产实际,结合多年的制丝设备管理经验,以××卷烟厂的制丝线为例,探究制丝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的策略,希望为制造业设备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1 制丝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设备管理涉及保养、点检、维修、零配件的采购计划及领用管理等多个环节,理论上每部分工作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日常按照制度执行即可,但制度能否执行、执行效果如何等都需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加以检验。

随着卷烟品牌结构升级,制丝线面对“多品牌、生产响应多变”的生产模式,每天生产3~5 个规格品牌,生产组织较为紧凑,一旦发生停机断料将导致频繁等待、周转、供丝中断或整线设备停机等待现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随着设备的使用,各类零配件老化、性能下降,故障频发,停机断料的次数逐渐增多,不仅制约着工艺质量、生产组织效率的提升,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1 现状调查

对2019 年××卷烟厂制丝线松散回潮工序的停机断料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 所示。其中,停机断料率是停机断料超过90 s 的次数与生产批次的百分比。

图1 2019 年松散回潮工序停机断料率统计

从图1 可知,该工序2019 年综合平均停机断料率为6.21%,由设备故障引起的平均停机断料率为4.75%,少数情况是由动力源不稳定、打雷停电、物料不均匀导致堵料、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因此,只有加强设备基础保障,才能有效降低停机断料次数、降低停机断料率。

2.2 原因分析

(1)设备保养监管不到位,未能很好地达到设备养护的目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制丝设备台套数多,在时间有限、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每天对所有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检查,没有做到有效监督,可能导致设备保养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在保养过程中,委外用工时有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光电管、划窗阀、管线盒、管路接头等脆弱部件,一旦损坏就会影响信号传输效果,从而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2)设备点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点检过程存在走过场的风险。大多生产厂设备点检采取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模块进行管理,每天的点检情况通过后台查看,往往看到的都是“点检合格”状态,而没有真实体现异常情况,从而导致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通过分析发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3 个:①车间操作工老龄化严重,不太适应MES 系统操作,即便发现异常也没有通过系统及时报送;②责任心不够强,部分员工未认真细致地检查设备;③部分新员工业务技能不够高,不能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

(3)修理工的维修技能有待提升。部分修理工接到维修任务后,不能快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导致维修时长增加,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另外,一部分员工的学习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学习型组织的氛围。

(4)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水平较弱。机械、电气两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单单依靠机械修理工或电气修理工,往往对疑难问题的分析研究不够到位,延误故障维修时间或根本无法维修,导致同一个故障出现多次。

3 改进思路及对策实施

3.1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3.1.1 健全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1)针对制丝车间生产作业现场范围大、设备台套数多以及人员有限的现状,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设备保养检查,将车间每台主机设备、辅联设备、外围配套设备的保养部位进行分类,按照保养部位的难易程度交叉固定到日、周、月3 个层级的保养检查内容中,这样每个部位在一个月时间中至少可以被检查到一次。另外,应量化设备保养质量纳入各岗位月底绩效考核,以有效提升设备保养效果。

(2)对委外用工适时进行设备保养专项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对设备养护的重视程度,督促大家保养设备时多一点专心、用心和责任心,在不留“死角”的同时避免损坏设备的脆弱部件,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异常问题要及时反馈。从而有效提高设备保养效果,降低设备脆弱部件被损坏的情形。

3.1.2 完善设备点检及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

随着生产运行,部分设备老化、性能下降,做好点检和预防性维修是提高设备性能的基础,因此要将设备点检工作作为设备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点检精确度。设备员将各工段的设备点检标准通过MES 系统中“设备点检”模块“线上”推送到各台终端机,当班人员对照标准逐一进行,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点检。通过MES 系统后台可以直接查询每个工段当日是否进行了点检,进一步加强了对点检工作的监督。同时,设备员通过“线下”现场指导的方式,对点检关键部位进行强化培训,力促全员“心中有数”。

抓住员工利用智能手机微信聊天的习惯,操作工及机电维修人员以信息形式将点检异常情况在微信群中进行图文描述,便于及时收集信息并立即进行维修处理,大大提高了预防性维修的效率。

强化设备点检管理,力促全员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预防性维修的深度和广度,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突发故障导致停机的情形。通过强化一级点检,很大程度上降低“跑冒滴漏”“缺钉少帽”等导致的设备故障。通过强化二级点检,实行机电修理工分线“承包制”,各自管理好自己的“责任田”,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问题,确保设备完好。

3.2 全方位、多角度解决设备维修疑难问题

针对生产过程中各类频繁导致停机断料的设备问题,形成以设备员与聘任维修技师为主体的攻关小组,及时对设备存在的各类“疑难杂症”及各类指标短板进行跟踪诊治,必要时请厂家到位进行技术指导。

针对日常点检发现的异常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零配件损坏、老化、磨损的部位深入进行检测、研判,“防患于未然”原则与“降低零配件消耗”原则相结合,利用周末停产或月末停产时间,协调相关人员展开预防性维修。

3.3 提升检维修技能

(1)以培训提技能。围绕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学习型班组建设”为契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车间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技能比武,旨在提高操作工和修理工的维修技能。通过开展各类培训,从理论上和操控上确实提高了修理工的维修技能,为日常设备维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竞赛提技能。围绕“加强设备管理、加大过程管控”的重点工作,开展一系列劳动竞赛,旨在提高大家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3)以实干提技能。为切实提高青年员工的维修技能,将“一对一师带徒”落到实处,除了培训外,“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将技能扎扎实实学到手。

3.4 强化责任意识

制定清晰的设备管理考核办法,将设备点检、保养、维修等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将责任落实到班组,班组再落实到个人,做到责任追究不含糊,以此提高大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4 效果验证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2020 年1—9 月该工序平均停机断料率为3.78%,比2019 年的平均停机断料率(6.21%)大大降低,如图2 所示。经过验证,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停机断料率,保障了设备稳定运行,从物耗、能源、工时等方面均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2 2020 年1—9 月松散回潮工序停机断料率统计

5 结束语

设备管理需要持续加强对设备点检、保养的有效监督,不断提高修理人员的维修技能,以预防性维修代替计划性维修,对设备故障的发生做到“未雨绸缪”,确保生产过程顺畅,并借助信息化平台助推精益设备管理。

猜你喜欢

制丝修理工停机
优化烟草制丝设备的具体措施探讨
江苏举办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小小修理工
浅谈优化烟草制丝设备提高烟丝质量
小小修理工
修理工星星狐
制丝过程对卷烟综合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雷克萨斯NX200t车停机和起动系统解析
欠费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