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7-28王桂清

智慧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循证依从性家属

王桂清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0 引言

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多因素、多病原体均可引起腹泻。腹泻的危害程度视病情轻重而定,若腹泻较严重而未能及时治疗,可引发营养障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则危及患儿生命,故一旦发现小儿腹泻,应当及时就医[1]。由于小儿对外界认知较少,存在好动、易哭闹、依从性差等情况,针对小儿上述特点,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泻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收效较理想,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中选取120 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7 个月至10 岁,平均(4.12±1.03)岁,病程1~3d,平均(1.89±0.77)d,腹泻严重程度:轻型37 例,中型23 例。对照组中,男37 例,女23 例,年龄8个月至9 岁,平均(4.31±1.01)岁,病程1~4d,平均(1.78±0.69)d,腹泻严重程度:轻型33 例,中型27 例。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腹泻临床诊断标准,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腹痛、大便性质呈黄色稀水样或鼻涕样脓便,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2-3]。②轻、中型腹泻患儿。③患儿监护人对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意见书。

排除标准:①神经功能异常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③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者。④重度脱水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大便性质、次数、气味、液体流失量进行观察,了解脱水程度;加强生命体征检测,严格落实控制感染措施,预防交叉感染;指导家属进行臀部护理,包括擦拭方法和按摩方法。若患儿呕吐严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禁辅食;向家属强调调整患儿饮食的重要性,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倡导科学喂养,告知喂养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作为小组长,负责统筹循证护理相关事项,带领科室内其他护理人员落实循证护理工作。②明确病因,查阅资料,制定护理方案:循证护理小组结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经验对其可能产生的病因进行分析,寻找询证支持证据,并将循证证据汇总,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在确保及时退热、止泻和抗感染的同时,应当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及症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患儿伴发热,则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口服退烧药,并密切监测体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贴、酒精、冰袋等物理退热方式进行降温。如患儿腹泻频繁,应当及时补液,防止脱水。③饮食管理,根据患儿年龄及喂养需求,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对哺乳期患儿,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主,必要时辅以适当流食。年龄较大的患儿,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摄入,同时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要原则,注重水分补给,忌食生冷、刺激之物。腹泻较严重且肠壁已存在机械性损伤者,应当适当进行禁食,逐渐恢复后再给予流食或半流食。④加强健康宣教,健康宣教主要分为家属和患儿两个方面,对于有认知能力的患儿,应当以温柔、亲和的态度与其进行交流,教导患儿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得暴饮暴食,不得乱进食,对于变质、腐烂、不卫生的食物不可食用,输液或打针后通过橡皮、铅笔等小奖励激励患儿,夸赞其勇敢,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取得其对后续治疗的配合;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重点内容包括科学喂养方法、腹泻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同时耐心与家长沟通,积极解答家属疑问,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减少护患冲突,建立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⑤呕吐护理,患儿呕吐时,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应当轻轻托住头部向一侧偏,预防呕吐物反流和误吸,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记录两组大便性状改善时间、纠正脱水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

(2)患儿对护理依从性:根据小儿治疗表现进行评价:①完全依从,患儿对输液、打针、服药等治疗措施主动配合,无哭闹、挣扎表现。②部分依从:患儿对输液、打针、服药等治疗措施被动配合,偶尔出现哭闹、挣扎等表现,但经劝说或安慰后可配合治疗。③不依从:患儿哭闹、挣扎严重,需要外部约束或强制措施才能勉强完成治疗。治疗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人数×100%[4-6]。

(3)护理满意度: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工具,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问卷从主动服务意识、健康宣教、操作技术水平、护理及时性等方面进行调查,总分100 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5~89 分为较满意,60~74 分为尚可,<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总人数×100%[7]。

(4)复发率:出院后对患儿进行为期3 个月的随访,每月进行1 次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两组腹泻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 软件处理资料,通过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形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对比(,d)

表1 临床指标对比(,d)

2.2 患儿护理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依从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依从性对比[n(%)]

2.3 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复发率对比

两组3 个月内复发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组因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的改变和次数的增多,是造成我国儿童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由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引发,也可由其他全身疾病导致,临床治疗以纠正及预防脱水、调整饮食、预防并发症及加强护理为主要原则[8-13]。

本次研究获取实证主要通过查阅和回顾文献方式进行。相关研究指出,相较于传统护理,循证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加标准化和经济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循证护理也可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14]。对临床工作者而言,护理人员使用最新、最科学的方式实施治疗和护理方案,也可增强医护协调及护理科学性[1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提示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可进一步缩短患儿治疗时间,节约治疗成本,同时提升患儿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冲突,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培养。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儿依从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依从性家属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