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28江丹

智慧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选择性功能障碍腰椎间盘

江丹

(东莞市桥头医院,广东 东莞 523520)

0 引言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受颈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所造成[1]。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劳动能力,也是引起临床中老年人群发生行动障碍、产生椎体疼痛的主要疾病[2]。过去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采用推拿按摩、口服镇痛药物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但保守治疗下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3]。若患者在保守治疗下无明显改善,还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通过手术治疗虽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术后的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对患者的恢复及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往往不被患者所接受[4]。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随着如今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微创技术得到临床的重视及广泛应用,在该治疗方式下,主要是通过在患者的神经根病变位置,为其注射激素类及局麻药物,从而实现其神经根肿胀情况的减轻,实现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本研究就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的患者36例进行分析。随机分2 组,各18 例。观察组中,女8 例,男10 例,年龄为35~73 岁(26~73 岁),平均(62.56±13.89)岁,病程为5 个月至6 年(15天-10 年),平均(2.37±0.46)年;对照组中,女9 例,男9 例,年龄为36~77 岁(26~70 岁),平均(63.51±13.72)岁,病程为4 个月至5 年(1月至10 年),平均(2.41±0.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病人经过磁共振成像或CT 检查显示为颈、腰椎间盘膨出、突出,相应神经根受压放射痛。

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肺病、糖尿病患者;神方面疾病、严重遗传病患者;麻醉药物过敏者;孕妇;椎管及椎间孔严重狭窄Ⅱ度以上椎体滑脱、椎间盘游离、脱出、颈腰椎炎症、结核及肿瘤等椎管内病变;严重凝血功能异常及穿刺部位皮肤破溃感染;拒绝手术;存在沟通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在疼痛康复保守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镇痛药物、针灸、牵引、理疗等疼痛康复保守治疗,指导腰椎患者睡硬板床,根据颈椎患者合适的睡枕,并指导患者正确的睡姿。观察组实施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接受注射的病人入治疗室,进行血压、心率生命体征监测。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术,在便携式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iuStar130)扫描下,患者俯卧位,腹部垫薄枕减少腰椎前凸,先触诊腰椎定位和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应用低频凸阵贴3M 敷料贴膜,碘伏消毒探头。低频凸阵探头纵向放置于棘突上,确定受累的脊椎节段,并进行超声扫描图,确定受累脊椎节段后将超声探头旋转90°获得横向超声视野。在横向超声视野上,重新确认棘突,根据棘突影像向前追踪椎板。椎板位置确定后,将超声探头缓慢移向下方确定椎板下界。然后将超声探头移向侧方直到小关节被显示。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技术,用22G 穿刺针从后向前穿刺,直至针尖到达接近神经根位置即针尖刚好位于小关节前下方稍偏外位置,确定目标椎间孔位置,超声扫描确定注射部位、注射路径及注射深度,仔细回抽无误后,注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mL+0.9%氯化钠注射液1mL 混合液3mL 药液,拔针,常规贴无菌敷贴。监测生命体征,健侧卧位观察半小时。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颈部消毒。选择高频超声探头,探头贴3M 敷料贴膜,碘伏消毒探头。颈部在环状软骨水平,颈部侧方,行横断面扫描,探头稍向尾侧移动,寻找特征性C7 后结节。颈椎节段确定之后,可以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用22G 钝头针从后向前穿刺,到达横突前、后结节之间的椎间孔口外的目标神经根附近,穿刺针回抽、无血,在超声实时监测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1mL+0.9%氯化钠注射液1mL,注入混合液3mL,观察到药物在神经根周围扩散情况。注射完毕拔出穿刺针,按压针口。监测生命体征,完成手术。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患者治疗后,疼痛感消失,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具备良好的行动能力,能正常工作及生活为显效;以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疼痛明显减轻但日常活动依然受到一定影响为有效;以治疗后,患者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包括旅游、干扰睡眠、疼痛的程度(腿痛或腰背痛)、性生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生活、坐、站、行走、提物等10 项,每项中包含了6 个选项,每项得分为0~5 分,以分值越低代表患者功能障碍越轻微(Oswer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比数据用SPSS 23.0 软件处理,用t检验(n,),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n,%)

2.2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观察组各项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

表2 对比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

3 讨论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7]。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如长时间在电脑面前工作、长期埋头使用手机、久坐而不运动等,造成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且该疾病有朝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8]。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大,可导致患者呈现严重的疼痛感,病情严重者可能造成患者出现一些神经刺激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因此,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十分重要,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过去临床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时,常采用的方式为保守治疗,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保守治疗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保守治疗下,虽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患者需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且疗效有限,大多数患者可能由于疗效甚微而中途放弃治疗,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的应用,可通过直接在患者的病变部位给药,将皮质激素注射至其硬膜外,从而起到缓解受压神经周围炎症等作用。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中,应用的得宝松药物属于一种复方制剂、该药物的应用可起到较好地治疗糖皮质激素敏感的慢性及急性疾病[10]。由于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患者产生明显疼痛的原因为其循环血液中等致痛因子的变化,在其症状疼痛的形成中,多种炎症介质参与其中,造成患者的神经根水肿情况加重,也导致了患者的椎间隙相对狭窄,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造成患者的疼痛感不断加重,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选择性神经根治术属于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在该治疗方式的开展下能将类固醇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局麻药物等直接注入至其靶神经位置,这些药物能充分发挥抗炎、营养神经及止痛等作用,能快速作用于受累神经根,可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水平。在CT 引导下,能更为准确对患者的椎间隙进行定位,以免盲目穿刺增大患者的痛苦,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少。通过CT 引导,能促进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且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并发症较少,能在患者的神经根位置准确地将药物注入其中,能更有目的性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通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恢复;观察组各项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较常规保守治疗,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的治疗中,应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选择性功能障碍腰椎间盘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选择性电沉积方法用于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镍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性听力
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