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应用的研究
2021-07-28田遇春
摘 要:技术的发展为各项事业的进步与腾飛提供了支持,为此各个领域均较之前有了全新的面貌,教育领域亦如此,在技术的融入背景下,课程开展得更为顺利。其中信息技术以具象化、大容量和可利用水平高的优势被积极应用于实际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分析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具体方式,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能力和思维尚未完全成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这一特点,立足学生的发展现状,提出能够在能力培养和思维水平提升的层面起到作用的创新方法,保证核心素养渗透要求的落实。由此可见,要积极引入新方法,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即可起到相应的作用,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融合。
一、课前导入阶段,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课前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环境的关键环节,但在传统教学中,在导入阶段教师往往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说明这节课主要讲的内容,这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反而会因方式的老套使得学生心生倦怠之感。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充分发挥直观化和可视化的优势,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与生活环境相符合的场景,从而保证学生在具象化的视频影像中体味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除了可代入具有生活化色彩的情境外,教师还可运用视频、动画等展示某个科学实验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达到激活学生兴趣的效果。
二、新知讲解阶段,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
传统教学中教师新课讲解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全覆盖,事无巨细将课本中的全部内容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但收效甚微。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有一定的筛选和辨别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花时间深入探究,遗憾的是,仅采用灌输式的办法无益于深入学习,因此在新知讲解的阶段不仅要突出重难点,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教师可运用微课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转化为视频,学生可根据视频中对重难点的剖析过程自主学习,此时要求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保证重难点知识掌握的效果。
三、课后评价阶段,应用信息技术掌握学情
结合建构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可知,学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于此,教师要能够动态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得知在之后的教学中将重点放置于何处。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预习环节,在学习平台上上传预习导学单,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要回答导学单中的问题,并提交给后台。经过大数据分析后,能够清楚表明其中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是什么,基于此即可对实际教学的设计内容加以优化。同时每个学生在上传后,其做题记录已经存储于后台,教师可随时调取信息,通过比对其在阶段性学习中的表现形成分析报告,实现精准教学。除此以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阶段性测验中学生做错的题目,确定其集中于哪些知识点、错题的数量、比重和可能原因,基于此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进程有所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明智之举,对教学环境的改善以及方法的扩充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入适当的信息技术,从而激活学生的兴趣,使其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探究活动中。为达成新课标中的任务,教师要提升个人素养,学会操作多媒体教具,并能准确应用信息技术,从而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了解其发展状态,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晓婷.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应用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张婉华.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何姝凝.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作者简介:田遇春(1981.5—),男,2006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2015年9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16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18年7月市教育局授予“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8月被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和教育局评为“静宁县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校长”;2019年9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注: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究”(课题立项号:[2021]PLG1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