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课堂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2021-07-28赵小娟
赵小娟
摘 要: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推进了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基于陇南一中“未来课堂”历史教学实践的现状,选取《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未来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未来课堂
“未来课堂”是以新媒体与技术为设备基础、课堂开展合作探究,以互动式交流为教学核心、以电子书包、“云”端教学资源为学习内容的智能交互式课堂。
2.未来课堂的教学设计
“未来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与内容、方法与策略、评价与反馈具体计划,创设适合系统性的教学过程。
二、未来课堂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用与实践
笔者尝试构建了“未来课堂”教学设计各环节:学习目标、微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效果检测、总结与反思。案例如下: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列举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分析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与风俗变化的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史实;难点: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历史内涵。
【预习任务单】
1.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因素;2.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与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看微课和读课本,形成本课知识架构。教师查看学生微课学习的情况,解决预习中的疑问。
【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易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康有为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设计意图】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相机点拨、补充。将结果用iPad投射到屏幕上,供大家分析参考。
[合作探究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革的原因
材料 在传统的中国,士以求义为志,商以求利为本。士与商不仅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后者为前者所不齿。但从19世纪中叶起,这种人为的界线开始模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气——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风气”出现的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检测】
学生通过平台提交答案。教师在线查看并点评。
【总结反思】
学生构建本课思维导图,并分享学习体验。教师将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的相关情况用iPad投射到屏幕上,供大家分析診断。
三、未来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未来课堂”作为一种先进技术融合的特定数字化环境,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着与传统课堂完全不同的转变。
师生角色的转变。在未来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充当一个组织和指导的角色。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答疑。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未来课堂模式下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习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记录和评价。基于新媒体与技术的未来课堂,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准确地记录下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出来,便于学生自我总结和教师评价。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王靖,刘志文,陈卫东.未来课堂教学设计特性:具身认知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5).
[3]刘晓萍.未来课堂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教育技术视域下的教学设计理念[D].青岛:青岛大学,201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未来课堂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以陇南市第一中学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51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