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善乡村三次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2021-07-27李鑫

商业文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阿拉善牧区农牧民

李鑫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意味着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将成为人民特别是农村牧区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牧区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

不同于国内大多数地区,阿拉善是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农牧民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的解放。相对来说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研发、加工、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带动阿拉善农村牧区优势资源向实际效益转化。阿拉善乡村三次产业融合总的指导思想应是“党组织引领指导、企业带动发展、合作社组织整合、农牧民积极参与”。

农村牧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小农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阿拉善农村牧区发展实际来看,在现有小农户基础上主要有坚持自我独立发展、农牧民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与企业进行利益联结开展合作3个方向。另外,基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应贯穿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始终的。

自我独立发展。从阿拉善的地域角度来看,由于地广人稀的特性,在解决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等突出问题的前提下有条件支撑大户发展。农牧民可依托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相关扶持政策,向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大户发展,独立经营发展家庭产业,劳动致富。

农牧民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农牧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自愿的情况下加入合作社,以集体力量共同谋划生产项目、范围,创立品牌,规划发展愿景,扩大再生产;以统购统销、团购团销的方式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提高市场谈判地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以集体发展的模式谋求更大发展,共同致富,探索“合作社+农牧民”的融合模式。

与企业进行利益联结,开展合作。合作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农户身份与企业进行利益联结,也可以合作社方式与企业进行利益联结,在企业的带动下致富增收。其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更加有利于农牧区产业要素的聚集。

此外,要充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党的十九大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农村牧区的发展也当是如此。目前来看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的、充分的体现出来。

农村牧区三次产业融合路径的探讨

从阿拉善实际情况来看,阿拉善农村牧区三次产业融合路径大体可分为农牧业内部整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现代化科技融入。

农牧业内部整合路径,主要是对阿拉善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革,强调农牧业内部有机整合,以农牧业种养结构调整优化为主要内容,以绿色、有机、高效、循环为特点,激发阿拉善农牧业发展潜力。

农牧业产业链延伸路径,是对阿拉善农牧业产业链条的整合,是以农牧产品种养为基础的顺向延伸和逆向延伸。顺向延伸是指对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的下游整合;逆向延伸是指农牧产品种植养殖所需的种子、饲料等的上游基地建设。

农牧业功能拓展路径。传统意义来看,阿拉善农牧民基本上只从事农牧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产品附加值较低。农牧业功能拓展强调经营主体必须充分解放思想,依托实际极大的拓展农牧产业功能,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

农牧业现代化科技融入路径。农牧业现代化本身也是农村牧区三次产业融合的内涵。面对社会的发展,农村牧区三次产业融合也要强调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充分融入。

农村牧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融合模式的构想

“企业+”的企业主导融合模式

“企业+”的企业主导融合模式是以企业为核心而建立的融合发展模式,类型包括“企业+农牧民”、“企业+合作社+农牧民”、“企业+基地+农牧民”、“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民”、“农牧民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等等,实质上是企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相统一的利益联结模式。这种模式较为适合企业业务涉农的企业,企业主动参与融合的积极性高、意愿强,例如产品原材料是农产品的,或者企业业务涉及农村牧区土地草场使用权等等。

“企业+”融合模式的核心是企业,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研发、市场等各方面的优势,统筹做好发展规划,整合农牧区优势资源,实现企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统一。“企业+”融合模式的关键在于对分散的农牧民进行整合,可通过合作社来完成,也可通过基地建设来完成,也可通过农牧民土地使用权入股来完成。“企业+”融合模式的生产运营要标准化,市场活动要组织化,经营范围要依附比较优势和具体实际战略性选择。“企业+”融合模式的效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因为事实承担了社会责任,因此要多元化的考虑效益问题。除了企业发展所必须考虑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例如能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增加农牧民多少收入等;还要考虑文化效益,例如传承地域文化、历史习俗等;还要考虑生态效益,例如产业产品是否生态环保等。

“企业+”融合模式对于企业和农牧民是双赢模式。企业面对分散的农牧民,交易费用过高,通过“企业+”模式对分散的农牧民进行整合,既能降低交易成本,又能保证原料的来源和质量,还事实承担了社会责任,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对于农牧民,通过“企业+”模式往往能获得额外的财产性收入或劳动收入,增加了农牧民的致富渠道和能力。

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

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是以合作社为核心而建立的融合发展模式,类型有“合作社+农牧民”、“合作社+企业”等,实质上是把嘎查村集体资产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的核心是合作社。合作社的优势在于相关政策倾斜较多,对农牧民的组织凝聚能力强,对农牧区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更加有利于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将合作社企业化发展之后,则使合作社具有更强的经营性、更灵活的方法手段。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的关键在于确权,要切实完成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等基础工作。确权工作的有效完成,能够解决集体纠纷、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农牧民权益,使合作社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分配合理,确权是合作社企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领导。由于合作社的集体性质,最适合做合作社领导组织的就是基础党组织,因此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也是一种把党建与合作社充分融合的发展模式,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农牧民富在产业链上,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推动农牧区发展,带动带动农牧民致富,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受益。

合作联社融合模式构想

合作联社融合模式是为了破除单一合作社经营规模小、能力有效、综合实力弱的问题,是合作社企业化融合模式的进一步升华。一般情况下,同一地区的合作社往往经营范围很大程度上有重合,往往出现过度竞争甚至恶意竞争的情况,不利于地区合作社整体的发展。例如阿拉善左旗通古淖尔苏木,苏木内各嘎查村成立了诸多旅游合作社,各合作社在激烈的竞争下就发生了一些不利于本地旅游形象的事件,而成立合作联社就能更有效的整合资源,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

合作联社融合模式是以合作社为单位成立的,是为了谋求全体合作社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其成立往往需要苏木镇以上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参与。合作联社入社自愿,各成员社地位平等,合作联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成员社利益、风险一体化,收益应按成员社与合作联社的合作量、交易额进行分配。合作联社实行民主管理,由各成员社推选合作联社代表大会代表,行使表決权。合作联社融合模式的关键在于强化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加入合作联社是自愿加入的形式,加入后就应接受合作联社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合作联社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成员社需紧密配合执行,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最后再次强调,农村牧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要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切实贯彻落实。三次产业融合是产业兴旺的实现途径,表现为三次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农村牧区全面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具体落实在产业发展上,但同时必须注重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以及共同富裕原则的落实,真正使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在农村牧区有机统一。

(阿拉善盟委党校经济理论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刘奇.乡村振兴:三农走进新时代[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2]赵放.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8(9)

[3]周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三产融合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9(1).

猜你喜欢

阿拉善牧区农牧民
新巴尔虎左旗
如何培养甘南牧区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阿拉善SEE 7任会长的故事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中国阿拉善玉·观赏石博览会盛大开幕
关于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问题的思考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阿拉善(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