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取景地的价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2021-07-27唐玲李晓婷傅运欣沈洁宁
唐玲 李晓婷 傅运欣 沈洁宁
近些年,诸多热门影视的爆火,让那些原本隐秘且不知名的拍摄地连带一夜爆红,迎来了客流大高峰。去年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让“隐秘”的湛江赤坎老街瞬间走红。“#隐秘的角落取景地国庆客流暴增#”这一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三名,镜头里的赤坎老街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前往当地打卡。爆火剧带来的网红效应,可以说赋予了老街二次生命,活化历史文化老街话题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如何将影视剧爆火形成的“短期”旅游热潮转变成长期的旅游需求,如何促进“隐秘”的历史文化老街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
湛江赤坎老街的特点
隐秘平凡
湛江,旧称“广州湾”,又被称为“港城”,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湛江这座小城并不是很起眼,相比于广东的其他城市而言,它似乎永远都是默默无闻地藏于这些繁华的背后。而位于其中的赤坎老街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见证了工业化带来的城市飞速发展,也经历了城市遗产在建设大潮中迅速消亡,逐渐不被人重视,不为人所知,安静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隐秘的角落。”
历史悠久
赤坎老城是广东省湛江市历史最悠久的地域,也曾经是湛江商贸最发达的地域之一。赤坎区原只是个海边的古商小埠,早在宋代就已成雏形,自从清康熙年间解除长达200余年的海禁后,海运商贸迅速发展。经宋、元、明、清的历史沉积,老街日渐扩展,到清道光年,逐渐形成繁华商埠。随着居民日益增多,住房屋宇不断增加,形成众多小巷,如同蜘网,编织着赤坎各个角落。
赤坎老街的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赤坎老街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许多具备历史面貌的建筑依然无形地传递着赤坎老街的文化,如广州湾商会会馆、南华大酒店、宝石大酒店、大中酒楼等。老街区还有保存较为完整的老街古巷、传统民居,以及特色鲜明的南洋风格骑楼群和欧陆格调建筑群。老街非常丰富的保护文物、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可以完整展示湛江的历史底蕴和城市风貌,而赤坎旧的风情老街、民居旧宅,对研究赤坎历史进程、商贸发展、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极具史料价值,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
商业开发价值
过去47年的租借史,湛江固然被强行打上屈辱印记,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晚清、民国时代,使广州湾强行从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迅速进入世界贸易的高速路。在当代,湛江修建了直达欧美的国际机场—湛江机场以及广湛铁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湛江成了国际贸易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而赤坎老街又位于湛江的中心城区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人流密集。当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这种新兴的文旅产业是将文化融入旅游、依托旅游形式进行文化输出的第三产业,而历史文化老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旅游行业的新亮点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庆假期距离《隐秘的角落》热播过去近两个月,取景的赤坎老街热度不减,有力证明了赤坎老街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影视开发价值
好的取景地不仅可以为影视画面加分,也可以为自身加分。老街作为城区历史遗存的承载者,是地域传统和现代文化碰撞、融合与再现的综合载体。赤坎老街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街区风貌很好地反映了特定历史年代的风土人情,由此衍生出影视开发的资源禀赋。《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曾说“取景的时候老城区街上没什么人,觉得特别像我们记忆里的那个假期、暑假,它是有它自己的一个味道在。”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过去邻里街坊那种浓厚的人文气息、生活气息正逐渐变淡,与现代化的取景点相比,老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其特有的影视开发价值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稀缺资源。
赤坎老街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原存困境:历史建筑修缮困难,巷道设计困扰居民出行
总体来看,赤坎老街區历史性建筑物大部分集中在民主路、和平路、大同路、中山一路、中山二路、兴华路沿街空间,以民主路和中山二路的连续性最佳;片区中部的建(构)筑物则零星分布在中兴街、大通街两侧的巷道内。建筑直接裸露,损伤损毁程度不一,修缮的难度不一,且周边存在大量危房,以及分布的连续性欠佳等多种因素,导致政府的整体修缮工作推进慢,修缮成本高。老街原有的街道较窄,巷子里拐角较多,人车通行存在很多视觉盲点。楼道间距狭窄还给居民私拉电线提供了便利。此外,日常出行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斜坡和阶梯(古时候码头的旧址),也给居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爆红带来的问题:打破平静生活,交通和卫生都受到不良影响
随着《隐秘的角落》爆火全网,取景地一夜晋升成为网红打卡地。暴增的游客,不文明的打卡行为,打破了居民原本的安静生活。剧中“朝阳家”小区内的住户窗外甚至挂出了“请安静”和“员工宿舍,闲人免进”等字样,但仍有部分游客出于好奇或者为了打卡而上楼拍照。“本利士多店”位于老街Y字交叉路口,有些游客为了拍照效果和打卡,选择站到马路中间或在店前驻足久留,堵塞交通。与激增的游客相伴而至的还有激增的餐饮垃圾、生活垃圾,这超出老街原有的垃圾处理能力,以致垃圾随地堆放,或长时间无人清理,严重影响老街卫生。
活化赤坎老街的建议
政府层面
1.加快修缮工作,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加快对赤坎区古商埠的整个片区的修缮、保护和整治工作,有针对性地恢复街区内历史性建筑物。坚持以修旧如旧,以新补新的原则,以保护片区整体历史风貌为出发点,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原地修缮,可适当赋予旧建筑新的使用功能,既尊重了历史又紧跟时代发展。活化老街涉及多方关系协调,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和规范更多社会资本投向老街保护和修缮中来。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老街。完善住房、交通、就业、医疗、养老、入学等配套设施建设,把握开发强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建设宜居宜业老街,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服务功能。同时也要着眼于旅游设施完善工程,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全面完善景点标识系统、增设垃圾桶、破解交通拥挤、片区停车难等问题。
3.挖掘特色文化,全力打造旅游亮点。一方面要讲好历史建筑故事,深入挖掘街区文物单位和热播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取景点的相关故事,串联赤坎老街历史文化景点,整合推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旅游路线。另一方面要弘扬湛江民俗文化,设置专门的平台展示雷剧、粤剧等特色戏剧,集中展示湛江的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将其建设成特色文化街区。另外还要打响特色美食招牌,引导具有湛江特色餐馆和风味小吃进入片区,用美食吸引留住游客,擦亮“食在赤坎”旅游品牌。
4.优化业态结构,推进老街质量发展。充分利用街区的文物资源和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旅游文化项目和多元化、多样性的旅游文化服务业。同时强化地摊经济管理,使夜市、地摊经济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或者个体在具有民国特色的街道建设特色民宿,在保护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推进老街质量發展。
居民层面
1.加强监督,做老街文化的保护者。习近平同志说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老街及其周围的居民,是与老街有着最深厚感情的人,是老街文化最重要的保护者。因此老街居民要提高主体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加强对自身和游客的监督,制止不文明打卡行为,保护好老街文化,保护好这座城市的灵魂。
2.讲好故事,做老街文化的传播者。老街居民与老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接近老街文化的人。因此当地居民不应仅仅充当保护者的角色,更要扮演起传播者的角色。要鼓励当地居民主动向游客讲述老街故事,积极向外界传播老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赤坎老街的历史及其内在文化,使得老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能有更多的参与者。
社会层面
1.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文化事业是全民事业,仅仅依靠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赤坎老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2.抓住时事热点,积极开展宣传。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发展,社会各界可以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等),通过不同的平台(如微信、抖音等),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如拍摄微电影等)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提升老街的知名度,促进老街文化的传播。
3.注重文化内涵,考虑长远利益 。投资商不能仅注重老街的经济价值,更应该注重老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考虑到长远的利益。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积极响应政府招标的公告,投身到老街改造发展中来,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
结 语
网剧《隐秘的角落》给赤坎老街带来的“网红效应”,充分说明了历史文化老街不是被现代化遗弃的“无用街”,而是有无比重要的价值。但进一步活化历史文化老街、传承老街文化内涵仍面临一定困难,让“隐秘的角落”不再隐秘,需要政府牵头、当地居民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基金项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合作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7J008)]
(广州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