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
2021-07-27陈利馥申之峰刘宁
陈利馥 申之峰 刘宁
江苏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助力江苏加快实现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的转型。本文收集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发展数据,分析投资与贸易的规模、区位分布和产业布局等特点。再次,选择合适的指标,收集2010-2017的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数据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出口方面进行论证。最后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江苏省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
文献回顾
最早研究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关系的学者大多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存在替代关系,即两个国家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多会导致双边贸易的不断较少。蒙代尔(1957)的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Adler 和 Stevens(1974)的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子公司的销售和母公司的出口出现替代现象。Belderbos 等(1998)认为,企业产生贸易替代是由于选择对外投资这一方式来规避贸易壁垒,进而解决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各种问题。姜巍,傅玉玢(2014)进行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中国内向 FDI长期对对出口贸易有积极影响;王恕立, 向姣姣(2014)从本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认证了明显的创造效应,并得出结论:反向进口效应大于出口引致效应。胡兵,乔晶(2013)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出口贸易。周强(2017)认为东道国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距离同样是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王苏炎陈元清(2015)认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直接投资均产生贸易创造效应。邹嘉龄等2015)缩小范围从省市区分析,认为沿海省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显著。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效应研究比中国要早很多,主要部分包括三个方面:贸易替代效应、贸易互补效应和对外投资产生的其他影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内学者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丰富,涉猎面越来越广,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突破。“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对外投资产生的贸易效应同样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江苏省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变量界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两个指标进行模型回归,OFDIfit代表流量,OFDIsit代表存量。GDP代表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世界指标发展数据库”。
模型设计
其中,α1、α2为常数项,ε为随机扰动项,β1、β2、β3为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弹性。如果β系数大于0,表示江苏省对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具有创造效应,且β越大,说明创造效应越强;如果β小于0,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具有替代效应,且β绝对值越大,说明替代效应越强。
实证结果分析及分析
1.从本研究实证结果分析,β1>0,β2>0,这说明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产生了创造性影响,即江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影响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之,如果投资存量的出口弹性大于投资流量的弹性,说明出口贸易投资的长期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2.实证结果中还显示蒙古,卡塔尔,埃及,俄罗斯联邦和白俄罗斯等国家的投资流量出口弹性均β1>0.5,证明资源寻求型的直接投资具有很强的出口促进作用。而江苏省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针对的是能源和自然资源开发领域,这样可促进江苏省内中间产品,机械设备,技术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出口创造效应。
3.另在实证结果中,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投资流量的出口弹性为β>1,说明效率寻求型的投资在促进出口方面也发挥着作用。这些国家的主要优势就是地理和低劳动力优势,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制定了各种税收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外资。尤其是与中国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企业对该地区的投资发展空间日益扩大。通过对这一地区的直接投资,江苏省外贸企业扩大了对机械设备中间產品的,出口贸易具有很强的创造效应。
4.最后实证结果中还显示,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出口弹性是β1<0.3,此结果证明市场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创造效应相对较小。与资源和寻求效率的类型相比,江苏省对新兴经济体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出口的促进效应相对较弱。
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一带一路”必然是时代发展的焦点,今后,其一定是中国贸易发展的重点关注。从上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具有创造效应,但依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将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确保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因地制宜,差异化定制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65个沿线国家,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因素都是不尽相同的,正如以上的实证结果分析,对不同的国家投资不同的产业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效应。因此,在实施战略时,调整对外投资的领域,实施具有差异性的战略。
在东南亚区域,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争取在亚太合作中占主导地位;在西亚北非地区,加强开发其油气资源,深化双方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发挥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在高素质人才和技术优势的中东欧地区,加强如航天航空、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合作。
2.加强“五通”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
“一帶一路”沿线国家很多都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对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因此,完善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极其重要。五通建设即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发展程度不均衡,整体有较大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注意关键环节的建设,拓展新的交通运输通道,铁路运输、海路运输等交通基础设施都有待完善。
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对双方发展合作同样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点。对于已有的沿线国家自贸区建设,不断加强自贸区建设的巩固与创新,对于其他未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国家地区,加快建设保税区来促进贸易的有效推进。在海关政策与通关手续方面消除烦琐手续带来的重复工作、资金、时间的消耗,可充分利用两国存在的人力物资源。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应对投资风险能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潜在的危险埋伏在企业对其直接投资时。对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是完成项目投资的前提。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应对机制是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重要支撑点。签订合同之前,加强对经营风险的评估,签订合同时,谨慎阅读各个条款,并且严格履行合同。企业应加强应对投资风险的能力,与合作国政策沟通,共同做好风险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准确选择投资项目,并获得可观收益。
2.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自身实力是在海外投资时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经济全球化与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企业需要制定战略性的计划,拥有特有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国际市场逐渐壮大,自主创新品牌的地位越来越高。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对技术方面的支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拥有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本文系基金项目:此研究得到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中资企业出口信用风险规避及转移策略研究》(18GLD001)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
参考文献:
[1]MUNDELL R 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47( 3) : 321-335.
[2]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190-207
[3]Adler M. & Stven G. The Trade Effects of Direct Investment[J]. Joural of Finance, 1974,29(2):655-676
[4]Belderbos R,Sleuwaen L.Tariff Jumping OFDI and Export Substitution:Japanese Electronics Firms in Europe[J].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8, 16(5):601-638.
[5]Kojima K.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apnese Model versus American Model[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1978:8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