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统的弘扬与当代家庭的重塑
2021-07-27蒙曼
蒙曼
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家教传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家风,传承有序的家教、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和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对人生成长、人心维系具有重大作用。如何弘扬悠久的家风传统,塑造与个人、社会、国家良性互动的当代家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中国传统的家庭与家风
(一)家庭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重视家庭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作为个体的男女必须以家庭为单位结合起来,而由家庭关系体现出来的夫妇、父子关系会进一步成为社会的基础。《大学》在讲人生修养时,也建立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把治理家庭当作一切社会治理的起点。
在中国古代,家庭不仅承担生产生活功能,也承担教育功能、伦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是整个社会构建的基础。“修齐治平”的基本修养路径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构造模式使得家庭被赋予重要的价值。“齐家”是人生修养施之于外界,形成教化的第一步;家庭是儒家教化的起步点和试验田,中国古代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在这个前提基础上展开的。
(二)中国的家教传统
中国古代有官学、私学,也有家学。家教既包含着家学的内容,又比家学更加广泛。通常来说,家学指家传的学问。比如西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家传史学,这样的家学以学问为基础,知识的指向性强,因此只能存在于知识家庭。而家教则不然,家教可以包括学问教育,但更重要的是伦理教育和生活教育。因此不仅仅是知识家庭可以施教,不识字的家庭也可以施教。比如我们熟悉的孟母断机、陶母截发等,这些都不包含知识教育的内容,而是广义的人生教育。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家教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总体来说,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古代家教的最核心内容。
(三)父母在古代家风建设中的作用
1.父母在传统家庭中的定位
中国古代家庭有着比较严格的性别分工。总体来说,唐朝以前,人们更倾向于认可父亲的家教责任,而唐朝及以后,人们更多地承认甚至强化母亲的家教责任。宋以后小家庭兴起,家庭成员的单纯化使得父母双方都必须竭尽全力,在这种情况下,主内的母亲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外,唐宋以后,科举制的发展使得家庭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的督导职责变得繁重。那么,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父母双方在家教家风的建设中,各自承担怎样的功能呢?
2.父训
父亲进行家教,其中第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家训。这些训导流传下来,形成中国一以贯之的家教传统。借助历朝历代不绝如缕的家训,我们得以窥知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怎样在家族内部传承下去的。第二种方式是知识教化与风范传承。例如东汉时期,北海甄宇以讲授《严氏春秋》著称,后来,甄宇传其业给儿子普,甄普又传其业给他的儿子承。此后的宋代三苏父子、元代的赵孟頫祖孙三代,都体现了父子之间知识与风范的传承。因为父亲在传统家庭中的强势存在,父亲的家教体现出浓厚的权威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父亲用一种相对慈爱的方式教育孩子,仍然能对孩子形成很大的震慑。
3.母教
母教虽然长久存在,也有非常多的动人事例,但在比较漫长的时间里,母教的价值一直被低估。不过随着小家庭地位的上升,母亲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整个社会出现了对贤母的追求:孟母择邻、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成为古代母教的典范,四大贤母的形象也基本在南宋定型。同父训相比,来自母亲的家教具有如下特点:从身边事下功夫,注重习惯的培养;强调以身作则,以情动人。
明代《内训》云:“导之以德义,养之以廉逊,率之以勤俭,临之以严恪,以立其身,以成其德”。这里强调了母教的四大功能:训导、教养、表率和监督。这四种教导是全方位的,又是细致入微的。母教和父训特点不同,但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家教传统。
在中國古代,父训母教并重一直是值得珍视的传统。父亲的家教偏重于人生引导,母亲的家教偏重于规矩的养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家庭地位的上升,母亲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且,贤母的教育都不局限于小家庭的得失,而是体现出清晰的家国情怀,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这一要求完全吻合。因此,中国优秀的家风家教传统包括对家庭的高度重视,以及以德为先的家教理念和父训母教相互配合的家教实践。这些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深入思考并发扬光大。
二、中国当代家庭与家庭教育
(一)中国当代家庭的新变化
重视家庭是中国的传统,但是,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后,当代家庭的构成形态、成员关系、社会定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小家庭的普遍化与儿童成为家庭核心
新中国建立后,有三大因素对中国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家族解体、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三口之家”式的小家庭逐渐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这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统的祖孙三代构成的“五口之家”中,年长的祖父母拥有崇高的威望,孝道成为家庭价值的核心,祖父母的耳提面命是对父训母教的有力补充。而且,因为子女数量相对较多,孩子在兄弟姐妹的陪伴下成长,形成另一个重要的家庭价值——“悌道”,孝悌之道在家庭之内自然形成。但是,在父子两代构成的“三口之家”中,祖父母不再出现,兄弟姐妹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成为家庭关注的核心。这在中国家庭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2.性别分工模糊化与平等家庭关系的构建
中国传统社会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推进男女平等,妇女与男子拥有平等的劳动就业、同工同酬的权利。广大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女性就业人数和共和国的建设步伐共进。据美国劳工部网站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高达68%,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列第一。这样庞大的妇女就业规模和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使得传统的性别分工逐渐模糊。虽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仍然远远高于男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中国公民每天投入家务劳动的时间,女性为126分钟,男性为45分钟,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但是,男女双方都同时参与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之下,传统中国夫尊妻卑的观念受到极大的挑战,传统家庭中权威—服从的尊卑关系被相对平等的关系所取代。家庭教育也由原来的父→母→子模式变为父/母→子模式。
3.家庭与国家关系的新变化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如今,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继续存在,但是它已经不是国家的缩小版,而是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缔结的、地位平等的社会生活单位;同样,国家仍然是千千万万家庭的集合,但是它也不再是家庭、家族的自然延伸,而是由领土、人民、文化和政府构成的社会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对应的是个人,而不再是家庭。因此,如何构建新时代的家国关系也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二)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新变化
1.社会变化对家庭教育的挑战
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流动对家庭的冲击,使得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在传统中国,家庭结构相对复杂,足以构成一个小社会,让孩子在其中学习人生经验。例如,孩子通过与长辈之间的互动可以体悟到与师长、上级打交道的规矩,通过与同辈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体悟到与朋友、同学、同事交往的道理。身处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实现自身定位。但是,今天的家庭结构过于单纯,孩子又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关注点,人生的养成教育很难通过家庭来自然实现。其次,传统的家庭教育定位非常明确,它就是一种人生教育,以养成君子(淑女)、延续家族为主要使命,以涵养道德和培养为主要内容。家庭因为文化积淀深厚,形成家学传统。但是,因为作为中国学问主体的儒家学说仍然是以“修齐治平”的伦理关照为主要追求,因此,家学和家教可以相得益彰。如今知识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而且和道德教育形成了清晰的分别,这不仅意味着“学问”和“教养”的截然分开,还意味着家教也被拉入知识教育的“战车”上,家庭教育越来越知识化和功利化,人生教育则变得边缘而模糊。再次,在传统家庭中,因为鲜明的性别分工,男孩子模仿父亲成长,女孩子模仿母亲成长,父母在家教中的责任角色相对明确,而且由于承担着延续家族的重要责任,父亲在家庭建设中投注了空前的精力。但在今天,随着社会力量的增长、资讯的发达,孩子已经不完全是看着父母的背影生活。男孩子不必模仿父亲,女孩子也不必模仿母亲,传统的家教分工受到冲击。此外由于整体社会不再把家族的延续作为重要追求,又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在家庭经济方面压力更大,必须以更多精力投入工作的社会现实,因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相对都在弱化。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困扰——焦虑的母亲、“佛系”的父亲和定位不清晰的家教。最后,当代中国在社会发展和转型中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家庭残缺,致使农村的家庭教育空前艰难。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中国留守儿童(指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有一亿之多。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现阶段中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2.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挑战
在今天,教育已经明确区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人生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审美和情趣教育。在三者之中,学校教育发展最为强势。据统计,1946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5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179.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285.8万人。当时按全国4.7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万人中仅有高等學校学生3人,中等学校学生38人,小学生486人。全国80%以上的青壮年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通常在20%左右。而到了2018年,共有普通小学16.18万所,在校生10339.2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5%。共有初中5.20万所,在校生4652.59万人。高中阶段共有学校2.44万所,其中普通高中共有学校1.37万所,在校生2375.37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03万所,在校生551.84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毛入学率40%。从1946年到2018年,大、中、小三级学校的发展令人瞩目。
学校教育主体上是知识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上述庞大的数字加之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进入大学已经成为国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普遍追求。在这种升学导向下,人们不断强化知识教育,从而导致了三个后果。第一,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第二,知识教育成为学生教育的主导内容;第三,学习成绩成为对孩子进行评价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成为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也被裹挟,许多家庭把学校教育的内容延伸到家庭,形成在学校学习知识,回到家继续学习、巩固知识,导致很多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乃至六亲不认,对传统的家庭教育形成巨大冲击。
社会教育是以博物馆等为例,到2018年,中国已经拥有各类博物馆54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对国民进行通识教育、审美教育、情趣教育,而这些教育在传统中国也主要由家族完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强势发展和人们升学压力的增大,社会教育也呈现出向学校教育靠拢的态势,例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各类补习学校和为了各类艺术考试、特长考试等的艺术或者技艺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知识的要求不断提升,知识占有水平成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形式中成为一枝独秀。随着知识教育的强势崛起,原本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取向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向知识教育靠拢,其中受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双重挤压的家庭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3.家庭教育的模糊化与功利化
在知识教育呈现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家庭教育体现出目标模糊化与内容功利化的双重倾向。在当代教育体制之下,知识教育本身并不具备道德属性,家庭教育向知识教育密切靠拢,只能消解家庭教育的特性,弱化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人生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功能,使得家庭教育培育君子(淑女)的目标变得极度模糊,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致使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呈现出功利化的态势,而且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质化,未能有效凸显家庭教育的内涵。伴随这一问题的是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出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也受到一定影响。
(三)父母与新时代家风建设
当代中国的家教与家风,关注点虽然在下一代,但责任必须首先落在父母身上。事实上,因为社会形态和家庭形态的变化,当代中国父母的家庭角色和教育职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父母家庭角色的新变化
在传统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在大多数家庭里,父亲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他引导家庭的走向,是家庭成员共同认可的权威;母亲则是父亲的辅助者,负责家人的日常生活,督导子女的日常行为,她对子女的权威来自深厚的情感和孝道原则,当她教育子女时,往往还要借助父亲的权威。在当代中国,因为《宪法》等各项法律有关男女平等、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规定;也因为大量妇女参与生产劳动的事实,夫妻同时拥有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父亲和母亲的地位基本平等。另外,因为大家族的解体、小家庭的盛行以及对个体的强调,父母都不再把家族延续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这就导致了父母家庭角色的新变化。
第一,父親作为绝对权威的地位下降,而且父亲对家庭日常生活的参与程度加深。但是,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大多数父亲承担更多经济责任的现实,父亲对日常生活的关心不及母亲。第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基本和父亲持平。基于传统,母亲对家庭生活的投入远多于父亲,对日常生活的决策能力较父亲更高。第三,因为宗族秩序的解体和小家庭的盛行,父母之上大多没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存在,他们不需要置身于两代人之间,扮演上承先祖、下启子孙的角色,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把培养下一代作为首要的家庭责任。第四,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父母更多地希望能够扮演孩子的陪伴者甚至是朋友的角色,而不再强调家庭绝对的权威。
因此,当代中国的父母都是家庭的主导者,尽管他们能够全权处理家庭事务,但他们的权威感其实都在下降。其中父亲权威感下降得更加明显。另外,父母之间虽然仍然存在着性别上分工,但这种分工已经不涉及家庭权力。父母新的家庭角色毫无疑问影响着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2.父母新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职责
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下,父母的教育职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大多数父母仍然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审美情趣教育,但是与传统时代相比,他们的教育职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从强调家族传承转为强调个体发展。因为知识对于子女未来人生的影响巨大,父母对子女知识教育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多。受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孝顺长辈在多数家庭中已经不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相反,与老师沟通、辅导作业成为众多父母的必修课。第二,教育的性别差异缩小。当代中国大部分父母同时参与社会劳动,更因为随着性别分工的淡化,对男生和女生的未来预期基本一致,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也趋于一致,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再严格区分性别,父母同时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教育者。第三,父母传递家庭价值的同时传递社会价值。传统中国家国同构,作为社会价值的“忠信”蕴藏在家庭价值“孝悌”之中。当代中国家庭和社会、国家的关系已经不同于传统时代,但是,家庭仍然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养成地,父训母教的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人格养成乃至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塑造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三、家风传承的问题与对策
201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对中国家庭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此后每年发布。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中国共有4.3亿家庭户,约占世界家庭总数的五分之一。报告指出,中国家庭呈现出7大特点:家庭规模变小;家庭收入差距明显;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相比较而言,总体来讲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这些数据与趋势,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家庭问题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对于在新时代接续中华民族注重家教的传统,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塑造和谐上进的家庭关系,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和万事兴不仅是一个传统理念,更是一个卓有意义的时代命题。
(一)当代家庭与家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小家庭逐渐失守,出现了大量残缺家庭、破碎家庭,在家庭凝聚力和引导力方面都存在巨大问题;第二,经济成为社会唯一主导因素和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家庭也受到物质主义的严重影响,致使许多传统道德被漠视;第三,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教材与教师。
1.家庭的残缺化
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家庭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都在下降之中。图1是2012-2017年全国上半年婚姻人口的数据趋势,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离婚数量逐年递增的事实。
图1 2012-2017年全国上半年婚姻人口数据趋势(对)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https:∥www.chyxx.com/)。
图2 显示的是2017年中国离婚率十强城市: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https:∥www.chyxx.com/)。
从图1可见,虽然离婚率上升是普遍社会问题,但是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离婚率无疑更高。显然,婚姻失败是城市残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
农村的残缺家庭主要是由劳动力异地务工造成的。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我国目前有6000多万到1亿的留守儿童和5000多万留守妇女,这一数字反映出留守家庭已经常态化。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是目前关注较多的话题,但事实上,留守家庭本身也应该受到更多关注。因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缺失,家庭长期处于散沙状态,应有的家庭氛围、家庭伦理、家庭生活习惯无从培养,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极其深远。
2.物质主义日益对家庭道德形成冲击
现代化对家庭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方面在于它使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它也改变着家庭的结构,改造着家庭的精神风貌,让个体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加平等和自由。但在另一方面,现代化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因素开始异军突起,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和重要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也被纳入经济竞争之中,并且产生了一些严重问题。例如,组建家庭过程中的天价彩礼问题;将父母视为经济负担而弃养的问题;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负面影响还不是具体行为,而是物质主义对家庭价值的冲击。
古人在家教中,会权衡价值与利益的权重,主动选择放弃物质利益,追求精神价值。例如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云:“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見消亡。”同书又云:“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这样对家庭价值的维护对于家庭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而将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和责任扩展开去,又能形成更大的社会价值。比如,经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共情体验,人就能把在家庭中习得的孝、慈精神推广到全社会。而且,因为有这样的价值导向,人们判断家庭成员的是非功过,评价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也会更多的纳入价值因素。比如,“家和万事兴”就是将和谐视为评价家庭的重要标准。但是,当经济因素被无限放大时,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尺,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独有的温度和价值观就会下降和缺失。而且,因为家庭承担着人生第一粒纽扣的职责,在物化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变成新的物质主义者,他们道德和情感的缺失会导致社会价值环境进一步恶化,这又会形成家风影响民风的新问题。
3.家庭教育的“三缺”状态
中国有着悠久的家教传统。但是,时至今日,因为近现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和文化断层,家庭教育出现了缺乏教育理论,缺乏合适教材和缺乏有经验、有能力教师的“三缺”状态。其中,首先是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理论或者直接学习西方,或者直接来自古人,和今天中国家庭的现实状况和社会需求并不吻合。如何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文化传统,又富于现代精神,解决中国当代家庭问题、丰富中国当代家庭价值的家教理论至关重要。其次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缺乏家庭教育教材读本。目前的家教读本基本由古代家教读本改造而成,缺乏梳理,泥沙俱下,既不能体现当代家庭的变化,更不能符合当代家庭发展的需求。再次是家教师资的缺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乃至传统家教培训机构,但是真正具有良好资质的教师非常缺乏,以至于形成了不少的骗子机构。家教理论缺乏造成的后果是方向不明,家教教材缺乏造成的后果是内容不清,家教教师缺乏造成的后果是引导不力。
(二)当代家风建设的对策
1.借力脱贫攻坚,重塑健康家庭
家庭的完整健康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前提。而家庭的形态与质量又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村产业单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残缺。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此后,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近l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的脱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得到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这对于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家庭形态的健康和家庭教育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脱贫攻坚所做出的每一项努力,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基础。城市工作形态和生活形态也在重塑之中,2020年“内卷”“打工人”成为网络热词,提醒人们进一步关注职场压力问题,也彰显出青年一代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若能因势利导,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政策,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对于夯实家庭基础,塑造健康家庭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2.发扬家教传统,筑牢德育本色
陈来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价值观跟西方相比具有四大特点。首先是“责任先于自由”;其次是“义务先于权利”;再次是“群体高于个人”;最后是“和谐高于冲突”,主张以和为贵,不搞对抗。这四大特点放到家庭关系中思考一样有效。在现代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他(她)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家庭利益,致力于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种责任意识、义务原则、群体主义与和谐价值观从家庭推演到国家,既作为每个家庭成员的内生素质,又作为国民教育的底色,可以在家庭实践中学习、强化。在具体实践中,有以下内容尤为重要。第一,要倡导“孝”“和”并重的新型家庭关系。传统家庭最重要的职责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孝道和重视子嗣相辅相成,成为家庭的基本价值取向。如今,上承祖宗,下启后世已经不再是家庭的基本职责,夫妻关系取代父子关系成为家庭中具有主导性的关系。这样一来,规范夫妻关系的“和”取代了规范父子关系的“孝”,成为当代家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尽管如此,中国家庭扶老携幼的特性依然存在,在成年一代工作压力大增的今天,老一代对家庭协助的重要性还在提升之中。这样看来,传统家庭中“孝”与当代中国“和”的价值观应该融会贯通,形成新的家庭价值基石。第二,要重视底线教育。中国所有的家训、家教都不是顶层设计,而是底线教育。没有哪一本家教书籍教导子弟成名成家,相反,家训往往从底线立论。例如清代名臣张英所著《聪训斋语》对子弟的要求是“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不求贵而求不贱,不求富而求不饥,不求立而求不倾,不求达而求不败,这种为家庭筑牢底线的思路,是中国古代家教最重要的智慧,在今天仍具有格外重要的传承意义。第三,要重视父训与母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当代社会,父亲和母亲都是家教的主导者,也都是家教的践行者。在具体实践中,父亲既要充分发挥传统“父训”的精神引领作用,也要尽力参与到日常育儿的细节中来,树立刚中有柔的家庭形象;而母亲既要充分发挥传统“母教”的生活督导作用,也要关心大局,重视自我实现,真正体现当代妇女“半边天”的能量和追求。父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家庭的成长。第四,家国并重、群己兼顾。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既是传统家教的出发点,也是传统家教的落脚点。今日中国的国家与家庭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家国并重、群己兼顾仍然得到中国人的普遍认可,也是中华文明的巨大优势,决不能轻易放弃。
我们以“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作为切入点,可以大体窥知中国新家庭与新家风的基本价值取向。文明家庭的评选最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主题是“勤俭建国、勤俭持家”。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全国妇联倡导并发起了“争创五好家庭”活动,当时的五好家庭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好、生产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计划生育好;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好;邻里团结、文明礼貌好。”1996年,“五好家庭”改为“五好文明家庭”,标准也修订为“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2009年,“五好文明家庭”标准进一步修订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学习进取,科学教子;邻里融洽,友爱互助;低碳生活,热心公益”。
纵观不同时代文明家庭的标准会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家庭的塑造非常凸显家国一致的理念和情怀,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勤俭建国”,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爱国守法,热心公益”,乃至2009年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都把国家置于首位,凸显家国一致的特性。另外,随着时代发展,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只提国家与家庭两个层面,到20世纪80年代关注邻里关系,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出热心公益的理念,可以看出社会因素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而这一发展变化不仅属于新时代,也能够和传统有效衔接,因为在传统家训中,帮扶宗族、行善乡里也一直是受到褒奖的德行。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家教传统,立足于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特色,呼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总括于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之中。
3.重视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明晰的方向。在此,必须沉下心来,梳理清楚古代的和外来的家教理念、家教思想,分清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家庭的实际需求,激浊扬清,推陈出新。梳理和整合是一个大工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推进。待取得既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又符合未来家庭发展方向的基本共识后,再稳步推广、实施,才能走得更坚定而踏实。
理论建设之外,还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人才培养。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家庭教育提出要求:“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专门经费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构想。在此基础上,还希望能够把家庭教育的内容纳入婚前教育之中,通过培养合格的夫妻来成就合格的父母,再通过合格的父母来塑造合格的家庭,由此推而广之,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有庞大的家庭规模,有优秀的家教傳统,更有面向未来的家庭需求。家庭不仅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港湾,它还是人格养成的基地,也是梦想起步的码头。弘扬家教传统,涵容时代命题,致力于每一个家庭的美好未来,这不仅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最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杨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