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思维导图的药理学翻转课堂可行性分析与优化
2021-07-27彭媛贾闪闪娄晓月侯婷婷苗薇薇王璐
彭媛 贾闪闪 娄晓月 侯婷婷 苗薇薇 王璐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个性化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各种高校课程中实现推广与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对194篇关于药理学翻转课堂的学术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出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三大挑战。为应对三大挑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新模式,并在新冠疫情期间应用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药理学课堂上,初显成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 药理学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2(a)-0213-06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Pharmacology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mind mapping
PENG Yuan* JIA Shanshan LOU Xiaoyue HOU Tingting MIAO Weiwei WANG Lu
(School of Pharmacology, Sanquan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Province, 453000 China)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student-centere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 which has been promoted and developed in various college courses. Based on CNKI, 194 academic articles about flipped classroom of pharmacology were analyzed, and three challenges of this new teaching mode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meet COVID-19 challenges, this paper optimizes and designs a new mode of pharmacology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mind mapping based on previous works. It is applied in pharmacology class of 2018 level undergraduate rehabilitation specialty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Sanquan Medical College of “3+2”mode, and it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student-centered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l, which has been promoted and developed in various college courses. W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published studies through the CNKI database and analyzed 194 academic articles about pharmacology flipped classrooms. We summarized three major challenges of this emerging teaching model. In order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we optimized and designed a new model of "3+2 mode" pharmacology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mind mapping. It was applied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ind mapping; Pharmacology; Flipped classroom; Educational reform
藥理学是医学类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抽象难理解的特点[1]。传统课堂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欠佳[2]。因此,改革传统药理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个性化教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和深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在于师生之间的身份互换,将教学结构颠倒安排,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学习策略。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更好理解与掌握。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药理学教学改革中已然成为相关教育学者的研究热点[3-4]。
本文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上有关药理学翻转课堂的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出相关文献194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总结出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三大挑战,同时在此基础上,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并在新冠疫情期间初步应用于我校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药理学课堂上。研究者通过分析课程实施效果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用慕课作为辅助,能够克服翻转课堂的三大挑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 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截止到2020年8月以“药理学”为检索篇名合并“翻转课堂”为检索全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50篇,经过内容核查,有194篇文献属于“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范围。通过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见图1),对于这种教改模式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药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在设计时多与其他教育模式相融合。本文将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设置为大于3次,根据关键词共现性分析结果显示(见图2),在药理学的翻转课堂上结合较多的有:微课、案例教学法、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为MOOC)、蓝墨云班课、思维导图、问题驱动教学法等。
这些学者往往采取几种教学模式混合实践,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应用将加重时间投入,使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任务量增加。另外,在翻转课堂上加入大量的学习活动往往造成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2)翻转课堂设计时依然会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需要继续探索课程设计策略以及改进现代化教育技术。(3)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师生交流和学习反馈最为重要,但目前该教学模式的反馈机制仍不完善。因此,在未来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这些挑战都是教育学者们需要着重研究和改善的课题。
2 基于思维导图的药理学翻转课堂优化设计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模式,往往围绕一个思考中心展开,按照一定的逻辑向四周发散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和中心之间必有联系,具有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有助于师生构建知识框架,加深知识理解[5]。如果将思维导图用于药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上,可以缩短时间投入、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思维导图与微课、教学动画相比,制作起来相对简单,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师生共制思维导图,可以强化教学反馈,这些优点都可以极好地解决上文提出的翻转课堂面临的三大挑战。
早在2007年,潘雪丰[6]就已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药理学课程的板书设计之中,但实践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本文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重新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
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是将三个学习阶段与两个学习方式相组合,在有限时间里充分利用新模式,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三个学习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两个学习方法即思维导图和慕课。课前,学生观看慕课视频(苏州大学编),运用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大纲进行预习。学生应自行尝试完善思维导图,并将疑问标注在思维导图上;课中,教师在多媒体授课时,与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可在思维导图上做笔记。授课结束时,教师在思维导图上圈画重难点并提出思考题;课后,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通过回答思维导图中的思考题并完成慕课上的测验与作业,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具体流程见图3。
3 基于思维导图的药理学翻转课堂初步探索和成效
我校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共8个班267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在讲授药理学各论部分,应用上述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进行授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 录制思维导图微课,对学生进行培训
药理学各论讲的是一类具体的药物,知识点一般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方面,认识疾病,解决两W一H一C。即what——这类药物治疗的主要疾病是什么?Why?——这类疾病是如何产生的(即病理学基础)?How——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何?Classify——这类疾病如何分类?认识疾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药物。第二方面,认识一类药物,解决两W一C。即what——药物如何定义?Why?——药物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即药物的作用机制)?Classify——这类药物如何分类?第三方面,认识代表药物,解决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见图4)。
在药理学各论学习开课前,教师根据上述的三大方面录制微课,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维导图相关概念的普及以及如何制作药理学各论的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既可以手绘也可以使用软件工具。目前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工具包括MindMaster、Mindmanager、Xmind、iMindMap、MindMapper等[7]。這些软件简单易学,教师提供各个软件的相关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软件进行学习。
3.2 提供思维导图大纲,结合慕课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大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并发至QQ群。学生浏览思维导图大纲,建立知识框架,更有针对性地观看慕课课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在思维导图中标出,直播授课时更有针对性地听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直播授课重逻辑,师生共绘思维导图
我校教师采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授课,按照思维导图大纲逐级讲解,待一个知识点讲完后,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大纲上绘制分支。绘制过程中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节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使用完整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并提示重难点、布置思考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共绘思维导图可以让整节课的逻辑更加清晰,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4 结合思维导图复习,慕课作业变容易
授课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完整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生通过完成思考题和慕课上的测验与作业,检测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测试成绩,学生可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便于期末复习。
3.5 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实施成效
药理学课程结束后,教师使用问卷星对这种新型授课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45份。设计的调查题目和收集到的数据见图表1。
从图表结果来看,85.31%的学生喜欢这种新型授课方式,48.57%的学生认为新型授课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三大学习阶段均有帮助,超过70%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授课模式对理解、记忆、逻辑思维和创新发散思维能力均有所提升,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和整合药理学知识,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包括:66.12%的学生认为绘制思维导图过难,61.22%的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绘制思维导图,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的自觉能力不够、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不够,提示教师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引,同时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 结语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涉及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化学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8]。教师按照传统授课方式,不考虑教学逻辑,不顾药理学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学科特点,往往导致学生边学边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9]。本文通过翻阅文献,总结分析众多教学方法与经验,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同时克服翻转课堂本身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冠疫情期间,研究者将新型药理学翻转课堂应用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药理学课堂上。根据课程效果评价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基于思維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课前助教、课中助学,课后助记”的效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巩固知识要点,同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10]。同时,在本次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超过半数的同学不愿意在课前和课后花时间整理思维导图。这就提示研究者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引导,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侯姗姗.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职高专院校药理学教学思考[J].科技视界, 2020(10):142-145.
[2] 刘英华, 张根水, 罗健东. 药理学线下线上混合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评价[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8(3):48-50.
[3] 张伟. 近五年(2012-2016)高校翻转课堂研究的分析和反思[D].重庆:西南大学, 2017.
[4] G?k?e Ak?ay?r, Murat Ak?ay?r. The flipped classroom: A review of its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8(126): 334-345.
[5] 廖锦仲.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2(17):101-103.
[6] 潘雪丰.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07(6):82-83.
[7] 龚静鸣,张文华,李芳. 核心素养导向的基于思维导图的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 大学化学, 2019, 34(6):26-32.
[8] 丁伯平,李先伟,黄帧桧. 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承上启下主干课程作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7):1098-1100.
[9] 房玉真,姜松,王东亭. 思维导图在化工工艺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 2018, 46(21):124-126.
[10] 刘丽丽,殷玉婷,陈丽华. 思维导图构建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4):97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