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
2021-07-27周蔚华张艳彬
周蔚华 张艳彬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而产生并发展,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党史出版物的撰写主体、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研究视角等发生显著变化,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普及党史知识、传播党史文化等方面展现了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史出版物 历史考察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6-016-11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6.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强调党史的总结、研究、学习与教育,自觉地将其作为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史出版物是对党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研究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很多党史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出版物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长和壮大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党史出版物对于总结党的经验教训、展现党的辉煌成就、普及党史知识、传播党史文化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党史出版物的回顾,力图展现其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这无论是对党史研究,还是对于出版理论研究,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黨史出版物出版状况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视对自身进行理论总结。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机构、领导人以及党的理论工作者不断对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炼,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借鉴。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党史出版工作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前进和发展。由于军阀割据,长期处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党史方面的著作往往不能公开出版,常常处于地下和半地下出版状态。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和党的理论家,最早开始对党简短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先后撰写《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论陈独秀主义》等著作,这些著作已成为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党史研究的基础。[2]其中,《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为蔡和森应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邀请所作的报告,[3]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四大历次会议的政治背景、会议内容及意义等。这一报告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为研究党的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材料。[4]蔡和森随后写的《党的机会主义史》从党的成立一直写到“八七会议”,重点是五卅运动后党内机会主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集中批判了机会主义错误,指出了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党的思想、制度、组织和作风建设提出了看法。该文是对《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一文的深化。
较早对党的历史进行总结的还有党的另外两位理论家和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李立三。1928年4月,瞿秋白写就《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关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革命的报告》,此文是为党的六大准备的书面报告,于6月1日油印小册子发予党的六大全体代表。[5](271)以此为基础,瞿秋白于6月20日在党的六大上作了口头的政治报告,在书面与口头报告基础上形成《政治决议案》。在以上三个文件的基础上,瞿秋白写成五万字左右的通俗政治读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由中央出版局印行。[6](265-268)随后,瞿秋白写成《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这是其1929年12月至1930年6月在莫斯科列宁学院、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讲授中国共产党党史时使用的大纲。[5](323)大纲共有十二讲,系统地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条件、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阶级的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意义等内容,将1929年年底之前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分为九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历史背景、革命形势、党的会议及路线、方针、政策等。《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虽是一份残缺的大纲,但作为党史专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对党史全面化、体系化的反映。[6](324)1930年2月,李立三发表了《党史报告》。[7]该报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
为总结革命斗争中的经验教训以指导中国革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著作成为党史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理论家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恽代英《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张闻天《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华岗《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史》《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王若飞《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等。其中《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两部著作影响较大,在解放区甚至在国统区都广泛流行。[8]《中国大革命史》由华岗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写成,并于1931年7月由上海春耕书局第一次出版。该书详细论述第一次大革命的兴起、高潮到失败的全过程,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大革命的动力、对象、任务、意义、经验与教训进行全面阐述,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各方面工作及其路线、方针、政策。该书在当时被认为是“对中国史研究极有价值的著作”。[9](92)《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由《中国大革命史》改编扩充而成,于1940年8月由上海鸡鸣书店出版。该书联系抗日战争实际,从鸦片战争开始,总结了中国近代史历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经验教训,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该书在解放区许多地方作为中等学校暂定中国近代史读本,大量发行。[9](147)1937年12月,张闻天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在延安出版发行,署名为中国现代史研究委员会编著、出版(该书在198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次出版,署名恢复为张闻天主编)。该书出版不久便在上海、武汉等地相继翻印,发行全国。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的各类院校一般以此为教材或蓝本。直至1949年10月前,解放区各干部学校都以此书为课本。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出版十多个版本,印行20次以上。[10]该书从太平天国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分为七讲,每一讲都将革命运动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阐述其产生、发展及后果,并对历次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胡华称这本书为“我党历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这方面的教本”。[11]
延安时期,全党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理论学习运动,加强党的建设。《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适应学习运动的需要,由毛泽东及其他同志编写的党内教育的教材。该书于1940年在党内刊物《共产党人》上发表,随后出版单行本,在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后发挥了重要的革命动员和教育作用。[12]《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这些著作从思想上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194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提出将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全面的历史的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篇报告作为中共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问题的重要著作,对党史学习与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1945年4月20日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全面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其产生根源与严重危害。该决议是党历史上第一次对自己的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系统的总结并形成统一的认识,成为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的重要文献。
除上述党史方面的文献外,中国共产党还做了大量党史资料的整理与出版工作。早在1926年5月,中國共产党通过向导周报社出版第一部党史文献集《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13]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全党掀起学习党史的高潮,为给整风运动提供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材料,党中央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文件汇编《六大以来》《六大以前》,[14](967)分别于1941年12月和1942年10月在延安出版。此后,中央书记处在以上两本书基础上选编《两条路线》,于1943年10月出版。[15]以上三部文献集为学习和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
这一时期,苏联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著述和资料。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共产国际筹划和实施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包括出版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小册子,如米夫撰写的《英勇奋斗的15年》于1936年以俄、中、英等文字出版,1936年在莫斯科出版《烈士传(第一辑)》《中国人民的英雄》《中国人民的三位英雄》等。[16]这些图书虽然不是在国内出版,但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特殊作用,这些出版物在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在党的领导人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转变,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党史研究与出版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党史研究向规模化和体系化发展,党史出版物开始大量公开出版。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党史通史型著作,包括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学习杂志初级版资料室编《中国共产党简史》、刘祖春《中国共产党简史》、缪楚黄《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黄河《中国共产党三十五年简史》、王实等《中国共产党历史简编》、徐元冬等《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等。其中胡乔木创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于1951年6月22日发表在《人民日报》,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是一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著作。《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叙述和总结中国共产党30年历史的第一本简明党史,确定了中共党史的框架和研究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范本,以后的党史教材和著作无不受其影响。[17]该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成立背景、重要发展阶段等重大问题的介绍,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30年来的发展脉络与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革命斗争经验教训,宣传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出版后立即成为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的学习读本,并在海外传播,至1962年5月,人民出版社已重印28次,印数达212余万册。[18](123)
中国革命史专著与教材在这一时期也大量出版,如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叶蠖生《现代中国革命史话》、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何干之《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王德庆等《中国现代革命史讲话》、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四卷本等。其中胡华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于1950年3月由新华书店出版,该书一经面世很快成为新中国各界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普及读本,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第一本中国革命史教材、中国共产党党史教材。[18](154)该书从1919年五四运动写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功绩与作用、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以及毛泽东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对革命的指导等。胡华于1953年主持编写《中国革命史讲义》,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1959年正式出版,《中国革命史讲义》继承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叙述体例和框架,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扩充。[19]该书从五四运动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受教育部委托,何干之主持编写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12月出版,成为高校内部教材。该教材于1957年6月和1958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册出版,改名《中国现代革命史》。[20]该教材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起点,一直写到1956年6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全面反映中国革命面貌,并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斗争服务。
这一时期,党史资料工作的建设全面开始,如20世纪50年代中宣部内部发行的《党史资料》20册、人民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土地改革重要文献汇集》、中共中央办公厅1952年再版的《六大以前》《六大以来》、人民出版社1957年内部发行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等,为党史研究积累了扎实的原始资料基础。
1966年至1976年,党史出版工作遭受严重破坏。这一时期公开出版发行的党史题材出版物极少,只有极少数图书出版与发行,如《学习中共党史参考提纲》《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等,这些著作以路线斗争史代替中国共产党党史,虚构历史事实,以偏概全,[17]给党史研究和出版事业带来消极影响。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党史出版物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党史通史、党史专史、党史人物传记、党史资料整理等大量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一时期党史通史著作大量出版发行,包括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共产党史稿》、李践为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刘孝良主编《中国共产党史》、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郑惠等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志》、盖军主编《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简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简史》、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1921—194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和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共党史教研窒《中共党史讲话》(军内发行)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做出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成为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历史的经典文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等著作都遵循了《决议》的论断和评价口径。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撰述,于1991年8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国共产党70年来的历史道路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并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分期、对国民党的论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失误问题等提出许多新观点和新论断。胡乔木称之为“大家盼望已久的一部中等篇幅的内容比较完善而完整的党史”。[21]沙健孙主编的《中国共产党通史》是一部五卷本的党史著作,约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合作撰写,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齐。该书共分五卷,主要叙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在五卷本《中国共产党通史》的基础上增补、修改、校订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史稿(1921—1949)》于2006年10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集中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党史界和党员干部群众瞩目的重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是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基础上修订而成,2002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于2011年1月出版发行,同时《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校订重印。第二卷记述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
这一时期党史专门史出版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党建史、思想史、经济史、文化史、外交史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党建史方面,出版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大事记》、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杨钦良《中国共产党建设简史》、吴传煌等《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史》、刘晶芳主编《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建设史》、高新民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陈挥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等;在思想史方面,出版了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刘华清《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史》、张启华等《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张静如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等;在经济史方面,出版了顾龙生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刘勉玉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发展史》、赵凌云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张雷声等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等;在统一战线史方面,出版了胡之信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1921—1987》、王邦佐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顾行超《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史》等;其他专题如《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史》《中国共产党机关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宣传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国共关系史》《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感悟当代中国外交——中共领导集体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智慧(1949—2008)》等也纷纷问世。
党史人物传记出版成果丰硕,对党史人物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从一个重要方面充实与丰富了党的历史。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的领导人群体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李立三、张闻天、王稼祥等重要党史人物的传记相继出版。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成果首推《中共党史人物传》。1979年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决定编写多卷本传记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1980年5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卷)出版,至1991年6月《中共党史人物传》前50卷出齐,2017年《中共党史人物传》(1—89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共编入千余位著名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的传记,构成了第一部纪传体中国共产党党史,堪称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传记方面里程碑式的大型工程。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还与解放军政治部联合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与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等。
断代史方面,对党史不同时期均做了翔实、深入的探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力作问世。李新等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9月出齐12卷,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12个阶段进行论述,是一部资料极为丰富的中国革命史著作。该书在2001年修订增补时改为《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龚古今等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于1984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军事和政治方面详尽记述“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是我国比较系统地论述抗日战争史的第一部专著。[22]军事科學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本于1994年出齐,该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好评,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军军事科研成果奖等,成为研究抗日战争史的经典著作,并于2015年再次出版。[23]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五卷本由军事科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齐。该书按照全国解放战争过渡、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五个阶段编为五卷,是一部系统反映全国解放战争史的大型史著。[2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撰写的《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改革开放30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2008年出版。由柳建辉、曹普编写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史(1978—2008)》于2008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历史档案的陆续开放,停滞了十余年的中国共产党史料整理出版以空前规模重新展开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辑的《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由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11冊,后根据新收集的重要史料续编7册,该书在当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党史资料书籍”。[25]中央档案馆编辑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49)》全套书共18册,收录1921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发布的重要文件,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89年至1992年陆续公开出版。[26]随后,延安整风时期选编的《六大以前》《六大以来》分别于1980年和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再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2年5月至1998年5月出版,2011年再版,是第一部系统公布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以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重要文献。[14](968)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于2008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从1978年12月至2008年10月的重要文献共232篇。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2012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足新时代的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史工作作出新的全面部署,党史出版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新时代以来,党史通史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央宣传部组织并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李忠杰《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等。201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任务。该书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时六年编写完成,叙述和反映1921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2016年6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开出版物中,撰写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系统完整的一部党史通史基本著作。[27]《中国共产党简史》是按照党中央部署,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写的党史简明读本,2021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是全党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重要读物。
在专门史和断代史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在专门史方面,出版了何一成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孔繁轲《中国共产党文化创新史》、严运楼《中国共产党社会福利建设史》、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等。在断代史方面,改革开放40余年的光辉实践成为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意义和地位愈发凸显,关于改革开放时期的著作出版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32卷丛书是中宣部确定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出版物,2018年由人民出版社和全国各地方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组织编写,2018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18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改革开放研究丛书”。2018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整装性系列丛书《改革开放实录》,是了解地方改革开放史不可多得的资料书。
这一时期,党史文献出版的推陈出新进一步夯实了新时代党史研究的文献基础。第一部以专题形式编写的大型党史知识工具书《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组织编纂,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共收入一万余词条。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共产党口述史”书系,包括《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改革开放口述史》《改革开放四十年口述史》《改革开放口述史(地方卷)》,让亲身经历和见证新中国历史的老领导、老同志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2021年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两部著作的出版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史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南。
二、百年党史题材出版物的特征变迁
党史出版不是单纯的出版活动,而是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代性。应时代和形势的变迁,党史题材出版物在党的不同时期承担的作用、功能和使命也有显著变化,呈现出自身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变化可概括为五大转变。
1. 从个人作品为主向党的有关机构作品为主导、个人作品为补充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党史出版物通常以个人撰写为主,如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瞿秋白《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李立三《党史报告》等为向党员或干部进行宣传教育所作的报告或讲稿,一般只在党内流行。革命经历直接影响他们对党史的认识,对党的历史有切身的感性了解,且可以接触并积累一手资料,但他们所表达的多是个人观点和认识。
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党史研究机构,可追溯至1929年瞿秋白在莫斯科设立的党史研究室。[28]虽然现存史料无法全面知晓这一机构的面貌,但说明早期党的领导人对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重视。随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和整风运动的开展,回顾、总结、学习党史成为党内一项重要工作,党内开始将中国共产党党史资料的收集和编纂作为总结党史的一项政治活动。1942年,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党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开始有组织地收集党史资料。革命家个人著史的风气逐渐改变,党内集体开始对党史进行大讨论。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史书写进入根据历史决议解释党史的新阶段。[29]抗大、陕北公学、华北联大等教学机构的规模化发展,中国革命等专业课程的开设和专业队伍的逐渐形成,同样推动党史著作由个人撰写迈向集体撰写。如张闻天在抗大开设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课程并组织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会,参加者分工明确,每人写一讲并由张闻天修改定稿,最终形成《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这一代表著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下,全社会掀起学习和宣传党史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重视和提倡全国各地进行党史研究。1951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收集党史资料的通知》,同年11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之下设立党史资料室,负责党史资料编撰和研究。1958—1960年,中共中央号召地方编写地方党史,从而使各根据地和红军各军团、方面军的历史资料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的主导下,党史资料和著作的出版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权威的党史专门机构相继成立。1980年5月,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成立,负责全面征集、整理党史资料并编辑出版党史资料丛书等。1980年5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组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要任务包括编辑出版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文选和著作,编辑出版中共中央文献资料,编辑和撰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年谱和传记等。1988年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成立,主要任务包括编辑和出版重要党史书刊,征集、整理和编纂重要党史资料等。2018年,为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和著作编译资源力量,整合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编译局,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现直属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是专门的出版机构,他们和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等党的出版机构一起共同担负着党史出版的艰巨任务,不断推出由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集体编写的党史出版物,这些出版物成为党史研究中的权威文献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党史学习资料。
20世纪80年代,由于一度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个人编写的党史中出现偏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乱象。为此,出版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党史出版物的管理。1988年,新闻出版署下发几类需经专项申报的选题的通知,要求按照规定办理专项审批手续,未经申报不得出版。[30]1990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规定描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观点必须符合《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这类图书限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出版社出版,且必须报新闻出版署或其他部门专题审批。[31]出版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书刊审读、专项选题审批、出版物治理整顿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党史出版从革命家自发地对革命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宣传,到权威的专门机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完成党赋予的出版任务,在管理部门和出版机构对个人作品的严格把关下,保证了党史题材出版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 从为革命斗争服务向为党的中心工作与学术研究服务并重转变
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不同时期党史出版的定位与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出版的重要目的是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中国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党史出版强调立足社会主义实践,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坚持为党和国家的大局和中心工作服务不动摇,发挥其为现实服务的实用功能,为推进党和国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与此同时,伴随党史研究学术化的孕育与发展,党史出版追求为中心工作服务和为学术研究服务的互融互通,以实现其现实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有机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党和全国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的促动下,党史研究在坚持党史研究和出版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注重沿着学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路径前进,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史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党史研究方法的长足进展、党史研究领域的大幅扩展、党史资料建设的全面展开,党史研究的学术性不断增强。党史学界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理论体系等进行讨论,《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共党史学史》《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学概论》等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其他党史题材出版物也大多由权威的党史研究机构、出版机构和专家编撰,成为党史研究体系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中国共产党党史学成为相对独立且系统规范的学科,党史研究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
3. 从服务于当时的现实政治斗争向服务政治斗争与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相结合转变
中國共产党的百年史,可以说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因此,党史出版工作也与现实斗争紧密相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通过伟大斗争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使命,党史出版以革命斗争为主线论述历史,以明确当时斗争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并指导当时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伟大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党史出版通过对不同时期党的斗争经验的总结与斗争方向、原则和策略的揭示,对全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的思想理论教育,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开展理论宣传与教育活动,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党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并行齐进的历史,党史出版工作服务于党员思想理论建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创造历程的全面系统的考察,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党的现实政治斗争密切结合,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提高了党员干部进行伟大斗争的自觉性。因此,党史出版将服务政治斗争与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相结合,把党的中心任务与党的思想建设结合,密切联系党的政治斗争形势,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威力,有效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效用。
4. 从党内教育向党内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出版以面向党内开展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为主,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党史,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指导党内干部与党员进行革命实践。特别是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的需要有力地促进党史的编撰和出版活动,为党员干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以党内教育为主的党史题材出版物具有鲜明的斗争精神和政治凝聚作用,将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以严肃的政治话语分析和评判党史人物与事件,通过政治性的话语表述、单向式的灌输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化色彩浓厚。
新中国成立后,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员干部教育逐步推向社会教育,学习群体逐步向党外扩展,面向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党史学习进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阶段。党史出版从面向党内开展政治宣传教育,逐渐发展为面向党内教育与向社会普及党史知识、传播党史文化并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过于严肃的政治话语表达方式难以承担通俗化、大众化表达党史的功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传播效果。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与扩张,逐渐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党史题材出版物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基础上,以大众生活话语表达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以适应社会教育的要求,在力求准确性的同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生动鲜活、深入浅出的话语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新的传播技术的不断应用加速了出版融合,如何运用新的传播技术进行多媒体、多样化、互动性的表达,成为近年党史出版的一个新动向。《不平凡的七十年》《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中共党史简明读本》《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等党史读物用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叙述和话语方式,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生动性于一体,有的还采用全媒体形式表现,如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革命者》为蓝本,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发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课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上述出版方式的变化都是党史出版迈向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道路上的有益探索,有助于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在全党全社会凝聚广泛力量。
5. 从宏观党史向宏观与微观党史并重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题材出版物大多致力于历史事实的宏大叙事和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近现代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初步确立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革命史研究基本框架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史题材出版物从注重宏观历史的考察到宏观化和微观化的统一与互补。这一时期,宏观性研究的著作出版方兴未艾,注重在长时段的历史时空中梳理发展脉络并总结整体性规律,为具体分析各方面问题提供全面性的把握。同时,党史微观化的研究异军突起,对党领导的某一领域、某一时期、某一区域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人物的活动、党史发展进程中某一重要事件等进行细致深刻的分析。横向来看,全面推进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统一战线工作、对外工作等领域的专门史著作不断出版;纵向来看,党史出版致力于细致考察与分析党在某一阶段的发展面貌及重大事件,促使断代史著作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伴随从中央到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和研究机构的成立,全国各省市的地方党史出版工作取得极大进展,地方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著作相继问世。党史人物传记和年谱出版方面,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一辈革命家逐渐扩展到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物、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党外人士等。微观化的党史研究及出版工作所挖掘和考证的局部、细节问题延伸了宏观化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成为观照宏观历史的全新途经,扩大了党史工作范围和影响。
三、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高了全党的政治理论水平
党的百年历程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出于对革命经验的总结,蔡和森、瞿秋白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党史著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学习起到重要作用,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打下了初步基础。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确立党史著述应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系统整理并编制《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献,逐步确立、解释、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时期,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党史学习和教育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党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党史出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其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对历史规律和经验的总结同现实的改革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时代以来,党史出版立足大历史观的宏观视野,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百年党史出版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并指导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成果的大量出版,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至广大党员的思想深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2. 总结党的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指明党在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前進方向
党史题材出版物系统回顾党所处的历史背景、经历的各种严峻考验,深刻地总结了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取得的经验,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史出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特别是论述了“左”倾、“右”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潮给党的事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突出论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的领导地位,阐发了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等科学论断,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艰辛探索中的成就与挫折进行深刻总结,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反思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发展与现实实践做出深刻阐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规律等进行梳理与探讨,推动新时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与探索。
党史出版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对于党和国家带有根本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加以阐释说明,阐述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体系、主要观点、思想传承以及重大历史意义等,将党的发展过程与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过程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党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
党史出版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对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的吸取与总结,从胜利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失误中吸取教训,有助于在全党形成勇于坚持真理、敢于纠正错误的风气,对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对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起到启示作用。
3. 客观展示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
党史题材出版物全景式记述中国从危亡走向复兴,党带领人民由苦难走向幸福的百年奋斗征程,从领导人民群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救国大业、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兴国大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富国大业到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大业,勾勒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不朽功绩。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深刻地改变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谋求中国人民福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考验中始终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整体意志,成为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为伟大事业奋斗的根本保证。使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深入人心,充分昭示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 普及党史知识,传播党史文化,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积极意义
党史题材出版物通过对党史进行系统和完整的综合、提炼与解读,为推动党史知识的普及提供重要的资料支持,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党史出版是传播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对创造党史文化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为进一步增强党的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奋斗不息的生动写照,党史出版从党史知识和党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阐述和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性,彰显和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认识深化和精神传承,有利于全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始终不渝的目标,一步一步将为崇高目标奋斗的伟大实践向前推进。党史出版依托党史知识和党史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诠释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制胜法宝,有利于全党将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深处,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心同德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
党史出版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记载和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和风雨历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在不懈奋斗中始终坚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为党史出版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党史题材出版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提升党史研究质量,增强党史宣传教育效果,为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21(7):4.
[2] 王继平,李永春,王美华. 蔡和森思想论稿[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13.
[3] 蔡和森. 蔡和森文集(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57.
[4] 李永春. 蔡和森年谱[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213.
[5] 刘小中,丁言模. 瞿秋白年谱详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6] 周一平. 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 中央档案馆. 中共党史报告选编[G].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04.
[8] 桂遵義.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413.
[9] 向阳. 华岗传[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0] 程中原. 张闻天传[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509-510.
[11] 张闻天. 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19.
[12] 欧阳军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M].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2,112.
[13] 郝瑞庭. 简论延安时期的党史文献整理工作[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39-44.
[14] 徐光春.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 武汉:崇文书局,2018.
[15] 毛澤东思想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 思想·道路·制度: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上卷)[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705.
[16] 王松堂,陈金龙. 共产国际与中共建党纪念活动的发端[N]. 光明日报,2011-04-27(011).
[17] 田子渝,曾成贵. 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2.
[18] 周一平. 中共党史史学史[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19] 刘涓迅. 革命史学家胡华[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135.
[20] 周一平. 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259.
[2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1.
[22] 王建辉.《中国抗日战争史稿》评介[J]. 世界历史,1985(8):61,62-63.
[2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再版说明.
[24] 江英. 系统反映全国解放战争史的学术力作──评五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J]. 军事历史研究,1999(2):185-187.
[25] 孟文镛,陈梅龙,张安. 新编中国史学习手册[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647.
[26] 魏烈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49)[J]. 苏区研究,2019(4):2.
[27] 曲青山.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写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出版之际[J]. 中共党史研究,2016(7):13-17.
[28] 叶孟魁. 瞿秋白是最早的中共党史研究室创建者[M]//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 瞿秋白研究文丛:第3辑.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43.
[29] 耿化敏. 改革开放前中共中央编写党史教科书的设想[J]. 中共党史研究,2014(2):35-44.
[30] 新闻出版署办公室. 新闻出版工作文件选编(1988—1989)[G].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0:204.
[31] 新闻出版署办公室. 新闻出版工作文件选编(1990—1991)[G].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124-126.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History Themed Publication
ZHOU Wei-hua1,2, ZHANG Yan-bin2(1.Research Center of Journalism and Social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history themed publications have been thriving with the cre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CPC and have accumulated rich achievements, which has becom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in the historical journey of the CPC. During the one-hundred-year progress of the CPC, the subjects, function, orientations, service objects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y themed publications of the CPC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been presenting the important and unique value on promoting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s well as drawing lessons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s, recognizing valuable achievements 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displaying the glorious achievements of the CPC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popularizing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PC, and disseminat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PC.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history themed publication;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the contemporary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