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活动为依托的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策略探究

2021-07-27殷小俭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2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综合能力中职语文

殷小俭

【摘要】中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受此原因影响,中职语文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失去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动力。学习评价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其对语文学习所产生的导向、激励功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依然沿用闭卷考试这一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模式,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更不用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以《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引进西方多元智能理论与 建构主义理论,巧设课堂活动,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培养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继续学习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综合能力;活动

中职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满腔热血,但中职生又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讨厌以分数论英雄,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以各式活动为依托的多元评价方式尤其适合中职学生。让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从中获取成功的快乐体验,从而让成功的体验转化为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语文学习过程的积累和整合,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根据中职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他们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语文课堂,不喜欢靠死记硬背过关的语文考核,他们喜欢趣味性强的语文课堂,喜欢在做中学,学中做,喜欢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获得知识,提高素养。所以,以各式语文活动为依托,在活动中实施科学的评价策略,帮助学生成长是中职学生所最喜闻乐见的语文学习方式。

在倪文锦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编排了三部分的内容——“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立足教材,在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堂设置各式语文活动,以活动为依托,对中职学生实施语文学习评价策略。在对中职学生实施语文学习评价策略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评价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可通过学生参与度的高低体现;二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程度。可通过与各方面的合作是否融洽来体现;三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现的综合能力。如积极应对困难的态度,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搜集资料能力、PPT制作能力等。

例如,在“阅读与欣赏”课中,在教学《读书人是幸福人》时可采取以下评价策略。

《读书人是幸福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本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共选取了 四篇课文,学习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而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好书伴随我成长”。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必 读课文,不仅为后面的必读课文教学奠定了教法学法上的基础,还为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做好了学习技能上的准备。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价策略,笔者在课前调查分析了学生的现状和特点:1.迷茫。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的目标是学好专业,高中毕业后马上就业。因此,没有高考压力的他们不知文化课的用处何在。2.厌倦。学生普遍厌倦了传统语文学习评价模式的单调和无趣,认为只要期末勤奋背熟复习卷就可以拿到学分。但学生们个性张扬,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另外,他们排斥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注重实践的亲身体验。

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倡导的教学的開放性、启发性和自主性,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探究、情感体验等以直接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运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和多元评价法等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感受读书的幸福。

教学准备分为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个方面,教师除准备好教学课件以外,还可以设计读书卡和评价表。而学生的准备则包括个人准备和小组准备。

个人准备:要求每位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自主学习阅读的各种方法,并在读书卡的指引下完成老师指定书目的阅读 (指定书目是《论语》《歌德诗集》、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填写好读书卡。这个过程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和自主探究法,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并学会自我评价。

小组准备:全班48名学生,根据强弱搭配的原则把全班分为孔子组、歌德组、三毛组、秋雨组4个小组,12人为一组,选出组长,由小组长组织讨论、评价,并整合本组成员的读书卡内容,制作成PPT以作课上交流之用。这个过程主要运用了小组合作法和多元评价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不同智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评价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抢答环节、展示环节和精读重要段落环节。每个环节都以PK赛的形式进行,以得票最高者为胜。

首先是抢答环节,共设计了两个问题:1、作者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读书人是幸福人”?2、读什么样的书帮助我们做一个有崇高 追求和高尚情趣的人?让同学们运用速读法和圈点法在文中勾画出答案后进行抢答。答对的小组得1票。

其次是展示环节,由各小组派代表完成。此环节通过评价学生制作PPT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首先,请“三毛组”和“秋雨组”展示课前小组合作制作的PPT,边展示边描述通过课前阅读《撒哈拉沙漠 》和《文化苦旅》,增广了哪方面的知识。展示完成后齐读第二段,感受读书带给我们的不同时空的世界。然后,请“孔 子组”和“歌德组”进行展示,并结合PPT描述通过课前阅读《论语》和《歌德诗集》,得到哪些精神上的享受。展示完成再齐读第三段,感受读书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感化和陶冶。展示结束后,全班同学与教师都通过扫描课前制作好的评价二维码,对展示的小组做出评价。并把手中的一票投给自己最喜欢的小组。

最后是精读重要段落环节,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是: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2.本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哪些修辞手法?最快最好完成讨论学习的小组可获一票。明确讨论结果后,再齐读第三段,体会本段写作特点。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综合能力中职语文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