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2021-07-27
你们提笔追梦 我们全力护航
文|交轩 图|莫小华
高考,是莘莘学子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机遇,全社会高度关注。为给考生创造安全畅通宁静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启动高等级勤务,全方位加强护考出行保障服务。
安全保障有力度
高考不仅是学生们的一场重要考试,对于交管部门而言也是一场交通安保的“大考”。为做好这份“答卷”,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前专题部署2021年高考交通安保工作,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认真分析近年高考期间道路交通特点,提前了解考场分布情况,实地踏查考场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研究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全力以赴保安全防事故,千方百计保畅通防拥堵。
高考期间,北京市交管部门启动高等级上勤方案,承担全市高考交通保障任务的民警全部提前至6时30分到岗到位,800余名铁骑队员全员上岗,同时强化122报警台人员值守,对考生突发紧急情况的及时予以帮助;广东珠海交警支队全警上路,采取“一考点一方案”,全面加强全市考点周边路段的交通疏导和巡逻监控,交通信号控制人员全天候值班备勤,确保全市11条高考大巴线路沿途一路畅通;陕西西安交警支队推出强化警力疏导、优化交通设施、开辟绿色通道、净化停车秩序、轻微违法教育不处罚、24小时接受求助、多媒体路况播报等七项措施,确保高考期间交通秩序安全畅通;浙江台州交警支队出动“智能抓拍”无人机,严查严处考点周边乱停乱放、乱鸣喇叭、违反禁限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据统计,6月7日至10日高考期间,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1200余处考场周边路口进行了优化,增补了5187个交通标志,增设了20余万个停车泊位。同时,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摸排了8200余辆集中送考车辆及驾驶人,排查车辆隐患、清零交通违法,确保集中送考车辆人员安全合规。为便利送考,公安交管部门服务管理并重,对送考车辆发生的5700余起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教育警告后及时放行;对涉考车辆的1600余起交通事故,按照“先考试后处理”的原则取证后先予放行,事后妥善处理。
紧急救助有速度
每年高考,总会遇到考生突发各种各样的“意外”,忘带准考证、走错考场、车辆抛锚、堵在路上……好在公安交管部门及时开展紧急救助,为考生抢回了时间。
6月7日上午8时10分,浙江杭州交警支队余杭大队铁骑民警赵登辉正在余杭区学军中学考点门口执勤,接到老师求助称一名考生不小心把准考证落在了公交车上,而公交车早已驶离公交站台。赵登辉问清考生在公交车上坐的位置后,一边用对讲机与前方路口的同事取得联系,一边狂奔追赶。奔跑近1公里后,公交车终于在一个红绿灯路口被前方同事拦下,赵登辉也赶到了公交车前,他与司机说明来意后,在公交车的座位上找到了准考证,后又继续狂奔1公里,返回学校门口,及时把准考证交还到了考生手中。
6月7日上午8时31分,在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民主校区高考考点,一位考生向正在执勤的交警二大队辅警韦武辉求助,称自己走错考场了,应该是去四中五象凤凰校区,请求帮忙。此时距离开考不到半小时,而两个校区之间相距15公里,需穿越3个城区,又正值上班高峰期,送考难度不小。韦武辉和现场带班的大队领导立即将情况报告支队指挥中心,启动跨辖区联动处置。在指挥中心的快速调度下,二大队民警刘小川驾驶警用摩托车在前引导,辅警韦武辉驾驶警用摩托车搭载该考生小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路疾驰,六大队辅警陆恒旭则驾驶警务摩托车在前方接应,以最快速度赶赴四中五象凤凰校区。8时54分,在三辆交警铁骑的护送下,考生顺利抵达考点,这趟风驰电掣般的“同城速递”成功“送达”。
据悉,为救助考生,高考期间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开设了839条高考交通服务热线电话,设置了8000余处高考求助服务点,及时接收紧急救助信息。通过警车带道、接力护送等方式,保障了1.64万辆次运送考卷、接送考生车辆的优先通行。对耽误乘车、忘记带证的1135名考生,通过铁骑送考、警车引导、通道保畅,积极为“迟到”考生“加速度”,努力不让一个考生“掉队”。
热情呵护有温度
高考犹如战场,但从不缺少温情。公安交警在全力做好交通安保的同时,也将一份关爱传递给了学生们,温暖了整个社会。
6月7日,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街路口,一名家长找到执勤民警,想让民警帮忙看护自己的小孩。原来该家长要送老大去育才中学考点参加高考,带着年幼的老二不方便,犹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气向民警求助。还没有结婚的交警虽然对照看孩子这个“临时工作”不太擅长,但还是欣然接受了家长的求助,并倾尽全力逗这名在场外“监考”的小宝宝开心,一直等到家长回来。临别时,小家伙还摇摇小手给交警叔叔说了声“拜拜”。
6月7日下午,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一考生提前来到考点,离进场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于是询问偃师交警大队民警是否可以临时借用交警岗亭温习功课。执勤交警当即同意,并调好岗亭内的空调温度,保持岗亭内的安静,将交警岗亭作为考生的临时教室。
6月8日,在广东湛江麻章北大附属学校考点,上午的考试刚结束,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很多考生被暴雨打了个措手不及。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驻守在考点服务站的湛江交警支队麻章大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机动、勤务一中队警力到场,第一时间将考生送至就餐、休息地,并想方设法防止暴雨淋湿考生致病,影响后续考试。护考过程中,为不耽误考生们就餐休息时间,许多民辅警甚至来不及披上雨衣,就骑上警用摩托车在雨中开道。考生们纷纷发朋友圈点赞:“警察叔叔真的好棒!”“那感觉太暖心了!”“这辈子都没这么感动过!”
交警为考生追梦默默坚守,考生因交警守护备受感动。高考结束后,多地考生纷纷向护航民警鞠躬致谢,送水送零食,民警被孩子们的可爱和真诚深深打动,广西来宾交警支队宣传科长李晨在朋友圈中写道:“最令我动容的是一辆送考车的考生对着我大喊‘叔叔,我今年第一志愿填警校!’我突然心口一热眼睛就湿了!这辈子有人想成为你的样子,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用执着坚守换一方平安
文|刘旭 图|葛胜东
重庆市渝北区的茨竹镇中莲公路,是从四川邻水县、茨竹镇到华蓥山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地,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流、车流出入,最多可达1000车次/天以上。花六交通劝导站便驻此地,每天劝导员黄素蓉都会坚守在这里,工作单调却充实。
据了解,花六交通劝导站于2011年底成立,于2015年初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是渝北区第一批标准化交通劝导站,重新安装了自动起落杆和视频监控系统,添置了电脑、办公桌椅、空调等办公设备,为劝导员配备了反光背心、反光雨衣、应急照明等个人防护用品,结束了劝导站“路边摊”时代,解决了劝导员在极端天气上岗的难题,达到了可全天候开展交通劝导的目的。
今年52岁的黄素蓉已工作9年,她每天的工作便是站在路口发放宣传单,并提醒每一个来往的驾驶人慢开车、莫占道、勿用火,登记后才放行。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得细心,离不开人,还要盯紧易燃易爆物品。除了日常工作以外,黄素蓉闲暇之余还会认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交通安全自我保护和防范知识。“只有我自己懂交通安全,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黄素蓉说。
不戴安全头盔、超速、超载、超员、非法载客、无证、无牌,这是曾经花六村长期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村民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完全意识不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仅仅依靠交巡警的治理往往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成立花六劝导站后,黄素蓉主动担负起交通劝导和纠违工作,并积极地配合交巡警治理这些难题。每年的华蓥山宝鼎“6·19”庙会期间,是黄素蓉最累的时候,她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工作量是其他劝导站的3倍。尤其是庙会正值仲夏时节,室外温度达37摄氏度以上,黄素蓉常常是在烈日下暴晒一整天,一身衣服再套上荧光背心,不一会儿就被汗水浸透了。中午她也只能匆匆扒几口饭,又得赶忙站在劝导站前开始工作。有了劝导站的建立、劝导员的努力,治理效果立竿见影,群众不文明交通行为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频率都大幅下降,村民也逐渐意识到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茨竹镇农村道路实现了安全事故零死亡的目标,这与茨竹镇道路安全办公室的重视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茨竹镇道路安全办公室召开多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自排道路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每月查处违法违规车辆均超过60辆。“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就是要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守,就是要像一片绿叶一样,为了群众的安全默默奉献。”茨竹镇道路安全办公室负责人傅崇伟说。
挺身而出的时代英雄
文图|闻欣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听闻湖南省常德市个体货车司机龙兵疫情防控期间11次驰援湖北,习近平总书记如是称赞。在2020年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龙兵瞒着家人前往武汉,为武汉人民送去温暖与爱心。回忆起11次驰援武汉的经历,龙兵自己都有点难以想象。“那一个多月真是太苦了,是靠着心里的一股力量坚持下来的。”2月11日,在看到常德微善风联盟急寻大货车司机运送一批爱心物资去武汉的消息后,龙兵立即决定报名参加,怕家人担心,便对妻子谎称去帮朋友厂房搬迁,直到去武汉的路上才对妻子说了实话。“我当时非常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只能不停嘱咐他做好防护,注意安全。”龙兵的妻子皇启云说。
“几百公里的路,往武汉方向开的车只有我这一辆,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特别是越临近武汉,车载GPS的安全提示越为频繁:“您现在前往的是武汉方向,请一定做好防护。”为了节约时间,一路上龙兵除了在检测站,中途不下车、不喝水、不上厕所,只想着尽快赶到武汉。“到了武汉我更加知道,武汉人民是多么需要我们。”于是,龙兵决定第二次去武汉。但是,第二次的路途艰难超出了龙兵的想象,因为下雪,雨刮器几次被冻住,龙兵只能一次次下车用热水去浇,甚至用银行卡一点一点地刮。另外,因为雨雪路面湿滑,龙兵只能降速行驶保证安全,原本5个小时的路,这一趟,他足足开了8个小时。
反复前往武汉,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风险,龙兵决定以车为家。“几乎每顿都吃泡面,生活用水都是靠水箱里的水。”虽然艰辛,但龙兵也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湖北一家加油站看到龙兵开的是送爱心物资的车,不仅给他送来了食物和水,还免费为他提供了货车必用的尾气液;每次进入武汉,交警都会朝他敬礼,当地车辆都会鸣笛致谢;来接收物资的武汉志愿者总会一次又一次地对他说:“您辛苦了,谢谢!”一想到这些画面,龙兵觉得一切都值了,“从武汉回家后按照规定居家隔离,一段时间不出车肯定会影响收入,但我始终认为这个选择才是正确的。”
龙兵不仅是一名司机,还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参加完座谈之后,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在国家需要我时,就要挺身而出义无反顾,“雪中送炭”是职责使命所在、职业操守所在。(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