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及CT血管造影在其诊治中的作用

2021-07-27吴章松陈然刘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造影剂脑血管发作

吴章松 陈然 刘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六安 237005)

短暂性脑缺血(TIA)主要是由于脑组织暂时性缺氧、缺血而导致的神经功能异常情况,大多数患者能够在发病1 d内逐渐恢复正常,且不会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1〕。但据有关调查显示,部分TIA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极易转变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而导致严重后果〔2〕。有学者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且危险因素,对患者存在的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尽早发现并明确诊断,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及预后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该检查属于无创性操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限制性〔4〕。而CT血管造影(CTA)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性检查,能够对脑血管病变部位及狭窄情况进行准确显示,从而逐渐在临床上应用,但具体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拟分析采用CTA检查对TIA患者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因TIA发作来六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40例接受CTA检查,20例接受DSA检查。所有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1~79岁,平均(62.5±6.3)岁;合并疾病类型:糖尿病17例,高血压23例,冠心病11例,高脂血症9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TIA的判定标准;(2)经颅脑CT显示均无颅内出血情况;(3)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伤者;(2)合并存在因本次疾病损伤的相关责任病灶者;(3)对造影剂过敏者;(4)具有出血性疾病史或神经功能障碍者。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CTA或DSA检查,(1)CTA检查:采用经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进行检测,由患者主动脉弓扫描至Willis环上方约1 cm位置,其相关参数设置:采集矩阵512×512,层厚0.5 mm,螺距0.4 mm,管电流300 mAs,管电压120 kV,旋转时间0.4 s,扫描所需时间7~9 s。利用双通高压注射将100 ml碘海醇经由右肘静脉给予患者,注射速率5 ml/s,采用CTA自动跟踪技术扫描期间,其主动脉弓阈值设定为150 Hu,然后将采集数据传至相应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高级血管分析及多层面重建等的图像处理。(2)DSA检查:采用DSA造影机(生产厂家:西门子公司,型号:C臂An-giostarplus)进行检查,并经由患者股动脉穿刺,同样采用碘海醇血管造影,取其正侧位进行投影,若显示不良则可加弓上双斜位,以便促使患者狭窄部位能够完全展开,然后经由侧位、正位及斜位等对患者颅内动脉进行造影检测。(3)影像学判定,上述两种检测均由放射科及神经内科介入医生同一组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步骤进行,并将DSA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对结果进行准确判定。

1.3观察指标 (1)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测特点,主要包含临床症状、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及24 h内发作次数。(2)记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将DSA作为判定金标准,并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对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判定,若狭窄10%~29%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3)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测的基本情况,主要包含成像次数、X线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临床特点分析 60例TIA患者中均存在面舌瘫及单侧肢体偏瘫,且合并存在言语障碍40例(66.7%),合并偏身感觉障碍者41例(68.3%),轻度意识障碍6例(10.0%);发作持续时间5~10 min 28例(46.7%),10 min以上至1 h 18例(30.0%);发作次数>2次/24 h 49例(81.7%),≤2次/24 h 11例(18.3%)。

2.2两种检测结果对比 两种检测诊断颅内动脉的总狭窄率无显著差异(P>0.05),CTA检测的敏感性为100.0%(35/35),特异性为80.0%(4/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血管狭窄比较〔n(%)〕

2.3两种检测方法基本情况比较 与DSA检测比较,CTA检测的X线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显著降低(P<0.05),成像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法基本情况比较

3 讨 论

临床中TIA主要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系统出现的短暂性脑供血不足情况,其中发病突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且极易反复发作,但大多数患者能够在24 h内完全恢复〔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合。近年来,伴随着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合并基础疾病增加,致使老年患者TIA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随着病情进展极易转变为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6〕。据有关研究表明,TIA情况的发生大多与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等情况有关,当局部脑灌注低于一定阈值时极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7〕。因此,对TIA患者进行供血动脉异常情况的准确判定,有助于对其血管狭窄程度、部位及侧支循环等提供准确的判定信息,利于患者病情确诊。

当前,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方法主要包含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SA、经颅多普勒超声及CTA等,不同的检查方法能够经由不同角度对患者的脑血管情况进行有效判定,且具有其各自特点与临床应用意义〔8〕。DSA是经股动脉进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一种方法,其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相对较高,是目前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金标准〔9〕。但DSA检测属于一种有创性检查,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极易存在并发症情况,加之操作时间较长,难度较大,促使患者接受检查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对检查结果也会产生不同情况的影响,从而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限制性,不利于推广应用〔10〕。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三维CTA技术的应用日益完善,其技术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增加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CTA技术属于一种非介入性操作的血管成像,能够对患者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等进行准确判定〔11〕。同时,该项检测的无创性更加有助于患者接受,并得到临床工作者的普遍认可。本研究结果提示,对TIA患者采用CTA检测,其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相对较高,且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均减少,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确诊。与常规的DSA检查比较,采用CTA检测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由静脉注射造影剂,无需进行血管插管及动脉穿刺,有效降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且无血管痉挛与继发性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情况出现,患者接受度较高〔12〕。(2)造影剂使用量明显减少,有效降低因使用造影剂而损伤患者肾脏,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小。(3)通过进行三维立体成像,能够获取较为广泛的原始数据,从而有助于对患者的脑血管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并能够增加对脑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等情况显示的清晰度,并有助于对血管与其毗邻骨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分析。(4)对放射科操作技师的要求相对较低,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5)检查时间较短、操作简单,能够在瞬时得到冠状面、横断面及矢状面等的重建,患者配合度高,更加有助于获取较为准确的检测信息,利于对病情确诊。(6)辐射剂量相对较小,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保证患者检查安全,且对于操作者而言并无辐射性〔8〕。TIA作为一种无创性、快速性且大容量的扫描检查,能够对患者脑缺血区动脉的狭窄及闭塞等情况进行准确显示,同时准确探知导致其TIA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3〕。此外,该项检查具有检测时间短,安全性较高;经过对原始图像进行反复处理能够获取相应的三维旋转成像,从而对血管细微改变情况进行各角度的准确探查,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因此,可将CTA检测作为对TIA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14〕。临床医师可经由CTA检测对TIA患者的病因、病理分型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从而能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准确性的指导依据,对患者病情恢复及远期预后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本研究病例相对较少,因此其结果判定存在一定限制性,在后期临床工作中应通过扩大样本量的方式加深研究,以便为TIA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性、可靠性的参考依据。

综上,TI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舌瘫、单侧肢体偏瘫及言语障碍等情况,且发作持续时间短,发作次数频繁,采用CTA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确诊,同时造影剂的使用量明显减少,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造影剂脑血管发作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