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山”理念的浙江乡村规划实践
2021-07-27张乐益吕冬敏余建忠
张乐益 张 静 吕冬敏 余建忠
0 引言
2005年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实践,该论断已经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浙江作为“两山”理念的起源地,已经形成大量实践: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浙江省乡村规划伴随“两山”理念的发展不断演进,构成“两山”理念的重要社会实践。本文通过梳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的浙江省乡村规划历程,剖析“两山”理念对乡村规划实践的影响,阐述其经验与启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处于快速变革中的规划实践的梳理与探索,富有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两山”理念的研究,主要从哲学层面的理论内涵和典型区域的实践指导价值展开[1],部分学者如陈耀龙[2]等注重“两山”理念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或区域生态治理中的运用;还有部分学者从理论运用的角度出发,试图建构“两山”理念的政策体制[3]。浙江省虽然积累了大量乡村规划的实践经验,但相关研究有限,其成果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各地区的实践经验,多以见诸报端的文宣为主;二是对其政策历程的分析,如马仁锋、武前波[4-5]对浙江乡村建设历程及政策的分析;三是杨晓光、余建忠[6]34-90主编的《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一书,较为详细地描绘了浙江省乡村规划的实践与探索历程。
而关于“两山”理念与浙江乡村规划的相关性研究极少,目前成果仅有赵四东、史诗悦等[7-8]基于“两山”理念的乡村振兴发展机理、“两山”理念视角下“千万工程”的实践机理与模式创新研究。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对“两山”理念与乡村规划建设的分析未系统揭示“两山”理念与乡村规划之间的联系。为此,本文以“两山”理念影响下的浙江乡村规划发展脉络为主线,分析其演变特征,阐述“两山”理念对浙江规划的深刻影响,并形成指导未来的可能方向。
1 “ 两山”理念的形成、内涵及对乡村规划实践的启示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新的党章也指出“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两山”理念即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两山”理念起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实践和思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9],随着理念的萌发和探索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两山”理念对国际国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1 “两山”理念的形成过程
“两山”理念经历了形成、完善和确立3个阶段。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前往作为“千万工程”首批示范村的安吉余村进行考察,第一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标志“两山”理念开始形成[10](见图1)。伴随着“千万工程”的全面开展和对乡村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思考,2006年3月习近平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提出“三个阶段论”的阐述①2006年3月23日,习近平发表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指出:“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可以说,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标志着“两山”理念的进一步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取得巨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思考生态文明建设,于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提问时全面地阐释了“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标志着“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11]。
图1 浙江安吉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Fig.1 Stone tablet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in Yu Village, Anji,Zhejiang Province
1.2 “两山”理念思想内涵
伴随着“两山”理念的发展,人们对其认识也逐渐加深,其内涵可以从本体和外围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就“两山”理念的本体内涵,主要包括辩证的两个方面:“金山银山”喻指经济发展及其基础上的社会生活条件;“绿水青山”喻指作为人们生产生活所依赖的优质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方面是告诫人们应当认识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需要进行严格认真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引导人们转换发展方式,以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两山”理念的本体内涵即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关于发展观的认知。
在“两山”理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系统思维、创新观念和民生共享等博大思想,内涵极为丰富生动的理论体系。可总结为以下4个重要观念。
(1)“两山”理念的生态系统观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帐、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②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以及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2)“两山”理念的融合创新观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③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3)“两山”理念的民生福祉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④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时,以及2014年2月25日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
(4)“两山”理念的综合治理观
生态问题必须综合施政,必须综合治理,因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⑤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以及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通过对本体内涵和外围意义的解读,有助于全面认识“两山”理念,从而为规划编制和空间治理提供明确的实践逻辑(见图2)。
图2 “两山”理念思想内涵解读Fig.2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1.3 “两山”理念对乡村规划实践的启示
“两山”理念的提出,首先在于其作为一种发展的价值判断,对规划的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⑥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指出。。要树立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价值观念,摒弃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效益谋取一时经济增长的生产观念与做法,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积极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协调有序发展,创造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维护、促进生态美的实现;并且需要规划主体建立内在的自觉和长期坚守。
其次,“两山”理念对规划而言,在于探索和建立一种体系化的思想逻辑和方法框架。这种逻辑方法简言之就是在生态文明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之下的包括生态系统观、融合创新观、民生福祉观、综合治理观等在内的具体路径。
最后,“两山”理念强化了对规划属性的再认识。“两山”理念之下,规划不仅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更是一系列重大变革中的政策工具,尤其是在空间资源科学管控方面,必要时也形成对政策本身的反馈和调整。
2 浙江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浙江的乡村规划是“两山”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分析和考察“两山”理念重要影响的“窗口”。乡村规划对浙江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的各阶段纲领性文件均明确指出“科学规划是村庄整治和建设的前提”。浙江省自2003年启动实施“千万工程”以来,始终坚持“两山”理念,持之以恒地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其总结为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两山”理念成为推进“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⑦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转发《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
2.1 浙江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
表1 浙江省村庄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3阶段内容与要求Tab.1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ree stages of rural renovation and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在浙江省乡村规划发展过程中,受“两山”理念影响,在单体层面、区域层面和实施层面3个维度发生了以下主要演进。
(1)从重点整治、全面提升到特色塑造
受“两山”理念中综合治理观和生态系统观的影响,单体层面乡村规划从早期遏制环境恶化的工程应对发展为中后期的综合整治和特色塑造。
“千万工程”中的村庄规划首先以整治规划的形式开展。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建设空间中由垃圾、污水等导致的村庄人居环境滞后和村庄建设杂乱无序问题,该阶段的村庄规划主要以工程性措施为手段,遏制村庄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并结合农房整治,实施针对性的环境治理。第二阶段,由于受益群众意愿的进一步提升和对无差别投入的反思,提出了综合整治、分类整治的思路,内容进一步包括农房整治、庭院美化和基础设施提升等。
美丽乡村阶段村庄整治规划逐渐被美丽宜居规划所替代,对照上阶段的整治规划,该阶段发生了3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规划范围扩展为村庄全域,即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行综合部署;二是开始形成村庄规划、村庄设计一体两级的编制方法;三是进一步完善民生设施建设,其重点由基础设施开始转向生活服务设施。
在美丽乡村阶段,特色问题受到重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2]221《从规划开始强调特色》一文指出:规划需充分体现出农村社区的区域特点、产业特征和文化特征,形成特色、注重品位、突出魅力。这一阶段的实践成果形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完善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族村的保护要求,改变了历史文化村落整体风貌毁损、周边环境恶化的状况;二是村居设计得以加强,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机构参与的乡建运动蓬勃开展,杭派、甬派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民居作品广泛出现。
(2)从分类指导、全局谋划到带状引领
在整治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真正解决乡村问题需要重视区域统筹发展。从“两山”理念的系统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12]43曾提及:就“三农”论“三农”已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围绕“两山”理念的系统观,乡村规划开始突破“就村论村”的困境,从区域城乡关系寻求乡村的发展路径。
筛选时,研究者应对患儿及其监护人进行一般指导。主要包括:(1)解除心理障碍,鼓励患儿乐于排便;(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幼儿餐后蹲厕3~5 min,主动尝试排便(>4岁);(3)合理安排饮食,以保证正常的水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可以不改变饮食习惯)。
2004年,基于快速城市化中城乡间人口流动的影响,浙江省撤村并点政策推出,村庄布点(局)规划产生,采取“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思路[6]60,以县(市、区)域为主要单元进行全域布局,实现不同单元内的村庄协调有序发展。该类型规划实用性极强,贯穿“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的全过程,有效地支撑了整治规划和美丽宜居规划。
其后,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美丽乡村精品带规划作为区域层面进行的一项非法定专项规划出现,作为对村庄布点(局)规划的补充和提升,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全域各类风貌要素(自然、产业、人文等)的组织、梳理和提炼,形成整体风貌结构和空间组织,并引申出带有主题性质的美丽乡村精品带(线路)。美丽乡村精品带规划与特色主题风貌结合后,往往促使带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景观优势的魅力地区(见图3),开始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产业。
图3 浙江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村庄规划——村居设计Fig.3 Planning of Yu Village, Tianhuangping Town, Anji, Zhejiang Province(residential design)
(3)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空间管制的逐步结合
“两山”理念强调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结合产业转型的绿色发展是理念的重要内涵,在“两山”理念推动下,浙江乡村规划发展的后期,表现出与产业、治理和空间管制的逐渐结合。
在美丽乡村阶段,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村庄规划的重要内容,该阶段将实施“生态经济推进行动”作为美丽乡村的四大行动之一,要求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低耗、低排放工业等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要求。首先,规划开始考虑村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村庄整治与村庄资源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庭院经济、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其次,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对具有景观资源的村庄或者乡村带进行景区化建设,发展休闲经济,谓之“万村景区化”;最后,结合政策导向,在部分村庄发展电商产业和田园综合体等,在相应的规划中,把产业规划作为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予以强化。
与此同时,乡村规划在编制方法上不断强化公众参与,通过深入了解民意、采纳村民意见、加强与村级组织的协作和面向村民的宣传、编制通俗易懂的使用手册,以及根据村民不同状况提供有选择的整治措施等,满足基层治理的需要。在空间管制上,规划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控制一般村的规模,保留发展特色村,禁止收缩村的农民建房审批,并开始加强与土地利用、生态环保、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规划的衔接。
2.2 基本经验
观察浙江省乡村规划在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在“两山”理念指导下形成了以下6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1)生态思想和技术的全面融入
“两山”理念强调“要把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⑨同⑤。。它对乡村规划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各类型规划中生态思想和技术的全面融入。一是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思想普遍作为规划指导原则;二是生态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乡村规划中,例如整治规划设计的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修复措施、美丽建设规划中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运用、空间管制结果与生态承载力、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宜性等的评价分析方法紧密相关。
(2)问题导向下的系统强化
“两山”理念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⑩,规划中的系统观首先表现为“全域”,即规划对象从人居空间向地理空间全要素的转变,进而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施更加积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其次表现为城乡一体和区域统筹,乡村的问题只能在“一体化”层面得以解决,该思想在不同层次规划都有所表现和强化;最后,表现为规划内容的综合性,任何层次规划都不再只是关注某一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工程性规划,而是通过“多规合一”来实现包括生态、产业、土地等内容的协调。
(3)美学价值观的逐渐改变
在“两山”理念指导下,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观正在形成,即以生态化、乡土化、特色化为要点的“生态美学”(见图4)。它表现为开始排斥过于整齐划一和标准化的“城市化”做法,提倡更加自然有机的空间布局、更具地方特征的乡土风情,以及允许自由选择的美化措施等。
图4 浙江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村庄规划——矿坑生态修复Fig.4 Planning of Yu Village, Tianhuangping Town, Anji, Zhejiang Province (mining pi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4)融合发展的绿色创新
(5)民生观念的持续固化
“两山”理念始终从民生视角看待环境发展。自“千万工程”以来的整治规划、宜居规划,均强调从群众最迫切需求入手,通过以人民为主体的编制思想,针对实际问题而展开技术思路。在乡村规划编制中,强调通过入户访谈、现场咨询、可选择的措施和与村庄主体的充分沟通等社区规划的手法去强化村民的主体定位。
(6)管理视野的规划角色
3 结论与展望
在近20年间的浙江省发展历程中,“两山”理念对乡村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发展观上,“两山”理念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觉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协调发展;在方法论上,要求系统组织、融合创新、以人为本和综合治理。在此背景影响下,浙江乡村规划呈现综合性、体系性和政策性的演化,并引起了生态观、系统观、美学观、创新观和民生观等规划思想的持续改变,以及其作为政策工具属性的强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未来“两山”理念将可能从转换路径和全要素框架两个方面影响乡村规划的技术方法和内容体系乃至促使理论重构。
其一,“两山”转换的途径问题。“两山”理念指出,要将生态环境的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的优势,但转化路径在目前推进的乡村实践中并未完全体现。转化路径是落实“两山”理念的关键环节,涉及多方面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建立,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GEP/GDP”评估核算、生态补偿、自然资源确权、绿色生产要素流通交易等。路径的建设可能会给乡村规划带来更多技术和方法的革新,但如何与规划编制紧密结合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这些探索只在部分项目中得以体现,例如“两山”指数概念的提出等。此外,受“两山”理念辩证发展观和转化路径建设的双重影响,针对乡村生态环境、乡村人居系统和乡村振兴目标,乡村规划将进一步审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乡村规划的理论突破。
其二,“两山”理念的全要素框架。在浙江省某些特定区域出现了以“两山”理念为导向的乡村规划总体框架的探索。例如,安吉余村规划将整个村庄视为一个包含人类活动的半人工生态系统,把村庄规划视为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空间融合过程,从生态服务价值提升的角度重构包括生态格局优化、产业产品策划、空间环境提升、绿色生活指引4个方面的村庄规划总体框架[13](见图5)。该探索工作虽还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但对具体实践带来全新的规划视角和内容体系。未来乡村规划需要在“两山”理念全要素框架中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重点解决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趋势以及魅力地区特色村、乡村带的保留和提升所引起的次区域乡村问题,并将“两山”理念贯彻落实至包含绿色生活方式转变的生态生产生活全领域。
图5 安吉余村村庄规划框架Fig.5 Planning framework of Yu Village, Anji, Zhejia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