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美:基于“角落课程”的乐观品格培养
2021-07-27孙保华袁双龙杨金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孙保华 袁双龙 杨金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2010年,河滨小学确立了“五美”核心文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构建了“五美课程”。我们以“五美课程”点亮每个儿童的心灵,照亮每个儿童的未来,明确了河滨小学学生的发展目标,即培养“五美少年”,诚毅美少年、勤学美少年、勇健美少年、才艺美少年、俭行美少年。我们不断达成对儿童五彩斑斓世界的深刻诠释,因此,我们用五色(黄、蓝、橙、红、绿)文化来表征“五美课程”。黄色象征着诚信和坚毅,蓝色象征着勤奋和乐学,橙色象征着勇敢和健康,红色象征着才艺和个性,绿色象征着节俭和创新。河滨娃的特质是什么?河滨娃在“五美课程”中成长得如何?因此,角落课程是我们在“五美课程”体系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角落课程是我们对河滨娃在课程成长中的一种评价方式,是“五美课程”的成果结晶。
一、营造“角落课程”的物型环境
我校作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学区、休闲区、活动区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相映成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为“角落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们以角落为载体、角落文化为展示内容,着力建设以探寻理念之根、五美之源的课程。六个维度包括:一馆(“角落文化”主题馆)、二亭(校园东北角的亭子)、三园(四幢楼间的春华秋实园)、四廊(三幢楼间各层长廊)、五道(教学区主要楼道)、六墙(教室外的墙面)等特色场域,让学校每个角落都成为一个可供、可助学生不断涵养、不断创生的美好场域。我们还将结合学生的建议加强对现有的一些特色“角落”的二度开发,不断提升和完善其文化内涵。
二、建设“角落课程”的课程体系
“角落课程”设施建设,我们以培养乐观品格为宗旨,编制覆盖“五美课程”的主题课程体系。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滨小学的“五美课程”具体指诚毅美课程、勤学美课程、勇健美课程、才艺美课程、俭行美课程,“五美课程”分别指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美课程”的融合发展,让培养全面发展的河滨五美少年落地生根。具体见如下课程体系图:
(一)诚毅乐道角
诚毅即诚实守信和坚强毅力,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和“科学精神”两大核心素养中的“健全人格、勇于探究”基本要点。诚毅是做人最基本的品格,诚毅是一种责任,诚毅是一种热情,诚毅是一种勇气,诚毅是一种能力,诚毅是一种传承。“每月争百星”活动为学校德育品牌,学校“星光大道”曾获常州市“我最得意的校园文化一角”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案例二等奖。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对“星光大道”进行美化、亮化,利用二号楼和三号楼间的星光长廊,定期在这里开展工作坊活动,进行河滨娃诚毅课程成果展示,让“星光大道”分享河滨娃更多诚实守信和坚强毅力的故事,让“星光大道”照亮了他们前行的目标,让诚毅品质润泽每个孩子追梦的心灵。
(二)勤学乐学角
勤学即勤奋好学,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中的“善学乐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基本要点。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过道里和楼道下的读书角是学生最爱的场所。学校对各教学大楼的过道和楼道角落进行升级改造,购置适合放角落的书架和五彩凳,使读书角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且不断更新的全开放全自主的图书馆,无人管理、诚信借还,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进行“读书交流会”,形成一个个爱读书的共同体,让书香溢满整个校园。
(三)勇健乐动角
勇健即勇于拼搏、强身健体,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中的“珍爱生命、自我管理”基本要点。勇健课程包括围棋、篮球、足球、爵士舞、武术、花样跳绳、田径、拉丁舞等项目,为河滨娃提供项目展示的舞台,让每一个河滨娃在角落里享受快乐运动。通过角落开展勇健课程研究性学习,分为体育文化研究、主题乐动研究等,找到打通笼统的核心素养与具体体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四)才艺乐趣角
才艺即才能与技艺,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这一核心素养中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基本要点。作为全国书法特色学校、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我校已积淀了丰厚的艺术教育底蕴,通过角落课程,给学有特长的孩子们展示的舞台,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引导和影响更多的河滨娃选择自己钟爱的一门技艺,不断积淀,在乐趣中提高审美情趣。
(五)俭行乐作角
俭行即节俭和创新,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两大核心素养中的“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基本要点。学生在角落中通过工作坊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掀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快乐劳动热潮,进而不断弘扬劳动精神,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践行俭行课程的丰富内涵。
三、构建“角落课程”的有效范式
“角落课程”有效范式分为实施范式和策略范式。
(一)“角落课程”的实施范式构建
“角落课程”的实施范式分“三步走”:第一步,文献研究与理性思考;第二步,建立工作坊;第三步,自主合作,搭建平台。
1.深入思考。角落课程可以丰富课程结构,为课程世界里抹上了一道独特的色彩。角落课程是以孩子为主体的课程,不应以成人为基准,更不能由教师去布置主题,那样就偏离了我们的主旨方向。学习大量文献资料,基于儿童立场,我们认为,角落课程应让儿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主体。可是,那样的话,就面临许多问题:角落课程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是展示的舞台、思考的平台,还是合作的工作台?中午的时间是否可以把角落全部开放,让孩子为角落做主?学生的思想天马行空,有的主题我们也不擅长,怎么办?
2.建工作坊。起初,由年级辅导员协调、组织、统筹本年级“角落课程”,随后,教师逐渐淡出“角落课程”的舞台,真正成为儿童课程的幕后支持者。“角落课程”工作坊工作人员全部由学生担任,负责“角落课程”的申报、宣传、实施、评价。见“角落课程”工作坊建构图:
(1)确定主题:在辅导老师的组织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确定主题。
(2)组建团队:工作坊可以由学生推荐或自荐的方式成立,再由老师对他们进行相应培训。工作坊成立后可以有几名小小管理员,结合各自的特点和特长,选择合适的岗位。要经过选拔——培训——带领——放手等环节,让学生的自信心和组织协调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3)招募成员:对于课程名称的确定,由各年级学生代表自己召开筹备会,明确课程的意义和实施程序,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发放“角落文化”主题申报表,后期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主题在校内进行宣传,制作宣传海报贴在橱窗内,招募成员。
(4)展开讨论:工作坊成立后,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展我风采,争做五美少年”这个主题进行讨论,确定自己工作坊的行动目标和计划。
落实行动:根据行动方案,在辅导老师的协助下,各工作坊积极行动。
3.师生合作。在角落课程的构建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去设计课程应是最重要的。把课程交给孩子自主去设计,让学生去帮助学生,既然给他们平台,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时间,就让他们在辅导老师适时适当的支持与帮助下开展工作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二)“角落课程”的策略范式构建
发挥儿童“天马行空”的思想,把课程交给他们,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课程中体验,在体验中乐观的品格得以塑造与提升。我们实践课程的推进方式是点线面结合,由班级(个人申报)—年级—全校,层层推进,时间为每周三的中午30分钟,每学期开展4次全校性的角落课程,班级和年级活动穿插其中,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1.自主选择,营造和谐氛围。丰富的角落课程可能无须主题,它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性的。我们不必那么严格地去规范它。也许它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内容,也可以没有考核与评价,学生自由组合,在角落里,在开发课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课程规范,孩子“三五成群”在学校任何角落,针对某个问题或话题展开交流,我们不必去打扰,只需“静待花开”。
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孩子乐观品格形成的摇篮。乐观的品格是建立在一定的民主和自由度之上的,开放角落,让学生自由选择同伴、内容、呈现方式、角落(地点)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学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天性得以释放,不受压抑,觉得快乐,容易促使乐观品格的形成。
2.风采展示,增加成功体验。有主题的角落课程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呈现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角落课程的主题也可根据学校大主题确定,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呈现方式,由孩子自己创设自己管理,辅导老师辅助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每个工作坊不定人数;课程开设时间一般是中午;角落不定,学校提供多个“角落”供学生选择,甚至每次可以换一个角落。
角落课程有着蓬勃生机,它给予学生希望与动力,彰显个性美丽的色彩。风采展示是学生自我成长的捷径,角落课程为孩子提供了精彩的舞台。学生可以在掬香亭开讲快意人生;水语亭中可以高歌一曲;桂花树下可以共叙同学情;每一处课程都是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同时,我们每年都将在开学和“六一”节前等时间搭建舞台,集中展示课程的学习成果。对孩子来说,老师和同学都是他们乐观品格形成中的“重要他人”,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赞赏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从而获得成长自信,易于形成乐观品格。
3.激发兴趣,分享探究成果。探究类角落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在某个角落对某只小动物、某种植物、某个物理现象等进行摆弄和研究,在探究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在自主合作中共享收获。坊内是同龄或混龄的伙伴,在每次活动中,他们志趣相投,共同研讨某一个问题,容易产生友谊,逐渐会成为好朋友,形成一个个成长共同体,这样,孩子就会更大程度地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与小伙伴的探究合作和沟通中释放压力,找到力量,感受分享的快乐,感知人性的美好,从而更加自主自信。
四、实施“角落课程”的综合评价
我们将项目评价与学习动力激发、乐观品格形成等多维度有机结合,推动“立德树人”的评价机制的改革。结合“角落课程”实施,研制“课程评价表”,向学生提出与个性张扬、善于表达、乐于展示等相应的评价要素,然后开展自我评价、工作坊内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情感、态度,关注学生个性与活动体验。
学生搜集工作坊活动中体现自己收获与成长的相关材料(如书画作品、手抄报作品、摄影作品、微视频、活动照片、讲稿等),整理放入学校设计印发的“工作坊”成长体验档案袋内,记录与见证自己的成长轨迹。辅导老师要定期对工作坊进行过程性评价,引领学生开发、参与角落课程建设,培养乐观向上的品格。在最后的展示与表彰阶段,开展优秀工作坊、“五美少年”、优秀家长评比。
五、建设“角落课程”的资源平台
学生在开发“角落课程”过程中积极性较高,容易提出一些“奇怪”问题,辅导老师也不一定擅长,所以,我们需建立资源平台,可以实现“角落课程”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促进家校合作,推进家校共育,提高德育实效。
首先,引入课程专家资源。由“角落课程”的小坊主为自己工作坊的精彩展示外聘专家。其次,丰实课程校本资源。汇集班级、年级、校级角落课程的全套资源,为下一轮“角落课程”的展示积淀资源基础,并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行及时补充和修正。最后,建构课程家长资源。角落课程小坊主确定工作坊主题后,由坊主们自己邀请家长对工作坊进行主题内容指导,协助工作坊开展活动等,形成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辅助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