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把学生引向C位
2021-07-27蒋蔚
蒋蔚
看到标题,很多音乐老师都笑了,“表扬?谁不会呀!”“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兴趣从表扬开始!”“我每节课都会表扬孩子的!”大家别急,我先给大家说个案例——
学校一年一度的新年大合唱开始了,评委们最喜欢捂住耳朵看一年级的孩子表演。此话怎讲?喜欢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低年级教学内容简单一点,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排练准备,因此表演这一天:从妆容到服装,到队形,到道具,萌萌的,美美的,热闹,喜庆,拍成照片后真是赏心悦目、各有特色,发到朋友圈特有面子。一切是如此完美,除了一样不行——不能听,得捂住耳朵!是不是很扎心?《义勇军进行曲》《新年好》《小星星》……跑调的、抢节奏的、喊叫的,一首首经典曲目被唱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最头疼的是,小朋友在上面表演,老师和家长还在台下助威:“再响点,声音再响一点!”然后小朋友昂起脖子喊得更卖力了!
只要响就好听——这经验可是通过很多次音乐老师的表扬得出的宝贵经验啊!
只要响就好听?听了这话真觉得很委屈!我们这么认真地帮学生想动作,也在台下提醒小朋友听音乐、听音乐,结果学生自己卡不住节奏,一个个呆喊,不听音乐,唱得不好为什么把罪过都推到我们的身上呢?
不委屈。作为孩子们的音乐老师,我們不提案例中的大合唱,且回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回到“表扬”这个话题,好好找找原因吧。
课堂上,老师们带着笑容,正在热情地表扬孩子“唱得真好!”“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真棒!”随时一个大拇指送出去,随时一个个笑脸小贴纸奖给孩子。得到表扬的小朋友听了很高兴,唱得更响了,恨不得全班只听到他一个人的声音,以让老师多表扬几次。这样一来老师传递给大家的信息就是:唱得越响,歌声就越好听,然后一个个吼得脸红脖子粗。全班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大家纷纷开始比嗓子,一遍下来,音乐到了哪一拍了,不管。音乐何时结束,不管。只要响,就行了。老师只要小朋友唱了,就行了!学生兴趣盎然,老师也满满的成就感,早把音准概念抛到九霄云外了。
细想一下:这种表扬与操场上接力比赛时旁边喊加油的啦啦队有什么区别?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周围,这样随口表扬孩子的老师还真不少,也许是因为教学内容多,来不及细细揣摩自己的每一句话;也许是任教班级多,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关注学生。但不管是什么理由,我个人认为,既然选择了音乐老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享受到音乐之乐!其实快乐是相互的,学生乐了,声音美了,我们上课的老师也就舒心了!
对于不自信的小朋友,我们不能随便说一句“声音有点轻,下次继续加油”,而可以说:“哇,××,原来你的唱歌声音这么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一起唱了,你愿意再陪老师唱一次吗?”然后老师搂着他的肩膀,和他一起看着同一本书,随着音乐一起又唱了一次,结束时给他一个大大的赞,同时说:“谢谢你陪老师唱歌,老师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美妙的歌声哟!”
对于情绪把握不准的小朋友,如明明是在唱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他偏偏唱得雄壮有力,老师可以这样说:“××,听你唱歌真带劲,我们听了恨不得都到操场上去跑两圈。”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出跑步的姿势,在大家的笑声中,老师做出苦恼的样子:“可是,天都这么晚了,星星、月亮、小鸟都睡了,那我们不能把它们惊醒了,我们也要睡了,那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我们再来唱一次。”在孩子再次演唱时,老师可以随时用动作来提醒他的音量,最后在他轻柔的歌声中,老师做出了睡着的动作。
对于不在节奏上的演唱,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情境,邀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表演双簧:小朋友躲在老师的背后唱刚才学的歌曲,老师在前面故意嘴型错乱配合。学生看了哈哈大笑,老师故作迷茫:“你们在笑什么?”让孩子们自己说出节奏错误,配合失误。接着引导所有同桌都搞一次正确的双簧演唱。这样节奏问题便可轻松解决。
我们课堂上的表扬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力避泛化,要让小朋友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你的坐姿可真美,用这样的姿势唱歌最好听了。”“你的声音真好听,和大树妈妈一样温柔。”“小伙子,这首歌你唱得真不错,真像歌曲里的小解放军一样神气!”……只有让小朋友知道自己被老师表扬的切实之点,他们才会表现得更好,才会根据歌曲情绪来表现真正的美!
为了更有效地打动学生那颗爱美的心,我们平时应该多读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多上网听听优秀老师的课,多与同事探讨分享,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
让我们都成为小朋友心中最会表扬人的音乐老师吧!让孩子们在我们的表扬中越来越美!
一点思考: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教师把学生推向舞台C位,自己在一旁跑龙套。教师必须做好向导,把学生扶上马、带一程,引向舞台中心。做好这个向导,是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而学生主体作用的效果呈现则是对教师这个向导的回馈和检验。请问同行朋友,每节音乐课结束你认真反思过:这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吗?我这个向导尽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