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1-07-27赵世斌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1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审题习惯

赵世斌

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其开展数学学习,

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和解决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因为小学生进行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对其学习效率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促使其更加有效地通过计算解决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激发,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

学生往往对动画、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等比较感兴趣,需要教师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具有趣味性且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具有对新知识进行追求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1]。比如,在教学“三位数减法”时,首先让学生猜测教师的身高,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然后请他们比较教师不同年龄段的身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采用玩中计算

小学生年龄尚小,多具有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所以单一的计算训练极易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无聊的,也就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质量的提升[2]。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将课堂训练设置成为游戏的形式,如“算24点”复习四则运算、“抢椅子”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小小老师”复习三位数加减法、“我是口算王”复习乘法口诀、“我是小当家”复习小数加减法。

(三)运用多元评价

评价方式不应只是教师评,也要结合自评和同学评。

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增强其学习动机。当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学生,保持其学习自信。比如,结合我校每学期的计算竞赛,每月组织班级计算小竞赛,全对的授予“计算大王”的称号,特别设立了“计算最佳进步奖”,在班队课组织颁奖仪式。学生为了获得称号,积极练习,不仅计算越来越熟练,而且慢慢提高了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具有十分显著的“不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学生若想要获得高分,则必须注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进行计算时存在准确率不高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不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计算习惯进行有效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做计算题乃至做任何题的基础,在做计算题时,既要看清数字,又要看明白计算符号,在做递等式计算时还要弄清楚计算顺序。但是当计算出错时,学生及其家长都会认为是看错了或者粗心,但其实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如心理、知识、非智力因素等。为了避免错误,就要培养好审题习惯,这是计算的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从测试卷的卷面来看,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糟糕,特别是计算学困生的字迹歪歪扭扭、不用尺子划线等,更有甚者,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写的是“6”,但是写得很像“0”,到最后就当成“0”來计算,导致出错。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计算能力再好的孩子,都不能保证每次计算都全对,

所以检查环节就必不可少。很多学生的检查就是走马观花,就看看答案是否写了,有没有漏题,那只是检查的一部分。一般有如下检查步骤:第一步,检查数字和计算符号是否抄对,计算顺序是否正确;第二步,通过验算检查是否计算正确;第三步,检查得数是否写对,余数是否写上。有了良好的检查习惯,才能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

三、加强口算训练

若想促使学生形成数学计算意识,使其计算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即有必要定期进行口算训练以及估算训练,使计算训练活动实现常态化。例如,每一次上课之前均进行小型计算比赛,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如在课堂的中间时段设置了“课中放松”活动。经常开展2分钟的“花样接龙”活动,复习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口诀,以游戏的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既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又能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书面的口算常常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比如,教师出题,学生抢答;学生出题,教师回答;同桌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开小火车”接力;算24点等,多感官地参与,来加强口算训练。

参考文献:

[1]杨瑾.小学数学中段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习惯的策略探讨[J].人文之友,2020(5):267.

[2]孙强.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20(1):26-27.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审题习惯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招”学会审题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