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2021-07-27康蕾珺
康蕾珺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能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不断增强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自主意识,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能力
生活处处有数学,而数学处处有生活的影子。在小學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元素,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同时也能调动其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高涨,在数学中找见了生活熟悉的影子,也从生活中看到数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生活与数学的紧密相连,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同时不断培养其综合能力,注入新的活力之源。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数学是对生活的概括与抽象,在小学数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接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在分析以及推理、归纳、计算、验证等数学体验中,不断激发学习能动性。随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使数学教学从抽象、呆板的机械式教学模式走向多元、灵活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充满生活味儿。教师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应用与拓展,不断地对其观察、创新、解决、实践的能力进行培养,让书本教学走向有效的生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打造有效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导入环节体现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自然与亲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由此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克与千克”教学之中,在教室内模拟超市购物,通过这一买卖货物的真实场景呈现,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进一步调动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去超市购物的这一生活经验,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会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挖掘生活元素,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数学学科抽象性、逻辑性强,规律性也强,数学与生活又是息息相关的。在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自主思考、分析、探究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形成的规律,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是数学教学得以开展的主要依据,所以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应用教材,对教材不断优化,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在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学生易于接受与理解,从中发现数学之美,乐于探究数学奥秘。并充分认识到数学不仅是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同时还富有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由浅学习不断走向深度学习。
(三)守住课堂主战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这一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一定的生活素材以及情景的视觉刺激之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不断探究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如在学习行程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这一题型,教师拟定的应用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甲、乙两名同学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去博物馆。通过组织小组学习,分配设置不同的速度组,让学生从中计算,并且思考出最终是谁先达到。各小组积极合作探究,讨论分析每组不同的行程速度,最终得出正确答案。教师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模拟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形成主体知识背景,研究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思维能力等。在课堂主阵地上,教师的教学不仅从形式上做到有效,同时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谐而融洽,从而才能调动学生投入自主学习、分析、探究、解决问题之中,引领学生积极地开创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让生活之水涌入课堂,成为助推数学教育的动力之源。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有效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有效运用,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雷建清.连接生活,返璞归真: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思考[J].教师,2017(21).
[2]张剑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