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体育学术期刊发展

2021-07-26周逸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际化个性化数字化

摘要:我国体育实力持续增强,但有关体育的学术研究并未跟上“体育强国”的步伐,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个性不鲜明,数字化、国际化水平较低。该现象与学术环境、学术观念、学术形势有较大关系,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对体育学术期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体育学术期刊要打破陈规,改善学术环境,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数字时代紧密结合,明确发展的方向,积极创新改革,提高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推动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

关键词: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化;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93-02

体育学术期刊展示了我国体育界的研究成果,是体育文化智慧凝结的产物,展现了我国体育理论的水平。实践出真知,理论是实践的反映,也是实践的先导,更是研究水平与能力的参考。现如今,我国体育实力日益增强,成绩居世界前列,在学术界却迟迟没有崭露头角,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改正调整,以保证体育学术期刊获得实质性的发展进步。体育学术期刊的高效发展不仅能展现我国体育界的综合实力,还能为体育研究提供有效的样本与数据,为体育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体育学术期刊现状

(一)期刊质量不高

创新力不足不仅是体育学术期刊的问题,它普遍存在于学术期刊出版行业中。在创作中,部分创作者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引用国内外既有的理论,或在他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改写,进行了大量的重复研究,没有在学术方面进行深化创新,就算有所创新,也往往脱离实际。这不利于我国体育学术理论的研究和积累,对实践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另外,我国的体育学术期刊缺乏“百花齐放”的争鸣精神。学术本无对错,只要能成功构建逻辑链,就是有所支撑的理论观点,多方面、不同角度的观点进行碰撞,能有效促进学术的进步,开放的思想也能营造更浓的学术氛围。然而,目前我国体育学术界并没有出现多样化的繁荣局面。

(二)国际化水平低

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我国明确提出“体育强国”理念,体育的发展与我国国际形象和对外传播密切相关,体育学术的进程与深度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在世界体育期刊中的地位。然而,多年来我国在体育学术方面一直进步不大,期刊质量不高,目前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两大数据库同时收录的只有2012年由上海体育学院创办的《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1],这与“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不匹配,我国体育研究无法在世界体育学术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学术不端现象频发

如果说期刊质量不高是内容问题,那么学术不端现象就是态度问题。抄袭、一稿多投、篡改署名等行为大行其道。当前,我国体育期刊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投稿者得过且过、糊弄了事,版权意识差;另外,版权保护措施不够完善有力,就算发现不端现象,也难以评判、难以追责,这给学术不端提供了温床,使试图不劳而获之人有了空子可钻。

(四)数字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共有34家體育学术期刊建立了网站,41%的期刊建立了微信平台,其中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传播的期刊占比22%,传播依旧以纸媒为主要路径[2]。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纸媒的效益每况愈下,通过纸媒传播是落后、低效的传播方式,体育期刊应当走向数字化,依托互联网进行传播,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读者和销量。不过目前看来,数字化在期刊出版行业并未得到普及。

二、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体育学术期刊要想发展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术理念,“根”要立正立稳,树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找到正确的出发点,期刊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作者要树立“为了研究而研究”的理念,将创作的初衷和重点放在研究上,摆脱为了升学、职称、收益等发文的功利思想。而要想让研究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要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以及正确的学术制度。

学术库里应该存在的是创新性强的研究成果,应该由学术生产产物组成,而非由大量重复的学术消费产物堆砌而成。现下,要营造鼓励创新、推崇纯粹研究、允许多样化学术争鸣的积极学术氛围,为学术库积累更多资料和数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改变以发表数量为标准的学术制度,升学、职称、地位等也不能与发表的期刊数量直接画等号;其次,要给作者和研究团队合理的回报,经济奖励与地位要与研究的质量对等,做到在“精”而不在“多”。有了足够的内在驱动力,研究者才能有更强的动力,才能得到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了正确的发刊出发点,作者才能一心一意搞学术,不会为了达标或获得经济利益机械地进行无意义的学术消费,不会为了发刊而剽窃、洗稿。只有创造积极的学术环境,建立科学的学术制度,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另外,学术界也要树立正确的国际化理念,不应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名义上的国际化,以证明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走向了国际,一味地追求形式国际化只会削弱本土的学术实力。

(二)明确发展趋向

正确的学术观念就像坚实的地基,还需要有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建成我国体育学术的高楼大厦。体育学术期刊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上集约化、数字化、国际化的道路[3]。

1.集约化

集约化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提高经营要素质量,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增加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要让体育学术期刊的出版者成为期刊经营的主体,让他们根据市场和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集约化,弄清如何进行合理的集约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降低成本,获得理想的效益和收入。然而,当前政府对期刊的管控较严,控制了其集约化行为和程度,体育学术期刊集约化无法达到合理的预期,影响了体育期刊的发展。体育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应加快推进期刊出版单位市场化、企业化的进程,让出版者决定期刊的经营策略,决定改革的力度和方向,合理地推进集约化。

2.数字化

数字化是期刊顺应时代必经的道路,数字化内容是体育学术期刊必然出现的产品形态。数字化可以快速传递信息,解决体育学术期刊发表周期长、纸质排版烦琐及成本高等问题。体育学术期刊要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和质量,增加收益,必须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的发展受集约化程度的影响,体育学术期刊分散的传播形态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这对本不富裕的体育学术期刊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数字化道路上,还存在巨头垄断的情况,当前,知网、万方等期刊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体育学术期刊入驻这些网站或者出售版权,那么期刊的收益就极低;而如果选择独自出版,阅读量则无法与巨头网站抗衡,期刊将面临边缘化的危险。期刊数字化面临的种种问题,要求期刊既要做到借助寡头网站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不能完全依赖这些网站,要守好版权,提高自身的地位,增强权威性,科学推进数字化道路。

3.国际化

集约化和数字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只有为体育学术期刊出版者提供足够的回报,刺激其内在生产驱动力,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增强体育学术期刊内容生产能力,使之在国际体育学术期刊中获得一席之地。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学术界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国际化理念,不能片面追求国际化的形式,也不应一味向国外投稿,要腳踏实地做好研究,帮助本土学术期刊的发展,只要学术研究和期刊的质量提升了,得到国际的认可与支持也就水到渠成了。学者和出版者都要清楚地认识到国际化的本质是发行市场的国际化,而非过程形式的国际化,体育学术成果应发表于本土,服务好人民,提升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国门,在国际体育学术期刊界占据一席之地。

(三)个性化发展

在打好地基,确定好方向后,就要建设自身内容,要创建自身有特色的品牌。在学术期刊中,体育学术期刊是一个特色较为鲜明的专业化类别,然而目前体育学术期刊内容同质化现象仍然较为明显,期刊的栏目、设置、名称普遍相似,内容缺乏特色和创新点。为数不多的实现了数字化的期刊,其数字期刊与纸质期刊在形式上也并无二致,缺乏创新性。

要打造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内容,体育学术期刊就要能在内容生产、分发等多方面实现个性化发展。首先,研究内容不能拘泥于原有的框架,要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道路,让体育学术期刊涉猎多个领域,打破单一化、同质化的现状,形成多样化、全面化发展的格局。其次,在内容分发层面,要形成数字化与纸质化并存的传播方式,数字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要深度融合,传播形式、排版等要与纸质化区别开来,要发挥出多样化的传播形态的优势,在应用微博、微信等APP时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针对性设计,并针对不同需求的受众进行精准投放,实现个性化推荐,例如,不能给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分发同样的内容,要根据受众的兴趣点和需要传递内容,这样才能扩大受众范围,增强受众黏性。

三、结语

新时代的体育学术期刊重担在肩,改革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深度结合创新。要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找准自身定位,保持自身特色,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摆正学术态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健全体制机制。还要紧跟时代潮流,将体育学术期刊与网络紧密结合,将数字化与期刊深度融合,低成本、高效率地传播学术期刊,个性化、针对性地传递学术内容,以此吸引受众,增强自身的权威性,提高知名度,在传播学术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刺激体育学术期刊持续不断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繁荣本土体育学术,进而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李晓婷.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共享发展及应对思路[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6):326-330.

[2] 王蓉.新时期体育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3):24-30.

[3] 赵文义,王卫勋.学术期刊市场化的逻辑与实现路径[J].科技与出版,2012(2):28-30.

作者简介:周逸琨(1998—),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个性化数字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