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记者新闻采编技巧

2021-07-26宋严磊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记者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

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各层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尤其是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媒体日渐兴盛、普及,这对传统媒体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记者既要提升信息整合筛选能力,又要通过良好平台的展现,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质量。因此,重点了解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资源和条件以及面临的挑战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记者;新闻采编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11-02

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记者等社会主体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也使各项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既要了解新时代的工作变革,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点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充分了解采编工作的新需求和新标准,重点对外部内部等相关因素进行融合,这样可以有效通过新闻素材的积极整合,实现多渠道、跨平台、全媒体发布,全面提升新闻宣传效果,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

二、广播电视记者新闻采编以及新媒体环境的相关概述

在互联网智能化等相关技术的推动下,当前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优化了整体的媒体市场环境,也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各类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拓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发展空间,寻求整体的融合变革,才能满足新时代新闻信息整合的客观需求。

(一)新媒体环境的具体分析

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网络、无线通信、卫星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媒体的技术变革目标,既体现了内容存储的数字化,也凸显了新闻传播的网络化、实时化、个性化。新媒体环境呈现出4个特征:首先,当前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比较琐碎,精力有限,因此无论是短视频还是其他表现形式,都体现了时间碎片化的重要特征;其次,新媒体环境重点强调信息娱乐的随时随地性,可以通过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个性化的表达目标,可以进行信息发布,使人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再次,新媒体时代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选择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更加强烈;最后,在使用媒体资源的过程中,更加凸显个性化特征,市场细分更充分[1]。

(二)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采编技巧

从专业角度来看,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采编技巧主要强调在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和加工的过程中,要应用线性的技术方法和个性化的思维理念,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以多样化的形式对各类信息进行全方位呈现。其包含的内容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要对新闻信息进行采访;另一方面,要对得到的新闻内容进行编辑和加工,这都需要应用一定的采编方法,优化节目效果。要对新闻真相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客观地表达和传播各类信息,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从而使整体的新闻内容更加有层次和深度。

在新时期,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在开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新时代的资源和条件以及群众的需求,对采编策略进行灵活的调整,更好地提高采编播发工作质量[2]。

三、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新闻采编的现状

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在开展采编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对多元化的形式进行了展现,但在对基本细节和市场发展环境进行深度剖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在某些层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大影响了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闻内容的展现效果。因此,重点了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现状和发展中的不足极为重要。

(一)采编理念落后

意识形态与社会行为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采编工作亦如此。在新媒体时代,一些新闻工作者不能正确看待全新的采编理念,采编意识落后,不能结合先进的传播媒介对各项岗位职责进行了解。在新时期,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需求,这样才能更加真实地对反映社会民生。纵观目前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别是市级、县级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先进理念渗透不到位,不能结合社会群体需求、对市场群众定位进行精准把握。长期与人民群众处于脱节状态,也就不能客观地满足人们对新闻采编的各项需求。

(二)采编队伍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特别是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媒体的许多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综合素质层面存在许多问题。从整体来看,基层媒体记者采编队伍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不能全面地通过个人优势的展现,提升整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先,部分基层媒体单位中高素质采编人才较少,缺乏年轻人员。采编工作队伍中,人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长期不输入新鲜血液会大大降低整体队伍的工作活力。其次,从现有采编人员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一些工作人员的思维理念过于陈旧,不能结合新媒体背景、对各项敏锐的新闻视角进行洞察,在热点新闻结合以及宏观背景分析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来看,很多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地了解社会环境以及多元化的采访工作需求,应变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对各类采编事故进行处理[3]。当出现一些问题时,没有及时通过专业素养的展现,控制问题的蔓延,影响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采编牵扯过多经济利益

部分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结合采编工作的各项实质需求,对各项细节内容进行统筹部署和安排,深受内外部相關因素等的影响。甚至很多基层媒体在制作各项节目的过程中,常常以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基本目的,没有结合社会效益以及公共利益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比如,在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和获取的过程中,没有对节目的本质进行深度剖析,忽略了节目的社会服务功能,将工作重点放在节目收益和市场关注层面,不仅大大削弱了价值导向作用,也阻碍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高记者新闻采编水平的重要方法

新媒体环境使新闻工作者的采编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也有很多的资源和条件,实现各项工作的创新目标。因此,记者优化采编技巧、提高综合素质极为重要。通常来讲,在对采编技巧的优化和创新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3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具体内容进行剖析。

(一)重点把握采编理念和采编方式的创新

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相关资源,要拓展信息传输渠道,对复杂的信息环境进行深度剖析,在把握采编理念的过程中,要结合新时期的发展步伐,重点贴合党中央的信息传播理念,既要客观真实地对新闻信息进行采编,也要承担具体的社会责任,宣传具有正能量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要应用新技术、新方式。比如,可以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强化媒体的互动等相关功能。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相关平台中,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群众的具体想法,不断提高采编工作质量。

(二)进一步丰富新闻采编队伍

新闻工作者在开展采编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进一步满足对各项采编工作的需求。相关媒体单位特别是基层媒体要重点做到两点:首先,要与高校进行重点合作,挖掘高素质的采编人才,既要提高整体的行业准入门槛,也要与高等院校合作,使新闻工作者具备良好的采编思维和独到的新闻见解;其次,新闻工作者要主动树立良好的新闻工作意识,根据媒体发展,明确自我发展责任。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丰富自身的采编技巧[4]。

(三)合理运用新闻编辑艺术

在把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内容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结合敏锐的新闻视角,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根据不同的新闻节目运作效果,凸显多元化的新闻采编艺术。比如,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相关素材,通过合理的搭配,丰富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在对各类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过程中,要明确新闻主题,通过短小精悍特点的展现,进一步应用观众的碎片化时间,为社会公众呈现具有正确社会导向的新闻信息。从深层次出发,有效了解新闻内容的价值取向,既要凸显新闻的艺术性,也要利用简洁明朗等方式,加深社会群众对新闻的理解[5]。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新媒体时代悄然到来,为了更加科学地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积极结合目前的发展资源,提升自身的新闻采编技巧,这样才能利用好新技术,及时抢占社会新闻信息宣传与整合的最佳时机,这对于记者采编技巧的全面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凯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记者新闻采编技巧[J].记者摇篮,2021(01):75-76.

[2] 时珺.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20-11-14(003).

[3] 欧阳坚.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思路[J].记者摇篮,2020(09):82-83.

[4] 赵秀云.新环境下新闻采编的新景象[J].声屏世界,2020(17):33-34.

[5] 宋莉.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0(06):73-75.

作者简介:宋严磊(1971—),男,山东枣庄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记者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