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影片《八佰》中白马的象征性意义

2021-07-26罗青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白马

摘要:电影常常采用不同的意象呈现不同的效果,这种效果会引发观众内心深处不同的情感体验。本文以2020年热映的战争电影《八佰》为研究对象,该影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都有现实色彩,而其中的白马使影片的表达有了一丝不一样的魔幻色彩。本文通过剖析该影片中多次闪现的白马的多层象征性意义,展现该影片运用白马这个独特意象的深层意图,为这部影片的关注者提供多个解析角度。

关键词:《八佰》;白马;独特情感;象征性意义;深层意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64-02

在解析影片《八佰》之前,需要了解其故事原型——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保卫战爆发时间为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地点在上海四行仓库。这次保卫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参与这场保卫战的420余名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影片名之所以用“佰”字,主要是为了突出“人”这个部首,这里的人指的便是有血有肉的芸芸众生[1]。

该影片除了以人为主角,还有另一个主角——白马。白马在影片中出场次数达三次:第一次,开战前,观影者透过剧中人的目光发现突然挣脱缰绳逃出马圈的白马;第二次,开战中,观影者跟着小七月的目光看到仓库墙外的白马;第三次,开战后,观影者跟着全体战士的目光看到军官双方谈判骑乘的白马。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白马带着不一样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情感。本文主要从五个层面探究白马的象征性意义。

一、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

影片为什么要用白马这个意象呢?从颜色上看,白色一般象征高洁和自由,结合这部影片的表达意蕴,这里的“白色”就是暗喻中国人的“赤子之心”。

在当时战火连连的背景下,这种白色有了一些具象性意义,在火光和鲜血的映衬下,显得独特且珍贵[2-4]。而与河对岸在华丽且舒适的环境里生活的白孔雀相比,两者的“白”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和讽刺效果。

白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白马般的战士都在与敌人顽强斗争,而白孔雀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它或许代表那些想寻求保护的弱者,白孔雀般的百姓选择了一种不反抗的生存方式。因此,白马与白孔雀象征的两类人群是截然不同的,且后者的民族抗争精神远不及前者[1]。

这匹马在影片中总是在自由地奔跑,奔腾中的马匹洁白的身躯与四周战争造成的昏黑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镜头中白马通体发光,有几分虚幻色彩,就像是从天上跑出来的神马,不论是影片内河两岸的观看者,还是影片外的观众,都会被肆意奔跑的白马吸引。

电影《八佰》中,白马代表了当时的中国人,即使身处多么黑暗的环境,依旧能保持自身的“白”,保存内心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5]。

白马身上具有的神秘色彩,或是凌驾于残酷战争而存在的纯粹意境,或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强烈渴求,这正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它使悲惨的镜头变得更柔和,使人有了置身残酷不安但又超越于此的感受空间。

二、民族崛起的希望

白马是影片中唯一活到大结局的存在,这只身形羸弱却又好像无坚不摧的马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在战火纷飞、血肉横飞的惨烈场景中,一匹白马的出现,给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当看到白马的时候,人们有了生的希望和动力。看到白马奔驰在炮火中,人们满怀激情,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奔腾的白马上。

因此,白马是人们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人们活着的希望,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这匹白马使人们看到了沉睡雄狮将要觉醒的希望。这也说明中华民族不会停止对侵略者的抵抗,同时中华民族最后将取得战争的胜利。

白马第一次出现是被隐藏性地关在一个小房子里,用意很明显,是为了给后面的剧情提供更好的铺垫。白马出现之前,老铁(姜武饰)、老算盘(张译饰)、端午(欧豪饰)等人都胆小自私,被枪声吓得到处躲藏,寓意民族的精神尚未现身;白马第二次出现,敌人发起进攻,白马在爆炸中受伤,象征民族的精神受到创伤;白马第三次出现,小七月趴在窗前看到白马没有死,他很高兴,结果无意中被子弹射中牺牲,象征民族精神复活,但需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此时的故事已经达到高潮,河两岸的人都开始有了深厚的抗日情绪,尤其是本来在华丽租界生活的看似处于安全区的各个阶层的百姓,本来他们只是冷眼旁观者,到了最后,他们被战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然后河两岸人民的民族精神高涨,形成了一条扯不断的精神纽带,这也是该影片中强烈情感的一个表现层面[6]。

再到后来,白马无畏地跑到仓库通往上海的桥上,一路上恣意奔驰,引来苏州河对岸无数人的围观,这时百姓看到的不仅是打仗的激烈场景,也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而且白马的出现始终围绕着小七月和小湖北这两个少年,寓意“少年强则国强”,民族的希望会在未来一代的身上体现出来。

三、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中,开场的首镜头是一只老鼠听到枪声仓皇逃回洞中,与老鼠畏畏缩缩偷生的镜头产生鲜明对比的是贯穿全片恣意昂扬奔跑在战火中的白马。影片中赵子龙是山东兵(李晨饰)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上的白马将军赵子龙被人称为“武神”,而赵子龙的坐骑是一匹名叫“玉兰白龙驹”的白马,赵子龙于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这里的白马随着它的主人变成了英雄的象征。四行仓库的白马一开始是被禁锢着的,而杂牌军老算盘在和羊拐争执的时候,偶然解开了白马的束缚,这其实是一种铺垫,意味着之后的剧情会发生改变。

随着剧情发展至高潮,白马从四行仓库冲出后,只要跑过那座破烂不堪的桥,迎接它的就是和平的法租界,但白马却出人意外地掉頭回去,冲向了正处于战争中的苏州河畔。此处与其把它看成一匹马,不如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战士,因为它放弃了生的选择,毅然转向自己国家的战壕。影片通过白马,将中国人民为了和平、为了国家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年代的自由很可贵,白马和众人一样也向往和平和自由,但是它放弃了和平和自由,虽然白马只是一个动物,但是它比这场战争中的很多人都更加有血有肉,已经不再单纯只是一匹白马。这使剧中很多只懂看戏的人精神一振,自愧弗如。这一段剧情里,白马的象征意义得到明确,瞬间升华了观众的情绪和情感。

四、影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

伴随着白马的三次出现,也能看到剧中人物的成长变化。白马是两个少年身边温暖的慰藉,从刚开始小七月和小湖北对马的爱惜,能感受到年轻一代的纯真和幻想。端午、老铁、老算盘等人从刚开始的懦弱到最后的勇敢,以及河对岸的众多形形色色、各个阶层的百姓都从最开始的冷眼旁观到最后的民族情感凝聚等,体现了一系列的人物变化,而这些变化是随着白马的出现而发生的。不论是山东兵演绎的《长坂坡》里的“赵子龙”,还是租界里京剧唱的“赵子龙”,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小湖北眼里幻想出来的赵子龙第一次站在白马面前的时候是局促不安、胆小懦弱的,但后来当端午冲出去射击飞机、中枪倒地,此时幻化出来的赵子龙骑在白马身上是凛然烈烈的样子,此处也体现了人物的成长。

白马在电影中有很多寓意,可以说是《八佰》中的主角之一。电影中,困在战场里的白马就像守在四行仓库的士兵。从一开始的慌乱惊逃,到战场上的无畏驰骋。白马的蜕变,体现了战火中人经受的历练。这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希望——悍不畏死的民族精神。

五、对“静”的反衬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满目疮痍的残破,电影开篇运用大全景展示了苏州河两岸的荒凉与寂静,当战火纷飞,中国士兵与敌军开始进行生死角逐,叙述开始由“静”转“动”。当战争场面仍在继续,人们被一个场面转移了紧张的视角,奔跑的马蹄声在两岸传响,这使一些旁观的麻木的人精神一振,开始有了新的情感变化。观众看到的是一张静态的荧屏,而白马的几次空间移动能使观众长时间沉浸在残酷的战争画面中的目光有所转移,因此白马这个形象是对影片“静”的一面表达的反面衬托,从而使影片的叙述有更多的象征性[7]。

六、结语

《八佰》这部反映那段可歌可泣的保卫战历史的影片,不仅带动了无数观众的民族情绪,还使国人对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影片中将白马意象运用得恰到好处,正是这匹多次现身的白马,使观众看到了剧情节奏的变化和人物的成长,进一步感受到该影片的意蕴。影片中的“赵子龙”和白马可谓相互映照,一人一马不一样的英雄形象是很鲜明的表达。本文对影片《八佰》中白马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的解析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扩充和指正。

参考文献:

[1] 孙碧檬.以《八佰》为例探析历史战争片叙事技巧[J].声屏世界,2020(22):58-59.

[2] 呂晨.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与当代电影理论关系微探——以张艺谋、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1:62.

[3] 舒娅.电影《美国往事》的叙事风格与象征意蕴[J].电影文学,2016(02):138-140.

[4] 阳海燕.论电影《暖》中的象征意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1):120-124.

[5] 闫广祺.《八佰》:群像图谱、类型叙事与启蒙索隐[J].现代视听,2020(09):56-61.

[6] 罗灵.散点叙事结构在电影《八佰》中的运用[J].新闻传播,2021(04):30-31.

[7] 李博洋.电影《八佰》的空间叙事解析[J].电影文学,2021(02):71-73.

作者简介:罗青青(1995—),女,陕西咸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白马
马站着能睡着吗
许了一半的愿望
一匹白马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白马
白马
月光下的白马
白马和鹦鹉
小马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