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7-26王忠清滕丹丹李杨高波

婚育与健康 2021年6期

王忠清 滕丹丹 李杨 高波

【关键词】甲磺酸倍他司汀;丹红;眩晕症;脑供血不足

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椎病等原因都会造成机体的基底系统供血发生障碍,进而引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此病会导致患者相关脑组织因供血不足发生功能性损伤,临床上以眩晕、呕吐为主要症状[1]。以往以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分析这与人们长期以不良姿势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此病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次研究共计纳入68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目的在于分析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中药丹红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纳入的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共计纳入研究对象68例,将其按照抽签的办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34例,常规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9岁~67岁,平均年龄(53.12±3.87)岁。试验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8岁~68岁,平均年龄(53.49±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标准:有出血倾向者以及孕妇。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单独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130规格:6mg/片),用法用量:2片/次,3次/d,饭后服用。试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规格:10ml/支),用法用量:40ml/d,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疗效觀察

1.3.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如下: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偶有不适。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出现加重的情况。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34×100%。

1.3.2利用TCD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常规组患者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1周后有效率为76.47%,试验组患者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后有效率为97.06%,(P=0.012<0.05,χ2=6.27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常规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31.57±4.33),试验组为(31.29±4.83),(P=0.802>0.05,t=0.251),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常规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35.46±2.78),试验组为(42.12±3.25),(P=0.000<0.05,t=9.080),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更佳。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规的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此病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者视物不清、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甚至由于突然眩晕引发意外,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对于此病,临床上通常采用的药物即为甲磺酸倍他司汀,此药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机体微循环,患者用药后血管扩张,血液得以顺利通过,达到改善脑部供血的目的,但是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见到,单一服用此药临床疗效不佳,而且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而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此药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其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红花,丹参中富含丹参酚酸,此种成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凝集的情况,丹参酮又能够起到促进微循环的作用;红花也是活血散瘀常用药。因此此药可以达到改善脑供血不足、对脑血管进行有效扩张、预防血栓的作用。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试验组患者在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以后,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也高达97.06%。这一结果与张丽在《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有效性。

综上可见,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与丹红联合应用的效果良好,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