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实验室检验
2021-07-26刘健
刘健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畏寒、头痛、高热、全身酸痛、疲劳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也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症状相对较强。流行性感冒多呈自限性,一般病程在3 日~4 日。婴幼儿、老年人、合并慢性病或心脏病患者、免疫低下患者一旦感染流行性感冒,极有可能并发肺炎,加重病情,预后效果差。典型流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也会出现流泪、畏光等眼部症状,闭塞、流涕、咳嗽、咽干等症状,体温可达到40℃,面部潮红,有轻微充血。肺部听诊可闻及干啰音,发病后1 日~2 日内发热症状可到达高峰,3 日~4 日会逐渐退烧。呼吸道症状在退烧后仍会遗留3 日~4 日。胃肠型流感多见于儿童,主要是受凉所致,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一般发病后2d~3d 即可恢复正常。流感病毒性肺炎是指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从最初的单纯型转变为肺炎型,或患病后直接表现为肺炎型。患者会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面色发绀、泡沫样黏液痰、痰中带血等症状,查体时可观察到双肺呼吸音低,哮鸣音多,无实体病变体征。经胸透检查,双侧肺部可见絮状阴影,经肺门向四周扩散。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病程周期可达到3 周~4 周,此病多见于潜在肺部、心脏疾病患者、孕妇以及存在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中毒型流行性感冒极为少见,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入到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引起的中毒性症状,患者也会出现脑炎、脑膜炎症状,患者以昏迷、高热为主,儿童患者也可出现抽搐表现,成人患者会出现谵妄症状。个别中毒型病例也会出现血管神经系统紊乱、肾上腺出血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持续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
流行性感冒使由于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流感病毒呈球形,是一种包膜的RNA 病毒,新分离的毒株可呈丝状。流感病毒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内部为核心,中间为基质蛋白,外部为包膜。核心病毒是由核算、核蛋白两种成分构成,又称为核衣壳,其中有存储病毒信息的遺传物质,病毒存活所需酶。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分阶段的单股负链RNA,而其中每个阶段均可编码一种结构的功能蛋白,也可编码结构蛋白。目前,常见的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均为8 个阶段,而丙型流感病毒的阶段只有7 个。流感病毒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进而出现新的病毒株。病毒每个RNA 阶段外均有核蛋白进行包绕,核蛋白成螺旋对称结构,是一种可溶性抗原,免疫性能稳定,变异性较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流感病毒的生存能力较低,耐热性较差,一般在56℃环境内病毒的存活时间就会大幅缩短,在30 分钟内就可灭活,对于化学药物、紫外线等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在低温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较长。
流行性感冒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可出现地方性流行,冬季高发,人们对于新型流感病毒的变异菌株缺少有效的免疫力,一旦未能及时控制,极易出现大流行。流感病毒根据RNP 与M 蛋白的抗原不同,可划分为甲型流感、乙型乙肝以及丙型流感三种类型。甲型流感根据HA、NA抗原性差异,可再次划分为H1~H3、N1~N9 等若干亚型,极易出现变异,一种变异幅度小,属于量表,成为抗原漂移;一种变异幅度大可形成新的亚型,称之为抗原转换。若人群推动原有细菌免疫,也会引起大范围流行、发生世界性流行。目前,临床针对流感多是采用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检查、抗体检查等方式,例如,血凝抑制试验、综合试验、补体结合实验等。
目前针对流行性感冒病毒进行筛查诊断的方式较多,可通过外周血象检查,可发现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数目相对增多。病毒分离操作,主要是通过无菌棉签取鼻咽内分泌物,或者从口腔含漱液中分离出病菌,对流感病毒类型进行判断。血清学检查时,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初期或者恢复期,利用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进行抗体滴度检查时,结果可出现明显升高,多是呈现4 倍升高。呼吸道上皮细胞检查时,也可观察到流感病毒抗原阳性。开展快速血清病毒PCR检查也有利于对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所感染的病毒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开展实验室检查,也有利于对普通感冒、不明原因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普通感冒患者的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全身症状轻,开展流感病原学检测时,检测结果为阴性。流行性病毒感染也需与非典型病原、新冠病毒感染等肺炎进行准确鉴别诊断。
而实验室检查应用较多,常用方法包括:(1)病毒分离:主要是在流感病毒后出现症状3d 内,取患者的咽部含漱液、咽拭子,进行胚胎接种、组织培养等,将病毒分离,观察病毒外形状态,对感染病毒类型进行明确,更好指导后续治疗。(2)早期快速特异性检查:是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ELISA 法对抗原类型进行检测。检查时,是利用鼻洗液中的黏膜上皮细胞进行涂片,通过ELISA 法、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出相应抗原,此种方法具有检查迅速,灵敏度高等优势,有利于临床诊断。实验室开展早期快速特异性检查时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也可对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进行鉴别性诊断。(3)血清学检查:一般是在患者起病3 日内,发病2~4 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提取血清,利用获取的双份血清,开展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若患者恢复期抗体效价升高4 倍则具有针对价值。血清学检查多用于临床回顾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开展中。(4)PCR 检测:流感病毒基因通过PCR 进行检测时,可根据流感病毒基因组各个RNA 阶段内3 '端与5 '端所具备的保守性,合理设计合成引物,然后进行PCR 检测。PCR 技术的应用,可直接在患者的分泌物内检出患者所感染的流感病毒基因,相比于病毒培养法而言,检查速度更快,且敏感性更高,但是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可能,对于PCR 检测阳性患者也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综上所述,流行病感冒主要是以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由于流感类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及时开展有效检查,可与普通感冒、非典型性流感进行鉴别诊断,也可保证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准确性。目前,临床多采用实验室检验对流感性感冒患者的病毒类型进行检测,可及时了解病毒类型,也可开展有效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不同实验室检验方式的优劣势不同,在临床实际检验过程中格局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