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分类的问题剖析与策略探索
2021-07-26熊利森
熊利森
垃圾分类作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2000年,我国确定将北京、上海等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各级部门制定了不少方案,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许多专家学者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如张旸、冒翠娥合作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试点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吴浩、王艳宜、吴燕琦、李倬舸合作编写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影响的研究》。然而多数学术研究侧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对于垃圾如何处理、如何引导公民开展垃圾分类行为训练研究较少。生活垃圾分类虽已走过了十余年,但收效甚微。
浙江省校园垃圾分类从2017年开始,宁波市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强制分类工作。同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编制校本教材、组织各类活动以及制作宣传标语,效果明显。但很快遇到瓶颈,因为垃圾分类缺乏长效性督促,学校的每次检查都得靠领导检查,否则就会问题再现。
一、校园垃圾分类的问题剖析
纵观垃圾分类活动,诸多学校对设施设备、音像资料、宣传报道等显性行为投入比较多,对垃圾分类行为策略研究、人们垃圾分类的情感及思想意识等隐性问题关注比较少。不少学校甚至把垃圾分类当成了一项检查评比活动,习惯性地认为这一活动只会持续一个阶段,随着活动的结束便不再持续开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氛圍营造,少实践与思考
2018年1月,我们对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的1500多名学生和其父母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意识与知识”的大调查(见图1)。
调查发现,家长和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意义有所了解,怎么分也知道,但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践的过程中,有时能做到合理分类,有时做不到。事实上,活动开始,横幅、短信、公众号、公开信,该用的宣传阵地都用上了。校长亲自抓,老师、学生、家长也积极响应。然而,实施中多数人只是应付学校要求,没去思考分类的策略及行为的有效性,更别提长期执行下去。
(二)重设施建设,少规律探索
近些年,各地的街道、小区、校园随处可见分类垃圾桶,分类设施基本完善。各校也陆续开辟垃圾集中分类区,有的还建成“垃圾回收小屋”,但很多场合的垃圾桶也成了“垃圾”。究其原因,大家都忽视了孩子意识形态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性规律。
(三)重立竿见影,少长远规划
不少学校把垃圾分类等同于常规性活动,看重活动效应,忽略了真正的有效性,缺乏长期规划。殊不知,垃圾分类落地生根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坚持,立竿见影不现实,虎头蛇尾难有效。
(四)重制度建设,少过程管理
很多学校把垃圾分类写进了制度里,也组织了相应的检查评比活动,但是在践行中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一是不想花时间检查,二是担心检查时出现问题。制度用来应付检查,表册用来撰写总结,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收效甚微。
二、校园垃圾分类的策略研究
基于在垃圾分类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实验二小试图在“垃圾分类与小学生文明素养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引领下,突破瓶颈,使该课题研究有内容。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断整理分析,总结提升,调整反思,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进而真正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
(一)明目标
学校以垃圾分类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套健全的奖罚制度。这一目标又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垃圾循环利用的意识,使其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文明素养的提升;第二步,通过检查督促垃圾分类,形成一套健全的奖罚制度;第三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学生携手家长参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发挥社会正能量。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校计划执行月表和班级五级分类表,保证活动有方向和行为训练有目标。
(二)定方法
学校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探索与实践,即预诊阶段——收集资料——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实践阶段——总结评价,尽可能让工作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
活动开始,为更直观地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学校开设“垃圾回收小屋”。根据回收物分类的质量与数量登记,作为评比垃圾分类先进班级的条件之一,垃圾回收所得钱款定期以购买实物的形式返还到班级。此举措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回收物分类也做得越来越好。
一年后,学校拆掉分类回收点,改集中分类回收。为巩固成效,发动全体学生参与编写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社区、公园、电影院、超市等公共场所,亲临现场目睹各行各业人士进行垃圾分类的现状,然后与父母合作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孩子们对垃圾分类产生新的认识,对环卫工人从心理上得到认同、情感上受到共鸣。
(三)重整合
学校垃圾分类活动以总务处为数据中心、教职工全员参与为管理模式。校长室重制度管理,教导处重课程管理,大队部重行为管理,教科室重文化管理,总务处重常规管理。
自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后,校长室着手对校级各类制度进行补充,把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及各类评比考核之中。校长办公室负责运营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一起走”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及其家长学习。2019年,学校各中队都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并且推出中队层面的微信公众号。教导处着手对晨会微课进行修订,并做好各班晨会教育监督工作;大队部竞赛检查评比时重点关注教室卫生角垃圾分类情况。
学校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张垃圾分类手抄报。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全体队员利用假期制作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手抄报,各中队首先在班级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上交大队部进行评比,优秀的作品在宣传窗中展示。
(四)广覆盖
学校全面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以点带面,加强经验交流。每学期,各个中队展开一次“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各年段推荐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中队,校长室组织全体教师走入这些优秀中队进行参观学习,辅导员进行经验介绍,全体教师会后沟通、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科室做好标语、软装等关于垃圾分类的文化建设。总务处根据处室工作的特点做到常态不间断,不光为各类活动提供后勤保障,还要做好月报表发送,各类数据收集整理等日常管理活动,这样确保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性。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公益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发挥正能量。
(五)重反馈
借鉴课题成果整理的经验,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也重视成果的整理与反馈。首先,常规统计,将每月垃圾数量统计表、学生文明表现等及时拍照,并上传到网络,让师生目睹自己努力的成果。其次,目标引领。总务处对近三年维修水电支出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作出统计,发现数据逐年下降。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是直接受益者。当然最受益的是学生——文明素养得以提升。第三,榜样示范。学校经过三个学期的明察暗访、针对性考察、民意调查、考评等环节,评出10个垃圾分类示范班及20个垃圾分类小卫士。旨在通过榜样示范引领的方式,督促其他班级向先进班级学习,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培养全体学生的文明习惯。最后,网络传播。
(六)求思索
垃圾分类活动开展以来,各校都有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考核评比。但实验二小不只是为树立一批榜样,而是丰富评比的形式与功能。一是采用“學生自评+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学校提出在校教育10分钟,在家实践6个月的要求。每次晨会教育、班队课后,班主任会把相应的内容和评价要求通过家校互动平台用电子教材的形式发给家长,进行课内外、校内外的全方位评价。这种创新形式既与家长形成教育共识,又真正体现了德育不是说教而是行为和习惯的改变,更是一些良好品质养成的最终目标。二是采用延长评价时间的方式。主题教育后为验证学生是否持续践行,每月评价一次,6个月完成评价,使教育效果的“保鲜期”大大延长。三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辅相成的方式。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电子文档,学生可登录到校园网,进入自己所在班级,输入成长足迹,包括日常生活中点滴进步的照片、习作、参与各项活动、获奖等。这一评价方式客观、持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约束作用,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激励作用。四是表彰先进,榜样引领。 学生中涌现出在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对这些学生进行表彰,并在学校电子板上循环播放这些学生的事迹和优秀表现。
三、校园垃圾分类的未来设想
(一)深层次的习惯培养
实验二小学生中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已达100%,学生也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但是总会阶段性地出现不规范、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垃圾分类还未真正成为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习惯。确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做好了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对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常抓不懈,不怕困难。
(二)帮扶特殊孩子
学校每班都有行为特殊的孩子,他们的自控力差,明知要垃圾分类,但是并没有付诸于行动,甚至有搞破坏的现象。因此,班主任可以采用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督促这些特殊孩子。
(三)垃圾分类教育走进课堂
学校设想下一步把垃圾分类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如在美术、科学、劳技等学科中进行手工制作时难免产生垃圾,课任教师可以适机对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的指导和教育。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