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景:江湖万里一勺中

2021-07-26李原昭

读者欣赏 2021年7期
关键词:盆景故宫博物院

李原昭

岁朝丽景图 绢本设色 96.8×47cm 清 陈书 台北故宫博物藏

指画·盆栽蜡梅35.88×57.31cm 清 高其佩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浓缩创奇物·

我国先秦典籍《山海经》中,神山众多,仙草神木更是数不胜数。在其中的昆仑神话里,王母的瑶池美轮美奂,黄帝的悬圃林木扶疏,人们不仅心向往之,而且将想象中的仙境落实为灵台、灵沼、灵圃,成为园林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蓬莱神话勃兴,于是人们将视线移向神秘的大海,认为大海深处有仙山,山上住着仙人,他们掌握着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派人入海求药,未果,便在宫苑内筑太液池,将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搬”进去,开创了“一池三山”的固定园林模式。园林的发展,是古人将天地“小型化”的初步尝试。

汉代,传说有一种名为“缩地术”的神奇法术,一批身怀异术之士可以将自然景观微缩到容器中,最著名的便是东汉的壶公和费长房。他们既可以缩地入壶,创造出“壶中天地”,也可以“放之复舒如旧”。异术传说自然是荒诞不经,但景观微缩之术确实存在,这便是从汉代开始出现的博山炉。博山炉通常下部有盘贮汤,象征大海;上部有盖,盖上雕镂山峦、人物、动物等,象征海中群山;若撤掉底盘而代之以花盆,便是很好的盆景作品了。可以说,“缩地术”和博山炉都是在园林的基础上将天地进一步微缩,为盆景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和技术基础。

盎春生意图纸本设色 42.2×74.5cm 清 邹一桂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的精神获得解放,人格、思想更为自由,随之推动了艺术的觉醒,玄言诗、山水画风行。受当时画论的影响,盆景这种“立体的画”也获得了大发展。

南朝宋画家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提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说法,成为后世盆景创造“咫尺有万里之势”的先声。除此之外,宗炳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以形媚道”等绘画主张,都成为后来盆景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也推动了盆景的形成。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上就有侍女手捧树石盆景和观花盆景的画面,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宋代,“盆景”一词首次出现,此时的盆景都比较高大,并开始分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元代盆景则开始走向小型化。明代,盆景造型变得多样化,出现了水旱式、多干式、合栽式、丛林式、附石式、观花式、观果式等各种形式。清代盆景在继承明代样式的基础上,出现了露根式、垂枝式、屏风式等形式;还对盆景植物进行分类,划分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花草四雅”四大类,将盆景艺术推向了高峰。

从盆景的发展小史来看,盆景是“建筑”在园林、书画艺术基础上的,是“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极致的浓缩艺术,因此在其诞生以后便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

·文人爱雅物·

唐代诗人王维可以称得上是附石盆景的优秀创作者。他制作了黄瓷斗蕙兰附石盆景,把山石与蕙兰搭配在一起。黄瓷,即单色釉瓷器中的黄釉瓷,明丽大气,高洁典雅,始见于唐代,只有极少数的窑能烧制,十分珍貴。而蕙兰淡雅飘逸,被誉为“花中君子”。同时,他还将奇石“养”在了盆中。这样的组合,既是大俗与大雅的有机结合,也给石头赋予了生意。王维曾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而他的盆景创作一如作画,经过精心的构思,赋予盆景以新意和诗情,使他的作品既呈现出蕙兰与石头的自然之美,又蕴藏着作者丰富的主观感受。

盆兰图 明 孙克弘

唐代人还有在庭院里修设盆池的风习,或陶盆,或石盆,抑或掘地为盆。盆中种荷花、浮萍或水稻,再放几条小鱼或几只青蛙,为庭院增添情趣。韩愈就在自己的庭院中做了个盆池,或许因其太袖珍了,有人笑他像儿童玩过家家。他自己也写诗打趣说: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但他种花却是一本正经:“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荷花刚长出来,他便揶揄笑他的人,以后但凡下雨别忘记来听听雨打荷叶的声音。

同样,陆龟蒙也在他的小院中移入了石盆,并写《移石盆》诗曰:“移得龙泓潋滟寒,月轮初下白云端。无人尽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两竿。”石盆中潋滟的寒光和月亮的倩影、新竹的倒影、独坐的诗人形成了一幅顿有意境的画面,只是多了些许清冷之意。

苏东坡是山石盆景的“高级玩家”。他在扬州时买了两块奇石,一块呈翠绿色,似冈峦起伏,有洞贯穿;另一块洁白如玉,光可鉴人。买回来之后,他便将其放到盆中用水养着。赏玩之间,他忽然忆起在颍州(今安徽阜阳)的时候,曾经梦到别人请他到官府做客,官府的门额上题着“仇池”二字,梦醒后他便吟诵起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的诗句。

仇池穴,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仇池山,绝壁之上有平田百顷,有九十九泉,如桃花源一般,苏东坡将之视为养老胜地。眼前这两块石头的优美之姿,让他想到了心中的胜地,越发对仇池产生了向往之意。

十八学士图·画绢本设色 174.1×103.1cm明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冬景花卉诗画册·盆梅20.2×28.6cm 清 王图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苏东坡因政局变化被贬惠州。他在南迁途中路过江西湖口,听说李正臣藏有九块珍贵的奇石,他本打算买下来与仇池石相配,结果因为匆忙没顾上去买,便先给它们取了“壶中九华”的名号,还特意写诗纪念。诗曰:“我家岷蜀最高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虽然尚未得见,但“壶中九华”的英姿已经在苏东坡的脑海中荡漾,他仿佛看到天池水在层叠的山峦间蜿蜒流下,从玲珑的石洞中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仅是想象已然让他的南迁之行少了几分寂寞。后来,苏东坡从惠州放还的时候,重过湖口时,还曾打听奇石的下落,结果奇石已经被别人买走,愿望最终落空。

文人雅好盆景者还有很多。陆游曾说:

“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元人丁鹤年赞盆景:“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他们都从小小的盆景中看到了奇崛的大千世界。

文人雅士对盆景之爱,是在园林与书画之后,因此,其审美倾向和意趣追求更加偏向于形而上,他们欣赏盆景更在于“观生意”,即通过赏玩其姿态,引发哲思,抑或激发共鸣,从中寻找到不绝的生机,抑或坚韧而执着的力量。

·匠心赏美物·

“不事公卿不辱身,翛然物外葆天真。长年甘作花奴隶,先为梅花忙一春。”这是现代盆景大家周瘦鹃先生述自己制作盆景之感——虽苦为花奴,却享有超然物外之乐。盆景,这种包含了园林、书画技艺与创作者匠心的综合艺术,所蕴含的美是多姿多彩的。

盆景之美,在于创作中富含的匠心。周瘦鹃精于揣摩古今名画,尤其是明代“吴门画派”的作品,并运用其画理,把在山野之中寻觅到的老树桩头按照“六分自然、四分人工”的要求,浓缩到小小盆钵中,再配以拳石、屋宇、亭榭、人物等,形成高古清雅的佳作。他曾据唐伯虎的《蕉石图》、沈周的《鹤听琴图》创作出盆景。这些盆景清秀、雅致,得“吴门画派”风韵,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苏派”盆景艺术。

花卉图清 邹一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仕女簪花图(局部)绢本设色 223×130.5cm清 金廷标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他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到枫桥农村考察后,他創作了《放牧图》盆景,在一只浅浅的紫砂盆中,栽种了一高一矮两棵榆树,配了几块阳山石,在树荫下的草坪上放置了两头小牛雕像,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活泼自如,展现出枫桥农村安定恬静而又欣欣向荣的景象。理解了创作者的匠心,再来赏析盆景,更容易体会其“立体的画”之深刻内涵。

盆景之美,在于自然意趣中折射出的人文意蕴。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玉海棠式水仙盆景”,以青玉为盆,为海棠花形,雕琢简洁,给人以洁净清雅之感。盆内栽水仙两丛,以纯金为叶,叶中抽出几枝花茎,每枝花茎上开出三四朵白水仙。水仙花为白玉雕琢而成,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初展花瓣,有的开放正盛,层次分明,生趣盎然。这盆水仙虽是金、玉等贵重物打造,却无半点俗气,淡雅之中不失贵气,静谧中又蕴含着勃勃生机。

盆景之美,亦在于传统中生发的创新体验。故宫博物院所藏铜镀金嵌珐琅转鸭荷花缸钟,缸面做成荷塘景观,用玻璃镜表示宁静的水面。荷花散布在水塘中,错落有致,其中三朵荷花在乐曲的伴奏下可以开合。花瓣张开后,花中分别端坐着西王母、持桃童子、持桃仙猿。不过,更有意思的是缸。缸的腹部正面是表盘,表盘的左右有上弦孔,左边控制走时系统,右边控制音乐和机械装置。盆景中的荷花固然不乏自然意趣和人文兴味,但只是缸身中机巧装置的外在展现。当时钟嘀嗒转动,当花瓣在悠扬的乐曲中开合时,更引人瞩目的是隐藏在缸中的那一套装置。这款盆景外观精致,内里机巧,在当时是陈设和赏玩之器,却蕴含了人文与科技结合之美,是对传统盆景欣赏范畴的扩展。

当然,盆景之美绝不仅限于此。它既有根、干、枝、叶、果实呈现的自然之美,也有在自然之美基础上形成的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画境之美,还有从画境中生发无限联想,从而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在这样的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中,盆景作品百看不厌、耐人寻味。

玉海棠式水仙盆景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盆景故宫博物院
桌上盆景(外一幅)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中)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多肉盆景
萝卜盆景
故宫博物院展出“海上丝绸之路”文物
柚子,变变变